最近在B站上,有两段剧情被频频剪在一起供用户食用。
一段是《一路朝阳》里地产商大叔的下头时刻:天天嘴上说要给对方一套房,过年的时候因为女儿一句话临时告诉李慕嘉不去她家过年,在李慕嘉发脾气时掉头走人……
(相关资料图)
另一段是《装腔启示录》里,面对大佬交往年轻女孩的“烧仓房”言论,女主内心的破防语录:“一方面觉得人家无用,一方面又非常喜欢带她们去感受不一样的风景,看更好的世界……再一脚踢开,等着她们绝望、崩溃,因为不同的女孩、不同的崩溃,这是不同的风景。”
一边是很多人对李慕嘉的“恋爱脑”恨铁不成钢,一边是对唐影的“人间清醒”拍手叫好,但不管是那种情境,观众都真情实感地“上头”了,也让剧集的话题度节节攀升。
都市剧,正在“后暑期档”绽放光彩。
《一路朝阳》和《装腔启示录》,在8月下旬已进入大众视野,尤其是前者前期颇有破圈迹象;后者虽然受排播拖累热度有点上不去,但豆瓣8.2分的表现,还是说明已经有了一个稳定的收视基本盘。
加上近期也比较有讨论度的《骄阳伴我》,都市剧的表现值得关注。但受限于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剧仍徘徊在出圈边缘。
这似乎是国产都市剧的共同问题,产量不少、体量不小,不少还有高价值IP打底,但播出之后的却总会离爆款出圈差一截。结合近期的几部剧,或许可以理解这种“都市剧魔咒”是如何形成的。
电视剧爆款制造机的新出口
都市剧难爆,如今已经是常态。如果说古偶、甜宠难爆是因为生产过剩、同质化严重,伴随着电视剧诞生就出现的都市剧,就更是创新的老大难。
无论欧美还是内地,早期电视受众都以城市居民为主,而他们会希望看到接近自己生活体验的内容,内地就出现了《渴望》《编辑部的故事》等一批“海马工作室”的超级爆款,以及从《便衣警察》开始火爆二十多年的海岩剧。
而此后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和观众认知的变迁,不同的时代开始出现不同的热门内容。比如2006-2010年,大众关于“拜金”的争论不休催生了《奋斗》《蜗居》等作品;同期的都市家庭剧如《媳妇的美好时代》《双面胶》《咱们结婚吧》等,则是城市化的又一流行话题。
在这种流变中,都市剧的概念始终是比较宽泛的,只要是表现都市群体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内容,职场剧、情感剧、家庭剧甚至近期的现实题材剧,都可以纳入其中,面向受众开刀问诊。
最新一轮的都市剧爆款潮开始于2019年之后。在大环境影响下,都市受众在内卷中逐渐放缓脚步,开始探讨“我”而不是家庭或事业话题。
于是,有了探讨原生家庭的《都挺好》、女性话题的《三十而已》等。
《三十而已》
女性厌恶规训和男性凝视,社畜则受够了职场PUA和画饼,前者在《爱情而已》《去有风的地方》里踹开世俗纷扰一晌偷欢,后者则沉湎于《警察荣誉》叹一声谁的生活不是一地鸡毛。
空洞的营造焦虑或撒糖不好使了,当代都市人想给自己的“堵”找一份共鸣,也求一个答案。
所以今年以来, “社畜剧”已经在爆款边缘反复横跳。《去有风的地方》用逃离讲述了一个当代乌托邦的故事;《爱情而已》里的梁友安有爱情做解药,最后拥有了自己的事业;《平凡之路》的职场线也颇受好评,可惜后期在家庭线的冲击下有点偏弱。
到了近期,《一路朝阳》《装腔启示录》和《骄阳伴我》,讲述的都是都市人在工作和生活上的焦头烂额。以其中评分最高的的《装腔启示录》为例,胜在戳破了律师、投行精英等高端白领的假面,用一句句“人间清醒”的颅内小剧场观察,勾起都市人的共鸣。
但最后的结局会不会给观众一个“答案”?拭目以待。因为对于打工人们,当下最难的甚至不是职场PUA、996本身,而是这种坚持最后是否归于无价值,以及因此对未来产生的迷茫。
工作室里的编剧,与上够了X班的观众
后暑期档这几部热点内容,能够激活讨论热度,必然是触发了一些话题热点。而这一轮的话题重点,都在于人物本身的出彩。
《一路朝阳》里的李慕嘉在前期是非常闪光的,学历平平却靠着自己在红圈律所闯出了名堂,稚嫩却锋芒毕露;而吴剑秋的角色塑造也非常成功,这个“飒”女主没有以往大女主的毛病,对老公一句“老娘混到今天就是为了不受这份气”,那叫一个爽。
而《装腔启示录》许子诠和唐影的极限拉扯,则是都市男女在当下真实的情感处境,爱,爱不起;不爱,却放不下。职场上唯唯诺诺,小剧场重拳出击,哪怕“人间清醒”,却总要为稻粱谋。
《骄阳伴我》中的白百何靠着演技撑起了简冰的崩溃到治愈,坐在马桶上对着盛阳点歌的一段,也获得了不少肯定;包括家庭戏,当网友发现简冰这个前夫如果在现实中已经算得上理想伴侣,尤其是对比盛阳父亲,成为一种共性的“悲哀”。
不难发现,都市剧擅长诱发共鸣这一点,在三部剧中很能体现。而前文所说的答案,在吴剑秋们身上也能看到解法:以大众能共情的困境带动共鸣,以爽文结尾成功造梦。
好或坏的都市剧,就在于能在“困境”和“爽文”这个要点上填充什么内容。而近期几部剧的问题,有些情况是因为内容沉浸感不足,观众醒早了,影响了最后的造梦。
《一路朝阳》职场线其实可圈可点,但是情感线极大影响了现实感的沉浸;《装腔启示录》整体完成度不错,但一些职场情节,包括上司非要在葬礼上接甲方电话会议,确实是夸张整活的名场面,但未免破坏了原本的职场氛围。
《骄阳伴我》一方面是有台剧底子,两种创作语境差异会造成一些情节显得奇怪,比如广告客户坐在简冰不远处大谈“女导演拍得好吗”,虽然有话题但表现方式很“台”。
另一方面,职场话题够但细节不够,盛阳的组长让他买咖啡不给钱、抢下属创意,类似例子肯定不少,但现实中这个哑巴亏不会喂得如此粗糙,而这会难免会影响观众的沉浸感。
很多问题算是近年来都市剧的通病,话题先行、剧情为话题服务,编剧遇事不决可问热搜,但在剧情融合上没那么贴切;同时,职场戏更是国剧的老大难,近些年虽然有不少进步,今年这些热点内容明显是做过功课的,但除了职业的常见知识,一些上班族的通识却会有不足。
这些是编剧走访或短期体验很难获得的,所以即使制作上进阶,“上够了X班”的观众还是会在这些剧情中吃到“砂粒”。更别说近期暴露出编剧被换的问题,一些现实度高的内容,或许还要给被认为“更有市场”的内容让路。
而在成绩上,这些有爆款相的内容,也基本没能跨过那条线。如《骄阳伴我》首日平均收视1.47,但开播7天收视率降到1左右;腾讯视频和爱奇艺的网播数据,近日也出现了滑落。离点燃观众情绪差了一线,这些热门剧只能“如爆”收场。
在当前内容升级的背景下,这种剧作上的短板依然还在等答案。至少可喜的是,能看到行业有意识地在调整相关问题、并做更多前期功课。在这种情况下,爆款的几率还是会有所升高。
后续的待播都市剧不在少数,比如腾讯视频的《好事成双》《玫瑰故事》《她和她的群岛》、爱奇艺的《老家伙》《我是刑警》、优酷的《鸣龙少年》《要久久爱》以及芒果TV的《以爱为营》等,不乏头部制作。
而对于视频平台来说,都市剧一方面更容易制造话题,另一方面也成为更好地打通电视端的利器,近期这几部热点剧都是台网剧。这笔生意,依然会坚持做下去。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