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行业又热闹了起来。
(相关资料图)
这种热闹所有人都肉眼可见——“AI孙燕姿”、国民级音乐盛典TMEA、刀郎的《罗刹海市》、线下演唱会音乐节大爆发,高热度话题一个接一个。而在沸腾的舆论场之外,音乐上游从“卷量”到“提质”,音乐平台持续提升用户体验,音乐营销则因为沉浸式的体验和独特的情绪共鸣备受广告主青睐。
今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以下简称TME)发布2023年Q2财报,财报显示公司总收入72.9亿元,同比增长5.5%,调整后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长48.6%。Q2财报发布后,市场反响积极,港股股价上涨2.12%。
就在上个月,大摩和中信证券均对TME给出“增持”评级,美国银行和Jefferies(杰富瑞)给出“买入”评级,中金则给出“跑赢行业”评级,资本市场的态度也已清晰。
券商增持买入的逻辑不难理解,TME确实是当下容易被资产市场接受的标的类型:头部、盈利、长期稳健。但仔细洞察这两组数据和市场态度背后,其实一方面代表了资本市场投资者风格切换的大背景,另一方面则能看出TME正在为进入新周期的音乐行业进行积极拓展布局,挖掘更大的市场空间,驱动更长期和可持续的行业发展。
稳健经营,TME正在帮助行业挖掘哪些新增量
我们都知道,在今年的市场上做增长并不容易,而只有厘清背后的经营逻辑、透视未来的增长潜力才能在长期发展中更加游刃有余。
对于企业来说,财务数据反映了报表当期的情况,但企业经营却是一场持久战。在“降本增效”的经营大环境下,我们不仅需要关注一家企业的盈利水平,也需要进一步观察这些趋势是否健康可持续。这一商业母题落到TME身上也就是“当期盈利能力”“内容与服务质量”“长期发展潜力”三者的“既要又要”。
这次TME2023Q2财报中,最值得关注的数据有两组:
一是业务数据,腾讯音乐在线音乐付费用户数在6月实现破亿,在线音乐付费率达到历史新高,月度ARPPU 达到 9.7元人民币,连续第五个季度实现增长。无论是对比全球近50%的付费率,还是着眼于国内用户付费意识逐年提高的趋势,都可以看出中国在线音乐付费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
二是财务数据,在线音乐付费用户数和 ARPPU 的共同推动下,该季度调整后净利润达1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6%。ARPPU和利润率的连续增长反映出TME在高质量增长的战略驱动下的健康发展,同时也进一步验证了音乐消费市场的广阔发展空间。
从数据看,TME在线音乐付费用户数与ARPPU的增长是一条较为平滑的上扬曲线,这得益于精细化的用户运营、更有吸引力的用户权益、更高品质的音乐内容以及更有效的促销手段和成本控制。
在此基础上,TME也正在持续高效推进其内容与平台“一体两翼”战略,持续提升内容与服务质量。在内容端耕耘源头,与头部艺人深化合作,并持续扶持音乐人。腾讯音乐人开放平台在2022年10月推出面向潜力原创音乐人的“新势力计划”,截至7月31日,在101.2亿流量扶持下,已有1977首歌曲首次获得百万播放,3983首在TME全平台榜上有名,更多高潜音乐人收获了可持续的上升通道;在平台端不断提高用户体验,比如QQ音乐升级「臻品母带」、酷狗首创“蝰蛇全景声”、与易车合作升级车载音效等等。
两翼结合,再叠加用户内容付费习惯成熟的机会,就把TME可持续增长的长期基本盘打牢了。
而另外的增量机会还在于演出市场的复苏与政策支持。今年七月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中提到,要促进文娱体育会展消费,优化演出赛事活动审批程序,增加音乐节、演唱会等文化体育休闲消费供给。在多项利好支持下,文化演出市场升温明显,其连带的消费影响力也是TME商业化的优势。
最近,TME凭借自身的“音乐能量”为品牌打开了营销新思路,为雪碧、可口可乐、赫莲娜、同程旅行等跨行业品牌打造了多个音乐营销案例。此次财报显示,TME广告业务收入同比、环比均实现增长。
今年以来,消费行业呈现出较强的情绪性,“多巴胺”“松弛感”等情绪带动型消费浪潮此起彼伏,更有沉浸感、更能带动情绪共鸣的音乐场景成为了不少广告主加码的重点。在这样的趋势中,拥有完善体系和丰富生态的TME也能吸引更多业内外的资源与合作伙伴,持续拓展音乐行业的商业化发挥空间。
市场迎来新周期,从TME布局洞察音乐行业新趋势
投资者风格切换已经是投资市场里摆上台面的“阳谋”。
过去是看增长,看规模,核心指标关注的是DAU(日活用户数)、MAU(月活用户数),当时的一级市场投资者笃定规模效应以及相对应的溢价能力。
但现在逻辑变了。电商大促已不再追求虚高的GMV,而是关注退货率;财报指标中最先入眼的也从规模性指标变为了经营性指标——反映公司是否正向经营的利润情况、反映用户质量的ARPPU值、反映增长是否是烧钱带来的营销费率等,这样的变化与时代的周期息息相关。
在宏观层面,周期一说往往针对大宗商品、金银铜铁、房地产、制造业,但随着中国文化市场和需求的逐步规模化、精细化发展,以音乐行业为代表的内容行业也呈现出自身独特的“周期”趋势。
首先,内容供给进入“提质减量”阶段。
腾讯音乐研究院《2022华语数字音乐年度白皮书》显示,经历多年的“爆发式增量”,2022年华语新歌产量回落,从2021年的114.5万下降11%至101.9万,但头部新歌热度周期却变得更持久,生命力更强。经典老歌翻红的现象也进一步说明了用户对品质音乐的消费力历久弥新。
其次,AIGC发展应用带来生产力的再次解放,让内容创作和供需匹配有了更高效的解法,AI技术的多元融入也能辅助平台更大限度地调动曲库和提升用户体验。
从财报中提及的核心业务动作也能看出,TME正在为即将到来的行业发展新阶段进行持续布局与创新机会拓展。
内容供给方面,TME对音乐产业上游音乐人、音乐厂牌的各种扶持计划都是围绕“优质”、“专业创作”进行持续推进和拓展。
今年8月,“新势力计划”全新升级,新势力音乐人由1000人扩大至3000人,更多优秀音乐人享受到“新势力计划”的专属流量扶持;在艺人合作方面,TME也是专业至上,比如与易烊千玺合作发行其全新实体专辑《刘艳芬》,该专辑在TME首发,总销售额成绩斐然。
今年7月,一站式音乐制作宣推平台「启明星」升级,通过整合全套AIGC音乐制作工具,帮助创作者提升歌曲制作、交易和宣推效率。据了解,截至2023年第二季度,平台音乐交易总额超过了1000万元人民币。
供需匹配方面,以腾讯音乐天琴实验室发布的虚拟人小琴和TME旗下的超写实虚拟偶像鹿晓希LUCY和为例,基于平台用户的播放行为, AI音乐伴侣小琴可以智能地进行歌曲推荐和介绍,帮助用户更全面地理解歌曲所蕴含的艺术表达、创作故事和歌手信息等内容,用户还可以向小琴提问与音乐相关的问题,获得个性化的反馈;而作为TME推出的首位超写实虚拟偶像,鹿晓希LUCY基于TME天琴实验室的琴韵引擎,拥有自动生成的唱片级声纹,她在出道当天即收到微博音乐、ELLE family、Billboard等近20家顶尖品牌支持及合作邀约,还成为首个推出杜比全景声音乐作品的超写实AI虚拟歌手,并于最近与Apple Music 空间音频展开合作,也成为了首位与该平台合作的超写实虚拟偶像。
此外,「AIGC黑胶播放器」以及「AI歌词海报」「AI歌曲封面」「AI动听贺卡」等一系列以人工智能为驱动的功能应用都为音乐爱好者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音乐娱乐服务。
高盛在最新的《Music in the Air》报告提到,预计 2023 年全球录制音乐收入将增长 7.5%,而流媒体增长将保持健康,复合年均增长率为 11%。而IFPI发布的全球音乐报告显示,中国已超越法国成为全球第五大音乐市场。不难预测,未来中国音乐市场在全球市场中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也将有进一步提升。
中国音乐市场的活力令人欣喜。而面对如此庞大的品质内容消费需求与潜在机会空间,TME的优势站位以及与市场脉动同频的策略布局将有利于其继续引航前行,为音乐行业带来提质增效的正向循环,与勃勃生机。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