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港交所公开信息显示,Keep已通过港交所聆讯,拟登陆香港主板市场,冲刺运动科技第一股。
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Keep营收为4.47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4.17亿元增长了7.2%。调整后净亏损(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1.18亿元,2022年同期亏损额为1.55亿。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Keep2022年调整后亏损额为6.67亿元。
(资料图)
2022年,Keep实现收入22.1亿元,同比增长36.6%;毛利为9亿元,同比增长33.1%;经调整亏损净额为6.67亿元,同比收窄19.3%。对比之下,2020年、2021年调整后净亏损额分别为1.06亿元和8.27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Keep成立于2014年,旨在提供全面、便捷及经济实惠的线上健身解決方案。2018年,Keep启动了商业化战略。2022年2月,Keep第一次递交赴港上市招股书,因6个月内未通过聆讯转为失效,而后在9月更新招股书再次递表。今年3月份,Keep更新赴港IPO招股书。
招股书披露的信息显示,Keep收入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分别为自有品牌产品收入、会员订阅及线上付费内容收入以及广告及其他服务收入三个部分。
图源:Keep聆讯后资料集
其中,自有品牌运动产品收入占总收入的一半以上,但近三年来占比逐渐下滑;会员订阅及付费内容收入增长较快,近三年占比分别为30.5%,34.4%,40.4%;自有品牌产品加上会员订阅及线上付费内容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超过90%。2022年,Keep取得36.6%的增长,也主要是因为这两项业务贡献了主要增长动力。
不过,从增速上来看,Keep近三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66.97%、46.3%以及36.6%,逐渐收窄。今年一季度,Keep营收为4.47亿元,增速为7.2%。
图源:Keep聆讯后资料集
用户方面,2020年至2022年,Keep的平均月活跃用户分别约为2970万、3440万和3640万。每名月活用户收入分别为37.2元、47.1元、60.8元。2022年,Keep的月活跃用户在平台总共记录约21亿次锻炼次数。
会员数据上,2020年至2022年,Keep平台的平均月度订阅会员分别为191万、328万和362万;会员渗透率分别为6.4%、9.5%和10.0%。对于Keep来说,提升渗透率的同时,也要加强留存的工作。数据显示,在会员留存率上,Keep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近三年的留存率分别为73.3%、71.7%及65.3%。
从招股书披露的信息可以看到,在提高收入的同时,亏损的收窄是一大亮点。2022年,Keep的经调整净亏损从2021年的8.27亿元收窄至6.67亿元。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3个月内,Keep调整后净亏损为1.18亿元,对比之下,2022年同期亏损额为1.55亿。
亏损的减少,更多的是得益于Keep在多方面对成本的控制。数据显示,销售及营销开支是Keep经营开支的最大部分,其占收入比重从2019年的44.6%降至2020年的27.3%。2021年,Keep为了提升品牌知名度以及扩大用户群体,销售及营销开支占总收入的百分比提升至59%。2022年,Keep缩减销售及营销开支,占总收入的比重也降至29.2%,净亏损由此也下降近20%。
2022年,Keep毛利为9亿元,同比增长33.1%,何时实现盈利,是外界关心的问题。在招股书中,Keep表示,预计将持续评估和监测促销活动的有效性和效率和营销开支。随着销售及营销效率提高,预期销售及营销开支占收入的百分比将于未来下降。
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中国的健身市场规模庞大,但发展及服务水平偏低,以往依赖于传统的线下健身房模式,这与线上健身相比,通常导致较高的门槛及较低的参与度。
报告还指出,2022年中国的健身人群数量为3.74亿,位居世界第一,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4.64亿。2022年中国健身人群的平均年支出为2518.3元/人,远低于美国的16425元/人,增长潜力巨大。
对于Keep来说,通过港交所聆讯意味着离正式挂牌不远了,收入的增长以及亏损的减少,能让其有一个更好看的财务数据。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更期望看到的是Keep在收入以及用户上的持续高增长,以及基于用户有着更高的商业化变现能力。(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杜志强,编辑/钟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