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思派健康(00314.HK)盘中股价跌超11%,创历史新低,报16.06港元,较4月份实现的峰值44.6港元已跌近64%。
(资料图)
截至发稿前,思派健康股价报16.28港元,跌9.86%,成交额为1240.74万港元,当前公司总市值为124.22亿港元。
今年3月份,ChatGPT横空出世,随后“AI+”成了市场最强主线。2022年12月底上市的思派健康由于港股通的调整,叠加AI医疗的风口,在短短的一个月内股价涨逾50%。
但遗憾的是,思派健康并没有乘着AI医疗的东风继续向前,公司股价在4月中旬急转直下,两个月跌超60%,目前公司市值不足125亿港元。
公开信息显示,思派健康又被称作“思派健康科技”,成立于2014年,公司英文名称“Medbanks”,意为“建立一个拥有强大而全面的数字解决方案及数据洞察能力以及强大运营能力的银行,以支持医疗生态系统中更多的参与者”。早前,思派健康曾立志引领中国医疗健康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据悉,思派健康的主营业务包括特药药房业务、医生研究协助(SMO)和健康保险服务,其业务模式属于当前大多数医疗健康企业通用的“医、药、险”模式。
在三大业务板块中,主营恶性肿瘤等大病特药销售的特药药房业务在营收构成中占比最大,而且经营着中国最大的私营特药药房,但该项业务受制于利润空间固定,经营成本较高,整体盈利质量较低,毛利率不足6%。
其次为SMO业务和健康保险业务。
根据公开资料,思派健康的SMO业务主要为肿瘤临床试验提供临床试验现场管理服务,协助肿瘤领域研究者和研究机构开展临床试验,提高临床研究的质量和效率。
健康保险业务主要是跟第三方保险公司合作,经营健康险承销业务,也是目前思派健康的另一个发力重点。2019年,随着互联网保险的兴起,思派健康通过全资收购,成立了思派(北京)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招股书信息显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思派健康已经在健康险领域积累了约2390万名个人会员及876名企业客户。
今年4月底,思派健康公布了上市后的首份财报。年报显示,2022年公司实现营收约41.19亿元,同比增长18.56%;毛利约3.37亿元,同比增长19.08%;归母净亏损约13.71亿元,2021年同期为亏损37.4亿元,亏损幅度收窄。
分业务来看,特药药房业务收入约36.62亿元,同比增长16.7%;2022年末,公司在除西藏、青海以外的省份拥有96家特药药房,较2022年6月30日减少7家。
SMO业务实现营收约3.19亿元,同比增长30.5%,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完成468个SMO项目,另有795个项目正在进行中。公司共有280多名制药及生物科技客户,前十大SMO客户留存率达到100%。
健康保险业务实现营收约1.38亿元,同比增长49.3%。2022年末,公司将150个城市的1200多家三甲医院、5.5万名医生、500家体检机构联系起来,形成强大的供应商网络。2022年公司售出1250万份惠民保、40多万份企业健康计划。
毛利率方面,特药药房毛利率约5%,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其他两项业务毛利率有提高,使公司总毛利率维持不变。报告期内,SMO业务毛利率20.7%,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健康保险业务毛利率63.5%,同比提高6.1个百分点。(本文首发于钛媒体 APP,作者|陈伟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