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17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双跌破“7”关口后,人民币继续走弱。5月31日,离岸人民币、在岸人民币再度跌破“7.1”关口。
(资料图)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5月国内制造业PMI不及预期以及美元指数再度走强或是人民币汇率跌破7.1的导火索,深层次原因则是美联储6月加息预期反复以及国内经济弱复苏格局延续。
人民币汇率破7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大中华区经济研究主管朱海斌表示,虽然近期人民币汇率有所波动,但并非近年来首度破“7”,因此市场对于“7”的敏感程度也有所下降。
他指出,4月经济数据弱于预期,导致市场对于国内经济复苏担忧有所升温,这是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贬值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3~4月份以来,我国国内市场利率在下降,7天逆回购、Shibor、国债利率均有下行,中美利差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最新一轮人民币汇率短期的弱势。全年来看,人民币汇率将维持区间震荡,年底预测6.8~6.9左右。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在一系列因素影响下,人民币近期或弱势运行,但预计贬值将弱于去年,长期汇率仍将处于双向波动的合理区间内。
他指出,由于美国银行业风险事件、美国债务上限危机不断临近、两党就债务上限的谈判进展有限、市场对于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预期上调,美元近期走强。另一方面,美国核心通胀增速仍较高,并且近期披露的长期通胀预期数据意外上行,导致市场对于美联储降息预期回调,推动美元指数上升。
但是美国加息周期临近尾声,预计美国6月不加息仍为大概率事件。中长期而言预计美元整体将偏弱势运行。因而虽然短期人民币或因海外因素有所承压,但长期人民币汇率或将回归震荡市。
方正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张伟指出,人民币汇率不存在持续大幅贬值的基础,但短期内需依然偏弱,外需也面临欧美等国家需求下行的压力,经济总体偏弱。因而预计美元兑人民币汇率短期将维持在“7”上方窄幅震荡。
国内经济修复尚在爬坡当中,是人民币近期偏弱运行的内部原因。4月和5月中国PMI回落至收缩区间,经济数据也低于市场预期,呈现出消费和工业需求不足的特征,这导致经济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撑有所走弱。
朱海斌认为,在疫后消费恢复的初期,对于消费端的刺激仍是非常必要的。“当前国内通胀那么低的一个核心原因在于需求不足,内需实际上是滞后于供给端的复苏,外需现在又走弱,因而整体需求不足。这种情况下,即使生产端恢复,企业生产的产品也销售不出去。如果政策能够刺激需求端、促进企业销售回暖,那么经济复苏便有望进入正向循环。”
美债危机按下暂停键,根源问题仍未解决
经过数周的激烈谈判,美国总统拜登与美国众议院议长、共和党人麦卡锡于上周末(5月27日)就债务上限问题达成“原则性协议”,为美债“定时炸弹”按下暂停键。不过,这份协议还需得到美国国会的快速通过,才能真正解除本次美债违约的“警报”。
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就联邦政府债务上限缠斗数月,导致金融市场持续承压。双方27日晚宣布就这一问题达成初步一致,似乎为市场带来积极信号,但业内人士分析,一旦债务上限僵局暂解,随之而来的将是美国政府进一步大幅举债,可能为金融业带来不稳定因素。
随着提高联邦债务上限的协议即将在国会进行重要投票,美国股市周三收跌,而出人意料的强劲劳动力市场数据使投资者担忧美联储可能在 6 月再次加息。预计众议院将在晚间对一项提高 31.4 万亿美元债务上限的法案进行投票,这是避免无国会批准情况下在下周初发生破产的关键步骤。
路透社分析,这一协议“可能避免一次破坏经济稳定的债务违约”,这种“结束不确定性”的效果为金融市场乐见。不过,协议可能只能让投资者“短暂兴奋”,市场“可能很快发现”这其实是个“坏消息”。一旦债务上限协议达成,美国财政部预计将在短时间内大量发行债券,以“迅速填补国库空虚”,这将“吸走市场上数以千亿美元计的资金”。
即便两党达成一定妥协,华尔街现在也是严阵以待,金融机构在不断制定预案,应对未来可能的冲击。全球各国也都面临美国债务风险的溢出效应。现在很多国家都在想办法规避美元资产的风险,这也加速了全球去美元化的进程。全球金融市场必须要为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巨大的不确定性做好预案。这种“未雨绸缪”是规避未来可能发生“黑天鹅事件”的上策。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张茉楠指出,美国近年来不断透支美元信用和政府信用,如今两党为了政治博弈又把全球绑在美国的“战车”上,这既凸显了美国政府的政治失信,也加速了全球去美元化的进程。
从长远看,美国的债务问题是无解的。因为美国不断放松自己的债务上限,“寅吃卯粮”,这是造成美国政府无节制开支从而导致债务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增长的制度性缺陷。据美国国会相关部门统计,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国会已经调整债务上限102次。两党争斗近年来日益加剧,债务上限谈判扯皮不断,导致市场动荡和政府停摆等乱象。
截至2022财年,美国未偿还的国债总额已经超过了32万亿美元,占其整体GDP的比重超过了120%。未偿还公共债务的数额也超过了中国、日本、德国、英国的经济体量的总和,而且这一水平比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又上升了60个百分点。
多空交织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再波动
在美国国会两党围绕债务上限展开激烈辩论之际,美国通胀数据令局势更加复杂,这提升了美联储短期内调整货币政策暂停加息的难度。尽管美国银行业信贷紧缩有可能损害经济,但是美国国内物价压力仍徘徊在高位,且家庭需求强劲可能会使物价压力继续抬升。
上周五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消费者上个月支出大幅增加,通胀再度升温,这使美联储关于是否在6月进一步加息的决策制定更为复杂化。
此外,数据显示,美国4月JOLTs职位空缺人数意外增加至1010.3万,结束了连续三个月下降的局面,职位空缺率从3月份的5.9%上升到6.1%,显示美国就业市场依旧强劲。数据公布后,市场预计美联储6月加息有超过70%的可能性,超过此前略高于60%的水平。
芝商所“美联储观察”
根据美联储公布的最新褐皮书,近几周美国经济出现降温迹象,就业和通胀略有放缓。尽管如此,美国经济仍然扩张,并没有放缓到足以缓解顽固的高通胀的程度。
褐皮书显示,美国4月和5月初的整体经济活动水平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虽然大多数联系人预期经济活动会持续扩张,但未来增长的预期出现了稍许恶化;就业趋势方面,大多数区域仍维持增长,但增速较之前的报告有所走软。物价方面,由于需求稳健和成本上升,消费价格继续上升,多个地区注意到消费者对价格变得更加敏感。
一些美联储官员表示,6月会议暂停加息可能是合适的。其他一些官员则担心持续的通胀,他们表示美联储可能需要采取更多行动,可以在6月暂停一次加息,但不能彻底结束加息。
不过美联储高级官员表态偏鸽,称在即将召开的会议上若美联储保持政策利率不变,不应被视为利率已达到本轮紧缩周期的峰值;不加息需要有时间来评估数据。美联储可以跳过一次加息,但并非暂停加息。美联储官员上述表态使得市场预计美联储6月不加息的可能性从此前的33%飙升到73.6%。
分析人士指出,美国4月职位空缺意外增加,表明劳动力市场仍保持韧性,对美元走势有所提振,本周需要重点关注5月非农就业报告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的进一步指引。若6月继续加息,美元将进一步回流,短期对美元指数形成支撑。若6月暂停加息,为继续控制通胀,美联储也将在一定时期内维持高利率水平,由于存在利差优势,市场对美元的需求也不会迅速降温。
华泰期货宏观团队指出,美国债务上限事件告一段落。从影响来看,近期美债利率和美元指数的反弹趋势有望延续,对股指有一定支撑,对商品影响则较为有限。债务上限提高后,财政部国债发行量增加,叠加美联储官员近期释放偏鹰的信号,将支撑近期美债利率和美元指数反弹趋势。
开源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弛指出,美国经济动力虽有放慢迹象,但程度依然较低,尤其是薪资、就业保持强劲,促使美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仍处于上行通道,从而拉动其服务业、抑制通胀回落。
他认为,短期美联储货币紧缩政策或仍不会转向,而“10年期美债收益率”对于货币紧缩“延长”及长期利率上调预期可能存在不充分定价。因此,短期而言,“10年期美债收益率”仍有上涨动力,短期人民币汇率将继续存在贬值压力,或掣肘外资流入,甚至导致A股市场进一步调整。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