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合国预计,到2050年,我国或将成为世界上最“老”的国家。面对老龄化挑战,2月25日,北京大学疫苗相关重要议题的战略传播项目举办“预防先行——实践健康老龄化的关键之举”研讨会,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就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进行分享。与会专家认为,应对老龄化趋势,预防先行、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关键。面对老龄化威胁,与会专家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科医学发展、提高疫苗接种水平、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等多方面给出了具体政策建议。
(资料图)
政策:实施健康老龄化势在必行
在会上,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赵耀辉认为,人口老龄化直接带来财政压力,以及抚养压力,也就是照料老年人的压力。“面对双重挑战,健康老龄化是应对之道。”
为推动健康老龄化工作,国家卫健委专门印发了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政策文件,明确了要建立完善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六位一体”的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赵耀辉提出了推进健康老龄化的政策建议。在她领衔国内外30位专家共同完成的《中国健康老龄化之路:北京大学-柳叶刀重大报告》中认为,影响老年人健康因素包括儿童期健康、健康行为、社会环境、居住环境等。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要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来提升我国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为他们提供可及的高质量医疗服务,其中包括预防、健康改善和治疗、康复、姑息治疗和临终照护等。
评价:加强监测与评估 支撑健康老龄化政策落地
推进健康老龄化的措施有效与否,需要评估分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从公共卫生角度分享了支撑健康老龄化行动的效果评价体系。
杨功焕认为,公共卫生体系在促进健康老龄化方面,不仅承担面向老龄人群提供有效服务、建立长期照护系统、创建关爱老年人环境的任务,还包括提高监测及认知水平。具体来说,要对影响老龄健康的传染病、各种慢性疾病及伤害、社区健康干预、老年健康状态等数据进行长期、连续的监测,并通过评估来分析监测数据。杨功焕强调,监测要将信息反馈和干预、计划关联起来,否则就失去了意义。
路径:医防融合,提供全科医疗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给出了实施健康老龄化的一个具体路径:发挥全科医生职能、推进医防融合。吴浩说,医防融合就是将治病和防病结合起来,通过医疗服务与预防服务有效衔接,最大限度地减少健康问题的发生。
在我国,由于专科技术不断发展、老百姓也更重医疗而非预防,形成“医”强“防”弱的局面。“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必然身体机能自然退化,慢病发病率增高带来共病于一体,比如一个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高血压、慢阻肺和糖尿病,平时维持治疗和健康照护的情况下,要是看三个专科医生,对患者和家属的压力都是巨大的,而三个专科挂三个号,也是对医疗资源的浪费。”吴浩说,无论从卫生经济学角度,还是从患者负担角度,原有模式和资源均不可持续,人们更需要“可望而可及”的靠谱的医疗照护服务。
吴浩认为,老年人的生活圈大部分在社区,全科医生提供以社区为导向的医疗服务在推进健康老龄化时就具有很大的优势。一般而言,一个全科医生会管理2000人左右,即300-600个家庭,为他们提供健康服务、解决健康问题,并为社区公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方案:加强免疫接种,阻断感染性疾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教授杜雪平说,感染性疾病如肺炎、流感、带状疱疹等,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并引发沉重的经济负担,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杜雪平认为,老年人预防感染性疾病,除生活上要注意均衡饮食、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外,预防接种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保护老年人健康的方式。接种疫苗可通过预防感染,减缓老年人慢性病的进展,降低慢性并发症导致不良结局的风险,而预防接种也是减轻医疗资源、提高老年人群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