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生活

国内 商业 滚动

基金 金融 股票

期货金融

科技 行业 房产

银行 公司 消费

生活滚动

保险 海外 观察

财经 生活 期货

当前位置:科技 >

锂电“五虎”逆袭史

文章来源:钛媒体APP  发布时间: 2022-12-30 20:12:13  责任编辑:cfenews.com
+|-

时代真的变了。


(资料图片)

最新发布的胡润2022中国富豪榜显示,共有1305位财富50亿元以上的企业家上榜。从富豪的行业分布来看,新能源产业俨然新的“造富机器”。

过往,来自房地产和互联网行业的富豪常年“霸榜”,然而在房地产大调整和互联网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他们的财富随之缩水,于是纷纷“落榜”。

房地产行业的上榜人数占比,从二十年前的50%减至十年年前的20%、五年前的15%、今年的10%。今年财富数额下降最多的企业家,也主要来自房地产和互联网平台。

反观如火如荼的新能源行业,光伏、风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锂电池材料、储能等领域的富豪不断涌现,共有超过150位企业家上榜。

其中,全球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的创始人曾毓群,再次力压阿里马云、腾讯马化腾、网易丁磊等互联网大佬,以2300亿元财富排名全国第三。此外,还有六位富豪出自宁德时代,他们的财富总和达到2245亿元。宁德时代堪称“造富机”中的“战斗机”。

动力电池市场份额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来自比亚迪的王传福(1450亿元)、亿纬锂能的刘金成(605亿元)、欣旺达的王明旺(135亿元),以及国轩高科的李缜(95亿元)。

本文通过梳理曾毓群、王传福、刘金成、王明旺和李缜等动力电池企业家的创业往事,试图发掘这五位企业家身上的共性,以及探讨,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他们将会采取何种差异化打法?

创业

曾毓群、王传福、刘金成、王明旺和李缜等人,姑且称之为中国动力电池“五虎”,他们身上有诸多共性。

“五虎”同为“60后”,最大年龄差只有4岁,其中李缜和刘金成出生于1964年,王传福1966年,王明旺1967年,曾毓群1968年。从企业家的生命周期来看,“五虎”仍值当打之年。

与大多数相对年轻的互联网大佬们不同的是,“五虎”都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成人前家境一般甚至贫寒,但是通过考大学迈出了改变命运的第一步。

90年代中期以前,工作分配制度让大学生们毕业即就业,端的还是“铁饭碗”。

1985年,曾毓群考入上海交大船舶工程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福建的一家国企。1983年,王传福考取中南工业大学(现为中南大学),主修冶金物理化学,接着在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读研究生,毕业后留在该院的301室工作,一直做到主任。

曾毓群考上大学时,刘金成刚从都电讯工程学院(现为电子科技大学)电化学专业毕业,被分配到电子工业部下辖的国营752厂工作,这是当时国内最大的综合性电池厂。

李缜与刘金成同为1981年考上的大学,不过李缜所读并非名校,只是一所普通的池州师范专科学院(现为池州学院)。毕业后,李缜到安徽省9419厂政治处担任宣传干事。9419厂是一座藏在安徽大山里的“三线”兵装工厂,位于毛坦厂镇,正是现在大名鼎鼎毛坦厂中学的所在地。

例外的是,王明旺没有考上大学,更没有端过“铁饭碗”,他高中毕业后就开始闯天下,是一名“资源匮乏”的连续创业者,也是“五虎”之中最早开始创业的企业家。

王明旺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深圳,初来乍到无门投靠,就在一家锂电池公司打工,工作时长比现在的996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弥补专业知识上的不足,90年代初,王明旺曾在中山大学电子专业进修班学习两年,之后又拿到了中山大学EMBA。

1992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有多少中国企业家在这一年开启命运的转轨。

1992年,王明旺创办佳利达电子工厂,初次创业失败后再败,1997年,王明旺与堂弟王威第三次创业,成立欣旺达有限,从镍氢电池做起,主要用于手机、传呼机等通信产品。

也是在1992年,李缜在体制内创业,通过职工集资,他牵头创立了合肥市经济技术发展中心,十年后,这家公司正式被批准为民营企业,才算真正意义上的“下海”。

王传福一开始也是在体制内企业任职。1993年,王传福所在的研究所在深圳建立比格电池公司,他担任总经理。1995年,离开比格电池后,王传福成立了比亚迪科技。2001年创办惠州晋达电子(亿纬锂能前身)之前,刘金成也有过长时间的从业经历,但是都没有离开电池行业。

对比而言,曾毓群创业最晚、给人“打工”的时间最长。

在国企工作仅仅3个月后,曾毓群入职东莞新科磁电厂,一干就是十年。1999年,曾毓群等人联合创立新能源科技(ATL),2005年ATL被日本TDK收购又开始“打工”,直到2011年,曾毓群才创立宁德时代。

然而,起步晚但成长快,宁德时代仅用6年便跻身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第一。正所谓,“好饭不怕晚”

综合中国动力电池“五虎”早年经历来看,一个人的成功,与家境无关,与是否考上大学无关,与是否考上名校亦无关,更为关键的是个人奋斗。

创“富”

个人奋斗固然重要,历史进程亦不可忽视,只不过有的人入局早一些。

中国动力电池“五虎”创业伊始,动力电池还不是热门行业。2009年,“十城千辆”工程拉开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幕。次年,时任科技部部长万钢第25届世界电动车大会上发表演讲称,中国的电动汽车“已经开始从研究、开发、示范阶段,进入产业化和商业化阶段。”

2003年,比亚迪收购秦川汽车开始“造车”,成为继吉利之后第二家民营车企。特斯拉也成立于这一年。此时的王传福被称为中国“电池大王”,比亚迪生产的消费级镍镉电池、镍氢电池以及锂电池在全球名列前茅。

对于外界都不看好的造车事业,王传福当时表示,“我造车是因为看好电动车在未来的发展,而我所掌握的磷酸铁电池将会独霸江湖。”

2005年,比亚迪开始研发动力电池,三年后就实现量产,并且拥有100%自主研发设计和生产能力。

2009年,“电池大王”王传福以350亿元身家成为当年胡润富豪榜的中国首富,当时比亚迪的电动汽车业务远不比现在。

国轩高科的李缜比王传福晚一年进入动力电池领域,在此之前,李缜办过租车公司,又在房地产行业中捞到第一桶金,2006年创办高雪高科,进入动力电池市场,这一年正值磷酸铁锂产业化元年。

2015年,国轩高科借壳东源电器上市,成为“国内动力电池第一股”。次年,李缜登上胡润中国富豪榜,是当时安徽本土身价最高的企业家。

与王传福类似,曾毓群、王明旺和刘金成创业之初,都是从手机数码产品等消费级电池入手,但他们都逐渐看到消费级电池的瓶颈,意识到到动力电池巨大的成长空间。

ATL曾是苹果、三星等全球头部手机厂商的电池供应商,2008年,ATL在内部成立汽车动力电池部门,直到2011年,曾毓群等人将ATL的动力电池业务独立出来,成立了宁德时代。

曾毓群另立门户也是事出有因,当时ATL已被日本企业收购,属于外资,而根据2011年颁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明确限制外商独资企业生产汽车动力电池。该政策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幼年期的中国动力电池产业不被国外巨头扼杀。

2017年,宁德时代首次超越日本松下,跻身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第一,此后至今从未跌落榜首。宁德时代的股价飙升,曾毓群等宁德时代内部的管理层身价水涨船高。

相比之下,欣旺达的王明旺和亿纬锂能的刘金成入局动力电池较晚,但也尝到了时代红利。

欣旺达早期主要从事消费电池Pack业务,一度成为国内消费电子电池的龙头企业。2014年收购东莞锂威,次年成立动力电芯研究院,正式开拓动力和储能市场。

其实早在2008年,欣旺达就谋划动力电池业务。王明旺的堂弟王威曾表示,欣旺达与比亚迪几乎在同一时期进入电池行业,早期我们更关注客户需求和利润,对研发重视程度不够。比亚迪则正好相反。

亿纬锂能的刘金成也犹豫过。2001年成立时,亿纬锂能主营业务还是锂原电池,也就是一次电池(动力电池属于二次电池),一度做到全国第一。

刘金成曾说,“我一直很谨慎,2014年前,我在动力电池领域是一个怀疑论者,认为动力电池难。” 直到2014年底,刘金成买了一辆特斯拉,才意识到失策,“本质上,动力电池就是高可靠性的锂电池组合。要想做锂电池,如果不去做动力电池,就是没搞清楚方向。”

如今,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走高,想必鲜有人再怀疑动力电池的成长空间。当然,动力电池还是很难,难在市场竞争格局逐渐固化,头部厂商的市场份额集中度越来越高,Top10厂商之间的争夺战份额已然白热化,后来者想要“虎口夺食”可能更难。

创“新”

确定的是,动力电池前景广阔。

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为226GWh,同比增长达182.5%。GGII预测,到2030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2230GWh。

不确定的是,中国动力电池“五虎”能否再进一步,这就要看各自如何出招。“下一代动力电池”,是一个方向。

为了实现锂矿资源的替代,钠离子电池进入动力电池厂商的视野,要知道钠资源远比锂资源富裕。2021年7月,宁德时代发布第一代钠离子电池,预计2023年开始正式量产。不过,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前景仍待市场验证。

此外,宁德时代还入局了“滑板底盘”,或试图进一步与车企绑定。所谓“滑板底盘”,就是将电动车的电机、电池组,以及所有的传统部件都尽量集成在一个看起来像滑板的底盘上,可以实现车身和底盘的分离,理论上让造车更简单,因此滑板底盘也被认为可能是造车界的一场革命。

10月31日,宁德时代与越南VinFast宣布签订全球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将在滑板底盘等项目上开展合作。20天后,国轩高科与VinFast的合作项目也有了动静,不过与滑板底盘无关,而是双方共同投资的电池工厂正式开工。

国轩高科的“新招”在于布局固态电池。

固态电池是一种使用固体电极和固体电解质的电池,性能上由于现在的液态电解质锂电池。国轩高科在日本筑波有一个研究中心,专注固态电池研发,计划2025年后生产全固态电池。国轩高科方面曾表示半固态电池今年实现量产,预计明年交付。

欣旺达的一个发力点是“超级快充”。

今年9月,欣旺达发布SFC480超级快充电池,最大充电功率达480KW,一次充电可实现续航里程700公里,充电5分钟则可支持200公里续航。同时,超级快充电池的充电次数可达到5万次。欣旺达方面称SFC480超级快充电池将于今年量产。

亿纬锂能“另辟蹊径”,直接抛弃锂电池。

2021年11月,亿纬锂能投资设立了一家燃料电池公司,正式开始布局燃料电池这一新赛道。“燃料电池,氢能是大方向。”亿纬锂能燃料电池研究所所长汪瀛认为。

近期,市场有传言称比亚迪的固态电池和钠离子电池“也在路上”。11月22日,比亚迪辟谣表示“均为不实”,但比亚迪的电池业务并非没有“创新”。

2020年3月,比亚迪宣布推出一款“刀片电池”,通过去掉电池模组和特定的封装技术,实现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

其实,比亚迪电池业务的当务之急不在于技术上的创新,而是如何实现批量“外供”,这对于市场份额的提升大有直接助益。

与宁德时代、国轩高科、欣旺达、亿纬锂能不同,比亚迪还生产销售整车。一直以来,比亚迪的电池主要自用。王传福曾说,为了保持比亚迪在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暂时不会对外出售。

转折点发生在2017年,也就是宁德时代登上全球第一的这一年,比亚迪宣布单独拆分动力电池部门,次年与长安汽车联合设立动力电池合资公司,迈出电池外供第一步。

2020年3月,比亚迪电池加速“外供”步伐,组建“弗迪电池”。今年6月,比亚迪首次对外承认,将向特斯拉供应动力电池。

如果比亚迪电池外供进展顺利,加之国轩高科、欣旺达、亿纬锂能的发力,全球“霸主”宁德时代必然不会坐以待毙,可以预见的是,中国动力电池厂商之间的竞争将会空前激烈。

关键词: 国轩高科 亿纬锂能

专题首页|财金网首页

原创
新闻

精彩
互动

独家
观察

京ICP备2021034106号-38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联系我们:55 16 53 8 @qq.com  财金网  版权所有  cfe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