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最近经常刷抖音或小红书,那么对这样一种场景可能就不会陌生:寒冬料峭的时节,三五个好友围桌而坐,桌子上架着一个小巧的炭炉,炉中星火点点,炉上摆着一古朴的茶壶,壶里是精挑细选的茶叶。
待壶中冒出轻烟袅袅,有人将茶水给在座的每个人斟满,小炭炉的茶壶旁边,往往还散落着几颗花生、板栗、几个红薯、柿子等小食,随着炉火一起渐渐燃起青烟。
(资料图片)
整个过程极有氛围感,还有个很有诗意的名字:围炉煮茶。
围炉煮茶参与者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不同于人手一杯咖啡边走边喝的快节奏,坐下来看着一壶茶慢慢沸腾,轻嗅茶香四溢,看起来就让人“巴适得很”。也不禁让人好奇,“围炉煮茶”到底是怎么出圈的?有可能像露营那样席卷全国吗?
围炉煮茶“攻陷”社交平台
围炉煮茶的场面猛一看,其实很像一群年轻人围着吧台喝酒。品酒饮茶都不是目的,人们借此机会侃大山、摆龙门阵、聊天社交,顺便拍拍照片发社交平台。
截至撰稿时,抖音上#围炉煮茶#相关话题播放量已经超过24亿次,其中,最火的一则视频点赞破百万,而小红书上,“围炉煮茶”相关话题也有高达1158万次的浏览量。
而“围炉煮茶”在形式和内容上也玩起了花活。最开始煮茶搭配的还只是红薯、糍粑等中式糕点,渐渐衍生出了美式烤棉花糖、日式烤年糕、韩式烤肉……除了茶馆、街边能围炉而坐,人们还将它带到了风景优美的打卡地,秦淮河畔、海边码头、黄昏的江边……俨然成了露营风潮的延续。
商家们为了吸引顾客,在氛围感的营造上也用尽了心思。小小的庭院里,桌椅最好都是竹子编的,灯笼要用纸糊的,书画要挂上几幅,庭院里最好有参天的大树,地上再来点鹅卵石,这附庸风雅的味儿就来了。
还有些会整活的商家,请来乐队进行表演,或在庭院摆放投影仪。顾客边品茶边欣赏乐队表演或看着电影,这体验不可谓不新奇。
有些具有“DIY精神”又看重性价比的年轻人选择自己开搞。淘宝上,有关“围炉煮茶”的宝贝已经超过14000件,因为年轻人的热捧,街边本来几块钱一个的陶罐涨到了几十块,二三十一个的手工陶炉现在已被炒到上百元。
除了煮茶、烤点心用的陶制电炉,增加氛围感的竹编椅子、油纸伞、也卖得很好。有些人为了追求原汁原味,购买的是烧木炭用的炉子,尽管价格不菲,但月销量仍然达到了500+。
醉翁之意不在茶
让年轻人上赶着“赶时髦”的围炉煮茶,实际上是相当有年头的“传统”。我国从唐朝起就有煎茶的历史了,唐代诗人李中的诗句:“煮茶烧栗兴,早晚复围炉”,描述的画面跟现在小年轻玩的一模一样,宋代大诗人苏轼也有过“雪乳已翻煎处脚,松风忽作泻时声”的诗句。
即便是现代,云南地区许多茶馆也早就有“围炉煮茶”的形式,在当地被称为“火塘烤茶”。
而围炉煮茶能够在日新月异的网络热潮中出圈,再次进入大众视野,与其正好踏中近几年传统文化复兴浪潮是密切相关的。
今年爆款热剧《梦华录》中,非文化物质遗产“茶百戏”吸睛无数,再次引发民众对中国茶文化的兴趣,“围炉煮茶”这种操作起来门槛更低的“文人闲情”爆红,自然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
近年来,奶茶虽然大火,但奶茶中的含糖量过高、反式脂肪酸等影响健康的因素劝退了一些注重养生的人们。围炉煮茶有着纯茶特有的香味,在健康养生方面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网红时代,能否出片好看、视频、图片有没有吸引力,是决定一种事物是否能刷屏的基本盘。在这方面,围炉煮茶可谓全程无短板。
首先,器皿方面就异常讲究。那些煮茶的茶壶,多半都古朴雅致,若是有些斑驳褪色则更佳。而盛放点心的碗碟,多是釉下彩陶,而且叠放的形态也富有美感。再辅以烧烤时的炊烟袅袅,朦朦胧胧,红薯、糍粑等烤物在火红的炭火上滋啦作响,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
其次,煮茶的环境古色古香,许多茶馆还专门提供拍照道具,什么油纸伞、圆纸扇,蒲团等。
再次,出镜的人在衣着打扮上许多也甚为讲究,中式盘发搭配中式传统服饰,还有滤镜美颜下的高颜值,无不在这个追求视觉冲击的时代“赢麻了”。
另一方面,围炉煮茶的盛行,也正好处在新中式茶饮经济的风口上。随着90后、00后成为消费市场主力,“健康养生”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消费诉求点。
这些年茶颜悦色、喜茶们,以用奶油铺满中式茶底的奶茶,大大改变了年轻人对龙井、乌龙等中国名茶的认知,在被咖啡、饮料霸占的市场上“虎口夺食”,硬是闯出了一条新的赛道。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研究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式茶饮的市场规模已达772.9亿元,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接近2000亿元。
踏着中国新式茶饮经济的东风,围炉煮茶完全具备了网红标签。而围炉煮茶的社交属性,则为其爆红又增加了一砝码。
近年因疫情原因,家门口的娱乐活动成为年轻人的主流选择。剧本杀、飞盘、露营等网红活动无不具有“家门口娱乐”的属性。周末时约上三五好友,到茶馆“偷得浮生半日闲”,自己动手煮茶烤吃食,也可以有效防止了频繁翻手机,将专注力更加集中在人与人的亲近上。
加上近年来年轻人青睐体验“田园慢生活”,围炉煮茶这等古朴、慢节奏的“伪田园生活”,比起工作日边敲击电脑键盘边喝着咖啡,无疑要治愈得多。种种因素,都为围炉煮茶的火爆蓄积了能量。
产业飞升仍差火候
这些年,茶饮赛道越发拥挤。国内诸多一二线城市,新中式茶馆扎堆开业,其中有一些也获得了融资。围炉煮茶作为茶叶消费中的一个分支,在热度上是毋庸置疑的,但离它能火爆形成一个新兴产业,则尚且欠些火候。
首先,这种“季节限定”网红,对季节和场地要求很高。天热无法操作,室内烧炭又有一定危险性,若是二氧化碳中毒则就酿成悲剧了。
碳烧小食,看起来有趣又有氛围感,实际操作起来难度可不小。不少年轻人不是烫到了手,就是把红薯橘子烤糊了,而茶叶如果煮过了头,早就没有了那股清香,甚至会煮出苦涩味儿。看起来很美的围炉煮茶,体验感和想象中可能真不一样。
不同于露营的丰俭由人,一个帐篷说走就走的低门槛,并可以围绕露营延展出的一系列花样繁多的玩法,围炉煮茶难度较大,光是琐碎的东西就要准备一堆,又缺少让大家反复消费的乐趣和粘性,这就已经是木桶最短的那根板子了。
其次,成本较高,也增加了大家的尝鲜门槛。
根据大众点评和小红书上的信息,在上海、广州、杭州等一线城市,两三个朋友参加一场围炉煮茶,总价要去到300—800元之间,高单价、低体验感,这种落差也导致愿意尝试的顾客不多,商家也不愿意下血本经营。
而自己在家买设备开搞,铁壶、电磁炉、烤盘、碗碟……一套器具置办下来,也得一千元左右,如果过段时间,这个兴趣淡了,这些器具只能放角落吃灰,还占地方。
在新浪科技发起的一项由284人参与的投票中显示,表示对围炉煮茶“没听过,也不感兴趣”的人占了31%,认为是“商家新花样”的占了39%,而想要尝试的人只占了15%,自认为很享受围炉煮茶氛围,能成为常客的,只占了11%。
这个投票在一定程度上彰显了消费者的态度:看别人拍的照过过眼瘾没问题,真正“真金白银”的尝试则会慎重。
这些年受大环境影响,许多消费本质都是为情绪买单,为缓解焦虑、emo而消费。露营也好、飞盘也罢,包括如今的围炉煮茶,都是大众缓解压力、寻求家门口快乐的一种方式。
但就目前来看,围炉煮茶仍属于很小众的消费,即便在茶馆,能拉动的消费需求也有限,更难以带动处于供应链角色的茶企入局。而中国茶企在总量上虽然可观,实力却差点火候,而资本市场也保持着“A股无茶企”的纪录。
在中国纯茶的经营上,商家一直还在做各种尝试。网红经济时代,一阵风的噱头来得容易,去得也快。而要真正带动整个产业的飞升,除了要占据爆红的天时地利,本身的体验感爆棚才是促使消费者不断消费的根本驱动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