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四化的大潮下,乘用车由于与私人消费市场关联紧密而备受关注,但是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商用车却往往被忽视。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带动下,对于减碳有着重要作用的新能源商用车连续三年实现了渗透率翻番式增长。尤其是在智能化的加持下,今天的新能源商用车已经与早期单单注重电动化的产品不可同日而语。
(相关资料图)
11月7日,2022年总体销量排在行业首位的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在品牌日上宣布构建全新的天地一体化系统,这一系统将为中国物流打造新基建,它能打通人、车、货、站、能,将物流信息、路况信息、补能网络进行高效整合,为用户提供更加精准高效的数据化体验。同时,远程新能源商用车还发布了远程星瀚H无座舱自动驾驶重卡与远程超级VAN两款重磅产品。
远程将造车做到了极致
没错,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的看家本领就是造车与卖车。
不过,新能源商用车发展初期所追求的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早已不是远程新能源商用车追求的一切,他们有着更为远大的目标。
与受到法规、伦理等现实因素制约的乘用车自动驾驶发展现状相比,商用车领域的高阶自动驾驶等智能化应用商业化前景更加明朗,原因之一便是商用车领域高居不下的成本迫切需要通过技术革命得到降低。
从整体的物流成本来看,中国当下的物流成本占到了全社会GDP的14%做头,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的这一数据仅为6%至8%。从商用车领域的成本拆分来看,燃料与人力成本占到了TCO(总体拥有成本)成本的近六成。在人社部发布的《2021“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中,道路货运汽车驾驶员的最高排名曾经来到过第25位。交通运输部的数据则显示,2020年中国1728万名货车司机完成了全社会74%的货运量,人员缺口已经高达1000万人。
燃料成本的问题已经通过推广新能源商用车得到了缓解,但是人员成本的问题绝非快速培训1000万名卡车司机上岗所能解决,最为有效的方式莫过于通过高阶自动驾驶功能在商用车领域的落地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据估算,在港口、矿区等封闭场景下的自动驾驶将培育出一个千亿级别的市场,而干线物流的无人驾驶将产生超万亿级别的产业需求。面对这样一个极具发展性的大市场,远程新能源商用车自然不会错过,用刚刚发布的远程星瀚H无座舱自动驾驶重卡宣示了在这一领域的话语权。
远程星瀚H无座舱重卡
远程星瀚H无座舱自动驾驶重卡是吉利第一台无座舱汽车,是在星瀚H高阶智能化与先进电子电气化基础上取消了驾驶座舱部分,并率先将L4级自动驾驶技术落地应用的车型。它与星瀚系列产品共享了雷达、传感器以及AI相关技术,并根据更加复杂多元的工作环境加强了对车辆的全方位保护,多个传感器能够对周遭环境进行全面扫描。除此之外,它也是基于天地一体化理念开发的首款产品,更是全球首款实现了卫星通讯、星基高精定位服务的无座舱自动驾驶重卡产品。在卫星网络的加持下,它能够实现全时全域的车辆实时通讯,即便是在偏远地区的复杂环境下,依旧能够实现实时互联与全场景无人化运作。
这样一款看似属于未来的产品,2023年便将在港口投入试用。在其后的规划中,物流园区与矿区等限定场景中也会出现它的身影。当它与星瀚H一道得到卫星赋能之后,将逐步实现限定场景与干线物流场景下的高阶自动驾驶全覆盖,司机劳动力短缺、运营效率低、成本管控难等困扰物流行业的问题将有望得到解决。
远程超级VAN亮相侧视图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在品牌日发布的另一款产品是被其定义为“千变VAN化新物种”的远程超级VAN。通过将制动、转向等机械连接转化为信号交互的线控技术,这一产品将车身与地盘彻底解耦,得以实现轴距、前悬与后悬的自由变化,动力、制动、悬架与转向等系统也能自由搭配,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设计车身,灵活选择不同组合的车型,远程超级VAN可以为用户实现城市物流车、无人智慧货仓、配送机器人母舱、旅居车与定制网约车等多款车型的拓展。
远程超级VAN定制款咖啡贩卖车
由于远程超级VAN的个性化定制开发周期短(可以比传统模式降低8至10个月)、成本低、厢体空间大(整体提升16%),对于希望买下一辆运输工具进行创业的用户来讲,前期在硬件上投入的成本得到极大降低。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也在此基础上以用户共创的模式重新定义了商用车的商业模式,用户不但可以根据需求定制网约车、商用车等产品,还能根据消费场景定制直播车、咖啡车、酒吧等移动连锁店,更能以生活方式场景为定制标准打造网红场景营地车,还能根据未来无人化的配送模式定制园区无人驾驶母舱满足无人化配送的需求。
作为一家新能源商用车企,远程在造车这个领域将造车这件事做到了极致,重卡、轻卡、小微卡、LCV与客车五大产品线在以往取得了极佳的市场表现,这次两款新产品的推出也意味着远程将在新能源智能商用车领域的未来取得了先手。
你以为远程只是卖卖车?
以往一提到商用车企,似乎他们就是一个生产制造型企业,终日里想的事情不过是多卖几台车而已。但是今天的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早已经重新定义了商用车企,他们不满足于只是一个生产者,而是完成了一个高科技企业形象的商用车新势力定位。
远程用航天科技赋能新能源商用车
此次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提出的天地一体化全场景零碳智慧物流方案或由天基信息系统与地表生态系统组成。前者以卫星为支点,串联定位、通信、遥感、大数据、云计算等,为用户提供全场景全时段的数据衍生服务。在这一服务的背后,是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通过商业航天公司时空道宇建设的全球首个低轨未来出行星座,加上北斗三号系统与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讯系统,将航天科技与新能源汽车技术完美融合后形成的应用。后者则是以远程新一代新能源绿色智能商用车为锚点,将远程布局的运力与补能网络串联起来,把上下游供应商与生态伙伴纳入其中,实现人、车、货、站、能的全链条打通,为用户提供定制的综合运力服务。
在这个面向所有生态伙伴开放的闭环物流生态圈中,物流信息、路况信息与补能网络将被高效整合,用户借此将获得更加精准高效的数据化体验。这一系统将改变以往运力分散、各自为营、效率低下的行业现状,全产业链伙伴将被整合为一张多维智慧物流网络,智慧集约型、信息共享型、生态共创型的新物流时代或许将会到来。
这样一个多维智慧网络的形成,使得过往物流行业中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成本居高不下、效率无法提升的顽疾将得到解决,降本增效这个物流领域每个环节中用户的核心诉求将有望得到满足。
基于远程天地一体化开源系统,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将整合已有的车辆、运力与补能等多方位资源,为用户提供多种量身定制的服务模式。既可提供基础版操作系统,也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定制化迭代再开发;提供操作系统+车辆+运力服务,匹配物流场景的产品定制解决方案;提供操作系统+运力+补能全套物流运营保障。
这个足以颠覆现有物流模式的解决方案并非遥不可及,它的第一阶段已经完成了规划。与天基信息系统有关的建设正在进行之中,2025年时空道宇便将完成吉利未来出行星座一期72颗低轨卫星的部署;在技术母体星瀚H的赋能下,地表生态系统的建设速度也出乎意料,2024年便能完成覆盖全场景的新一代绿色智能商用车及全域覆盖的补能系统的布局。
未来的商用车产品将不再是一台台独立的运输生产工具,而是会成为这个解决方案中的移动智慧载体,构建出人与车、车与车、车与货、车与卫星的万物互联。主导这样一个未来的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你还会认为它只是一个造车、卖车的传统企业吗?
“两个市场”的青睐
一家企业受到关注的原因无非是产品过硬、模式创新等几种,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便是如此。自创立以来,依托于吉利在乘用车领域的技术积累,建立了国内最大的新能源商用车研究院,八年来累计申请了包括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专利在内的1700余项专利,其中混合动力汽车技术专利120余项,纯电动汽车技术专利60余项。正是基于在技术领域的投入与取得的成果,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得以主导并参与了65项国家行业团体标准的制定,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商用车行业的发展。
这样的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的市场表现优异便不足为奇了。今年9月,远程总体销量再次将行业第一收入囊中,实现了月度销量的五连冠。旗下轻卡产品在其细分领域内的月度销量更是拿下了九连冠的佳绩。今年前九个月,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的总体销量稳居榜首,同比增幅达到了169.7%;轻卡产品的总销量同样远超同侪,同比增长60.9%,市占率高达24.2%。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出口海外
在海外市场,远程同样得到了用户的认可。目前,远程的多款新能源产品已经出口韩国、乌拉圭、智利、哥斯达黎加、以色列、日本、泰国等国家,远程旗下的客车已经在英国、泰国、新西兰、阿联酋等国家完成试运行,其中韩国市场已经敲定了三年1.2万台定制车的合作。远程并不满足于亚太、南美与中东的海外市场,战略性全面进军欧洲市场的规划正在逐步推进。通过逐步建立海外产品合规开发体系、建立属地化研发中心、建立以市场出口为中心的业务出口模式与体系、建立核心KD工厂以及成立属地化运营公司等一系列举措,远程在海外市场的目标是在2027年拿下新能源商用车出口的冠军。
这样一个被市场与用户用钱包投票的企业自然也受到了资本市场的青睐。10月26日,远程的Pre-A轮融资宣告完成,超3亿美元的融资由普洛斯旗下隐山资本领投,跟投方包括传化、中信证券投资、湖南湘潭产业基金、GLy Capital、Mirae Asset等多家战略投资人和知名投资机构。据悉,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研发投入与市场生态建设,远程在新能源商用车市场的领先地位将借此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我们应该如何定义远程?
它是一家成功的新能源商用车制造企业,也是一家致力于打造全新运营模式的创新企业,更是一家将最前沿的技术完成落地应用的高科技企业。在创立八年之后,远程已经成长为中国新能源商用车第一品牌。但现在去定义远程恐怕为时尚早,未来的远程会带给我们与这个世界更多的惊喜。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