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生活

国内 商业 滚动

基金 金融 股票

期货金融

科技 行业 房产

银行 公司 消费

生活滚动

保险 海外 观察

财经 生活 期货

当前位置:科技 >

世界报道:“定位之父”里斯辞世,曾诊断BAT、格力等品牌策略

文章来源:钛媒体APP  发布时间: 2022-10-13 15:50:56  责任编辑:cfenews.com
+|-


(相关资料图)

2022年10月12日,据公开报道称,美国当地时间2022年10月7日,“定位之父”里斯咨询创始人艾·里斯在亚特兰大家中辞世,享年95岁。

里斯先生是定位理论开创者、《定位》的第一作者。曾被美国商业界称为“传奇大师”,被权威媒体评为“全球十大商业大师”,一同入选的包括彼得·德鲁克、巴菲特、杰克·韦尔奇、乔布斯等人。

他出生并成长于典型的知识分子家庭,高中毕业即参加美国海军,在亲历二战之后回到美国。回国后,他就读于美国顶尖文理学院迪堡大学的数学专业,毕业后进入了当时全球最大的企业通用电气的营销部门。

1963年,艾·里斯在纽约成立了里斯咨询,以"心智是商业竞争的终极战场"的理念服务客户。1972年,艾·里斯与其合伙人杰克·特劳特推出了“定位理论”(Positioning Theory)。两人是多年好友,合作长达26年,二人曾合作《定位》《商战》《22条商规》等享誉世界的营销经典之作。1994年,与特劳特分手后,里斯写了《聚焦》等12本著作。

2018年,艾·里斯又与他的女儿劳拉·里斯及其全球合伙人张云合作出版了《21世纪的定位》。这些著作被翻译成47种语言,在全球销量累计超过1000万册,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和管理人员的必读书目,定位理论由此也成为对全球企业影响最大的战略和营销观念。

这些年来,里斯一直活跃于世界各地,发表演讲、开展企业咨询。他曾为茅台集团、长城汽车、今麦郎等许多中国企业出谋划策,他坚信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认为中国的品牌未来可期。

2018年11月,92岁高龄的艾·里斯先生与劳拉·里斯及其全球CEO张云合作推出《21世纪的定位》一书,在中国北京进行全球首发演讲。

距1969年“定位”概念首次被提出,到成为商业史上的经典营销管理理论,如今已过去五十多年的时间,定位理论已经影响了苹果公司、特斯拉、可口可乐等世界知名企业的成长。

随着时代的发展,定位理论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被誉为“定位之父”的艾·里斯在原有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聚焦、品类战略等理论,它们影响着中国商业进程,发生在王老吉与加多宝、老板电器与方太之间的商战案例,均活跃着定位理论的身影。

全球化浪潮为企业品牌的建立和传播提供了无数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挑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正在重塑着人们的认知。定位理论在中国曾遭遇质疑,有人认为“它并不能为企业带来多大的价值”。

在时代浪潮面前,传统的定位理论是否已经过时?

2018年,当时92岁高龄的艾·里斯接受了我当时所供职的《中国企业家》杂志的专访时做出了部分回应(未公开发表)。彼时,里斯先生就企业、品牌定位和传播的话题侃侃而谈,思路敏捷、口齿清晰。

2021年,“定位之父”的艾·里斯在接受《商业秀》访谈时又补充了新的内容。如今,两位“定位大师”虽已辞世,但他们创立的“定位理论”依然深刻影响着全球很多企业的成长。

以下根据全部访谈内容整理(有删减)

艾·里斯:早期的定位理论发展到现在仍然有一些适用的原则,但随着时代和商业环境的变化,进入21世纪,定位理论增加了五条新的定位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全球品牌,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过去中国有很多企业以前可能没有全球化意识,但现在几乎每个企业都在想着怎么样去做全球的生意,未来属于那些能把他们的品牌做到全球去的企业。

第二个定位原则是品类,21世纪重要的是品类而非品牌。在20世纪,企业通过打造一个非常好的品牌就能够在市场上胜出。在21世纪,如果要胜出,必须要有一个主导的品类。

第三个原则是互联网品牌建设,第四个是多品牌原则,第五个是我的女儿及合伙人劳拉·里斯提出的 “视觉锤”。

艾·里斯:我认为那些拥有更多全球业务,把生意做到全球去的国家,通常会更富有,比如新加坡的出口已经超过了美国。

不过,中国可以说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了,中国这两年的快速发展归功于对外出口的快速增长,其实中国的出口已经超过了美国。但要想让国家更富有,出口比例还要继续增加。

中国企业在进行全球化的过程中存在两大问题。第一,中国的出口都是商品出口,而不是品牌出口。想制胜,不能只靠卖商品,必须要靠品牌。第二,很多中国品牌并没有使用正确的全球化和营销战略。

多数企业家的逻辑是,进入全球市场意味着一个更大的市场,全球市场有各种不同的人群,那就需要供应更多产品去满足不同人的需求。这跟我们所倡导的定位原则恰恰相反,我们的定位原则之一是市场越大,你的产品线就应该越窄。

我认为,中国企业在定位层面的问题是由语言造成的,因为中文只能用拼音,也就是字母化的方式,但拼音对于讲英文或是其他以字母为基础语言的国家而言,读出那些字很难。

所以,建立品牌最重要的是要被你的顾客记住。如果一个中国品牌要走出去,但你的品牌别人读不来、也写不来,你期待人们怎么能够记住这个品牌?中国企业似乎还没有这个意识。我认为重新起名字,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除了名字外,中国企业需要转换观念,要进入的市场越大,产品更应该收缩,整体业务更要聚焦,通过聚焦才能从长期建立起一个强势品牌,企业家需要有对追求短期增长的抑制力,这也是最难的部分。

艾·里斯:这些公司原来的产品线比较宽,我们会建议他们更聚焦,通过聚焦,平台有了特殊的代表性、得以更加凸显。关于聚焦,再举个例子,关于宝马和奔驰之间的竞争,奔驰的公司是戴姆勒,戴姆勒公司发明了汽车,而在汽车这个产品上面用的品牌是奔驰。当时,奔驰已经是全球最大的一个汽车品牌,而宝马这个品牌的诞生比奔驰晚了很多。

作为一个后来者,宝马是如何做到的?宝马一开始是做摩托车的,后来才转型做到了汽车业务。当时奔驰生产的是大而舒适的豪华轿车,宝马就做他的反面,聚焦做小型车,且是驾驶动力非常好的车。在“终极驾驶机器”这一点,宝马虽然是后来者,但通过持续传播成为全球销量最大的豪华车品牌。但后来宝马丢掉了这个主题,整个销量就开始出现下滑。所以建立品牌,除了聚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战略一定要持续推行。

艾·里斯:首先,我认为外界将公司和品牌混淆了。腾讯是一家公司,腾讯下有微信品牌,还有其他品牌。腾讯在推出微信时启用了一个全新的品牌,创造了一个全新品类,没有继续叫“腾讯QQ移动版”。

我认为,BAT里出问题的企业,都是因为没有学好定位理论。百度推的所有产品基本都沿用百度这个品牌,百度在消费者心智里面代表着什么?搜索。对于用户而言,杀毒为什么要用百度呢?外卖为什么要用百度呢?百度应该启用一个新品牌,就像阿里巴巴一样。

阿里巴巴的每一个业务、品牌定位都是新品类。下面有B2B的阿里巴巴、B2C的天猫、C2C的淘宝。有三个市场,就有三个不同的品牌名,阿里巴巴是一家在中国实践“多品牌战略”非常好的企业。

在美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苹果手机仅仅是中国人的叫法,其实从全球品牌的概念来说,它的品牌有iPhone、iPad、Mac等,这是不同的品牌名字。 阿里巴巴也是不同业务启用了不同的品牌名,某种意义上,未来也是属于多品牌战略公司的。

艾·里斯:创新品类。想要进入一个新领域,必须要看到新机会,而不是在已有领域再做一个更好的东西。不是“为了进入而进入”,而是首先要看有没有战略决策。其次,要启用一个新的品牌、新的组织和新的团队。

艾·里斯:第一,在手机行业没有找到新品类定位;第二,新品类还叫格力。这和手机做得怎么样并没有多少关系。因为在用户的认知层面,格力手机就意味着不够专业。反过来,格力起家的优势在于只做空调,所以在用户认知层面就形成了“格力做空调就是专业的”。

十年前,海尔请我们去做海尔电脑的战略咨询,我们当时提了一个条件,除非能起用一个新品牌,否则不做,张瑞敏先生坚持不能改名字。几年前,海尔电脑去找京东合作,京东说能不能换个名字,海尔没有答应。一个月后海尔又去找京东,最后双方协商换了一个名字叫“雷神”。现在海尔这款叫“雷神”的电脑在京东销量排名前三。定位理论非常神奇之处在于,一旦建立认知后,很难将它抹掉。

艾·里斯:从战略的角度,首先要找到做手机的机会是什么。不是说想做手机就做手机,是发现了什么机会。站在这个市场之外,看到手机的机会是什么,而不是说想做一个手机。对于很多企业家而言,“我想做”和“我能做”是两码事。当你不是这个市场的领导者时,你的战略是由领导者决定的。

艾·里斯:是的,像格力这样的公司进军新能源汽车其实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关键是怎么和特斯拉、中国的蔚来汽车以及那么多造车新势力竞争,以及怎么和宝马、奔驰、奥迪在中国市场的合资品牌竞争。我觉得格力会很难找到核心竞争机制,这是面临的最大问题。

艾·里斯:我认为可以放弃。战略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基于机会,还是基于自己的意愿。是我想做,还是我有机会做,这是非常重要的。企业想做这个事情,但评估下来没机会,那就不应该做。当然,如果在手机里面董明珠发现了一个新的品类,那就可以做。相反,如果没发现新品类,而只是去做一个同质化的手机,就不应该去做。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是这样,除非他发现了一个非常特别的机会,这点非常重要。

艾·里斯:首先,我打个比喻,对于很多初创公司来说,他们的心态可能是,我原来是做餐厅服务员的,做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似乎很了解这个餐厅是怎么运作的,我就决定自己出去开一家餐厅,这种方法是行不通的。

真正的做法是什么?要站在一个市场外面,也就是一个赛道外,然后去看这个市场里面还有哪个地方有一个空缺,是你有机会能够进入的。而进入的机会,可能是你原来并没有经历过的,甚至你并不熟悉的。

但重要的是,你去发现这个机会。 没有所谓的“已有赛道”,是创业者首先发现了一个自己可以进入的领域。比如Uber,在中国就是滴滴打车,关于“共享汽车”这件事,在Uber出来之前没有人做过,它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所以重要的是要去发现并创造一个新的品类。站在赛道之外,然后再看赛道里面有什么机会是我可以率先占据的,而不是随大流去做一些事。

如果我现在选择去创业,肯定不会再去做一家咨询类公司。现在有一个机会,可以做一款直接戴在手上且仅仅用来打电话的电子设备。但我本人既不懂电子科技、网络科技,不是说我本身需要具备这些,而是我发现了这个机会。 创业的逻辑在于不是去找现在已经成熟的赛道,而是去找一个有机会的、但别人又没有做的事情。

很多初创企业通常心态是我可以比现有企业或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但其实你要做的不是通过做得更好来让自己发展壮大,而是通过做得不同,甚至是相反面。

2016年4月28日,艾·里斯因其对定位理论原创性、核心性的贡献,获得了有“营销界诺贝尔奖”之称的目前全球营销界最高荣誉——作为定位代表入选2016年“营销名人堂”。

艾·里斯:战略或者营销最大的误区就在于希望理论适用于每一个人。所有人都认同一个观念,但怎么做是很难的。所有人都认同一个产品,所有人都合适,这本身就是个极大的问题。聚焦理论和人性是相悖的,很难被大众接受,我认为高明的智慧都是和人性相悖的。人性是扩张,想做很多,少数人能做到只专注做一样,所以少数人成功了。

中国有一句话叫做“谋不可众”,这是非常重要的。定位理论从诞生到发展至今,已经走过50多年。随着商业环境不断的变化,核心的部分不变,但随着商业环境的变化,有些东西需要不断增加,定位理论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

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都需要企业家来学习,重要的是如何让他们去理解这个理论。我们需要做的是,用定位理论去解析现在做得好的和做得不好的企业。

阿里巴巴、腾讯,其实是暗合定位理论的,像雅虎等公司,其实暗合我们说的企业应该去规避的那些做法,他们做了,所以他们失败了。这些案例能够让企业家更好地理解“定位理论”。

艾·里斯:我认为,这两者是捆绑在一起的。你要让一家公司出名,首先要通过公关,因为公关总是跟人相关,公关报道的是关于人的故事。外界会好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让这家公司变得这么成功,可以运营一家这么大的企业。

艾·里斯:我觉得劳拉的成功会超过我,过去商界一直是男性占主导,但未来的趋势可能是女性主导。因为女性通常会更加不以自我为中心,愿意社交,态度更为开放,愿意参与团队合作;而男性可能会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一些,他们会倾向于不那么开放和参与社交。所有这些特质会让女性在整个商界的地位越来越高,也会越来越成功。(本文首发钛媒体APP)

关键词:

专题首页|财金网首页

原创
新闻

精彩
互动

独家
观察

京ICP备2021034106号-38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联系我们:55 16 53 8 @qq.com  财金网  版权所有  cfe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