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肿瘤仍然是威胁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疾病。每个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同时对癌症早预防、早发现、早筛查,防患于未然。”4月15日,在“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江苏省启动仪式上,江苏省肿瘤医院党委书记,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冯继锋提醒广大市民。
4月15日-21日是第28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癌症防治早早行动”。
癌症是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大类疾病。2022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
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新发癌症病例约406.4万例,癌症死亡病例241.35万例。肺癌是中国最常见的癌症,也是癌症死亡的第一大原因。
其中肺癌是男性最常见的癌症,约占男性新诊断癌症的 24.6%;在女性中,乳腺癌则是最常见的癌症,约占所有新发癌症的16.72%。
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并分别在80-84岁和85岁以上的年龄组中达到峰值。总体而言,男性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女性,但20-49岁组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江苏的肿瘤发病率与全国形势一样,发病率前五位的癌症分别是肺癌、胃癌、乳腺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肿瘤都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见肿瘤防控工作亟待进一步推进。”冯继锋说。
“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江苏省启动仪式现场,金凤摄
异常症状治疗无好转且加重,需警惕患癌
癌症患者生存期的长短与临床分期密切相关。冯继锋表示,通常来说,发现越早,治愈的几率就越大。有数据显示,同一癌种不同分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差别极大。以我国发病率最高的肺癌为例,Ⅰ期患者肺癌5年生存率为50%—70%,IV 期仅有2%—5%。可惜的是,我国70%以上的肺癌发现时已是中晚期,5年总体生存率不足20%。
“要尽量在癌症发生早期进行治疗,因为早期癌的治疗比较简单,花费比较小,长期生存率也比较高。”冯继锋介绍,2021年,江苏省癌症中心在全省进行高危人群评估52472人次,临床筛查33394人次,发现了癌症及疑似癌症患者210例,癌前病变2125例;开展了癌症患者康复指导工作,纳入了51632例癌症患者。
不同的癌症,其症状表现各异。“例如如果发现肺部有小结节、微结节,或者长期吸烟或被动吸烟的人,接受电离辐射的人,有慢性肺疾病史的高危人群,要严密观察,防止肺癌的发生;而胃癌的发病症状很隐秘,和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的症状基本上一样,也要提防。”冯继锋同时举例,当身体浅表部位出现异常肿块;有突然变深长大的“痣”或疣;出现不明诱因的进食哽噎、打嗝;大便次数变多或便血;声音嘶哑、鼻涕回吸带血;阴道不规则出血;无痛性血尿或排尿不畅;不明原因的发热、乏力;进行性体重减轻等症状时,都是身体在“求救”。
专家表示,这些症状经治疗无好转,且进行性加重,就要警惕癌症的可能。很多癌症的早期症状并不典型,甚至没有症状,平时身体好好的一检查就已经到了中晚期的也大有人在,因此大家既要关注身体的“求救信号”,也不能过分依赖自检,要前往正规医院进行防癌检查。
改善生活方式远离癌症
世卫组织认为,癌症作为一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 ,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是可以预防的。
冯继锋说:“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早期预防癌症,要从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开始。例如不吸烟、少饮酒,饮食清淡、少吃高油高脂的食物,心态平和、多运动,都有利于预防癌症。”
但实际生活中,人们似乎总会经历各种诱惑,例如,有人认为小酌怡情,有人认为葡萄酒可以软化血管。其实,酒精也是一类致癌物,而且酒精摄入量越高,罹患癌症的风险越大。2018年,世界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刊文指出,最安全的饮酒量为0,即不饮酒才能对健康有益。
“癌从口入”也是有根据的。有专家表示,过油过咸过烫过饱,腌制、烧烤、熏制、油炸、霉变食物都与癌症相关。专家建议,食物要低脂少油少盐,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多样化营养均衡,少吃腌制或烟熏类、红肉和加工肉类。改善烹饪方法,吃饭七八分饱。
肥胖不仅诱发高血压心脏病,还与结直肠癌等10多种癌症相关。有数据显示,久坐的人比常运动的人患结肠癌的可能性高40%—50%,适当运动可减少肥胖和患癌的风险,还利于癌症患者的康复。专家建议,成年人身体许可的情况下每周应进行150分钟—300分钟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或75分钟—150分钟的高强度身体活动,或等量的中等强度和高强度组合活动。
负面情绪也是癌症的诱因之一。有很多癌症病人回顾,在患病前3-5年受到过强烈的情绪刺激。研究证实,忧郁症/焦虑症人群患癌率是普通人的3倍。
此外,经常熬夜生活不规律,不仅增加患癌风险,罹患其他疾病的可能也加大。专家建议,减少熬夜频率,夜间不要超过12点休息,睡眠应在黑暗的环境中,尽量规律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