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生活

国内 商业 滚动

基金 金融 股票

期货金融

科技 行业 房产

银行 公司 消费

生活滚动

保险 海外 观察

财经 生活 期货

当前位置:前瞻 >

历经六次整顿信托业又到关键点 背后存量风险几何?

文章来源:经济观察网  发布时间: 2022-09-05 10:56:38  责任编辑:cfenews.com
+|-

2022年8月31日,安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600816.SH,以下简称“安信信托”)发布公告称,近期收到上海银保监局出具的《审慎监管强制措施决定书》(以下简称《决定书》),其中责令控股股东在1个月内转让所持安信信托全部股权。

当下,信托行业正处于第七次信托业风险整顿中。昔日行业的黑马安信信托从开始出现兑付危机到重组超过3年多时间。如今,其即将面临控制权变更。

在本轮信托业整顿过程中,据不完全统计,超过5家信托机构曝出风险问题,且多家信托公司出现发生股权转让、实控人变更的情况。甚至2022年7月份,新华信托开始进入破产清算程序。新华信托也是自2007年6月1日《破产法》实施以来出现的首例信托公司破产。

对于经历过多次整顿的信托业来说,如今又走到了一个历史性的关键点。信托机构也在不断寻找自己的赛道。

一位头部信托城投业务负责人向经济观察报表示,从整体来看,经济发展从规模扩张的增量经济转入存量博弈迈入高质量转型发展阶段,对于信托业而言,信托公司传统的重地产、城投等融资类信托的传统路径注定行不通了。因此,其所在的信托公司从2022年上半年开始进行转型,对于部门组织架构进行优化改革,重点去布局开展阳光私募、家族信托、股权投资等业务。

历经六次整顿

1979年,国内第一家信托机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标志信托行业正式启航。

然而,由于信托公司投资种类丰富和风险偏好较高,行业多次出现无序发展现象。因此,监管层对信托业先后进行六次大规模清理整顿,引导信托业务发展逐步迈向规范。

历经超过40年发展,信托业再次面临行业整顿期,信托机构也再次站在了转型的十字路口。在2019年12月25日召开的2019年中国信托业年会上,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黄洪亲自表态,目前是信托第七次行业整顿。

从2019年开始,安信信托、四川信托等接连爆发大额兑付危机,令整个信托行业声誉备受考验。此外,2022年7月份新华信托开始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多家信托机构例如华信信托等也被曝出长期停业。

信托业六次大规模清理整顿依次发生在1982年、1985年、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7年,在起初的三次整顿发生间隔是三年,分别是因为基建类型业务发展过快、发行货币过多且流入信托以及信托发展过快。

从1988年开始到2007年又有三次行业整顿,间隔分别为5、6、8年,而整顿的原因则是秩序混乱、实行分业管理和信托业务压缩。

2007年的最后一次整顿信托仅留下68家信托就,2008年末信托业资产管理规模为1.22万亿,2019年,信托业资产管理规模增长到超过26万亿,11年增长21倍。

根据华泰证券研报数据,信托作为唯一跨全市场的金融牌照,具备融资功能多样性和业务模式灵活性。2008年至2020年房地产、基建迎来几轮扩张时期,相关资金融资需求爆发。叠加银信合作开启和银行加大资产出表,信托业规模快速扩张,先后经历起跳期、高增期和爆发期,一度膨胀至26万亿。

这十年间到底是什么样的业务能够迅速推升信托业务的急速扩张呢?如今监管又为何开始新一轮的清理整顿?

十余年跌宕沉浮

2008年末启动“四万亿”强宽松政策,刺激基建和房地产发展。信托业规模也迈入高速增长期。

流动性宽松叠加政策放松,房地产市场大幅扩张,对融资的需求也迅速放量;并且地方政府配合中央开始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成立地方融资平台,并寻求配套资金支持。

从2008年至2012年,华泰证券研究,银行加大资产出表力度,通过信托通道绕道进入房地产和基建。政府开始寻求与信托公司在基础建设项目上的合作,银行通过直接投资信托贷款,来绕开贷款额度、限贷领域等系列限制,通过信托变相为平台、房地产等行业放贷,银信合作、政信合作等通道快速膨胀。

尽管期间监管对银信业务也有收紧,但信托规模进入起跳高速增长阶段。

华泰证券数据显示,2008年信托资产余额首次突破万亿,并在2009-2012年每年都实现年同比超50%以上的增长,从2007年末的0.9万亿上涨至2012年末的7.5万亿,实现五年7倍增长。

2012年以后随着监管政策的变化,信托资产余额持续增长,增速边际放缓。但2012-2015年期间,伴随着房地产与基建投资作为稳增长主要抓手多次发,2012年以后,信托资产余额虽仍持续保持增长,在2015年末突破16万亿元。

2016年开始,银监会鼓励通道回归信托,短期导致信托资产余额泡沫化膨胀。2017年末信托资金余额达到26.2万亿元,触及历史峰值。

2018年《资管新规》正式稿落地,破刚兑、去通道、上下穿透、禁止期限错配等规定,导致信托存量业务和资金来源方同期均面临整改,导致信托行业规模显著承压。

2019年5月银保监会出台“23号文”,7月对部分房地产信托业务增速过快、增量过大的信托公司进行约谈警示,房地产信托余额从此进入严监管模式。

信托规模也从2018年开始进入下跌阶段,截至2021年末,信托行业规模跌至20.5万亿元。与此同时,从2018年开始,信托行业的风险也开始大规模暴露。

华泰证券研报,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行业资产质量有所承压,截至2020年Q1末行业风险项目规模达6431亿元,占行业总资产比例达3.0%,2020年第二季度后信托业协会不再披露该数据。根据用益信托统计,2021年、2022上半年行业违约规模约1500、658亿元,占行业总到期规模比例为4.4%、4.5%,占比持续攀升。

此外,房地产信托违约金额占行业比例逾八成。2020年来房地产行业监管与融资政策收紧,房地产信托违约金额快速增长。根据用益信托统计,2021年房地产信托违约金额为917亿元,占全行业总违约金额比例为61%,

2022上半年房地产信托违约产品数量为62起,数量占全行业违约比例为60%;违约金额达539亿元,涉及金额占比达82%。

风险陆续爆发的阴霾也影响到信托机构的正常发展经营,尤其是部分民营信托机构。从2018年开始,原中江信托(目前为雪松信托)、安信信托、四川信托、华信信托、新时代信托相继出现兑付危机,个别机构也发生了实控人变更。

警惕存量地产压力

近期行业风险事件仍然频发,除中小信托公司外,部分头部信托公司也陷入纠纷之中。

例如,2022年8月1日,重庆信托昆明融创城项目实质性违约,首个处置观察期已结束,还款及资产处置目标均未完成,涉及规模19亿元。

此外,华泰证券指出,部分公司扩张激进、房地产业务规模及占比高,尤其是民营背景公司,需重点关注潜在经营压力。

根据华泰证券研究,从扩张幅度看,过去十年间部分公司总资产规模大幅增长,增速最高的为光大信托,2011-2021年间信托资产规模增长逾40倍,中信信托、五矿信托、云南信托均增长20-25倍;从房地产业务存量看,中信信托最高,逾1600亿元,中航信托、光大信托、中融信托为900亿元左右,五矿信托、平安信托约600亿-800亿元,其他信托公司均为600亿元以下;从房地产业务占比看,北京信托、长安信托均超30%,兴业信托、中信信托分别占24%、16%,平安信托、中融信托接近15%。

华泰证券表示,需警惕存量风险压力,关注传导路径与政策举措。虽然在严监管下信托行业规模已有较大幅度的压降,但2022第一季度末总资产规模仍超20万亿元,基础产业、房地产信托规模均达1.6万亿元,且行业目前整体杠杆率处于较高水平、地产压力持续下对信托业的影响不容小觑,尤其重视后续风险演绎和传导影响。

在此背景下,上述头部信托机构人士向记者表示,因为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房地产行业暴雷不断,不少信托机构受牵连非常严重。因此,目前该公司对于房地产业务处于暂停状态,不再新增业务规模。

对于信托业的转型发展,华泰证券研报表示,监管鼓励行业回归本源,探索创新业务模式。近年来监管推动信托行业去通道、转型回归信托本源,服务型信托、家族信托、慈善信托等业务均有望成为较为优质的细分赛道。创新业务需要在专业能力和资源构建上深耕细作,我们认为未来能坚定转型和深耕专业领域的信托公司将能走出差异化道路。

关键词: 信托行业 信托行业整顿 地产存量风险 行业无序发展

专题首页|财金网首页

原创
新闻

精彩
互动

独家
观察

京ICP备2021034106号-38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联系我们:55 16 53 8 @qq.com  财金网  版权所有  cfe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