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生活

国内 商业 滚动

基金 金融 股票

期货金融

科技 行业 房产

银行 公司 消费

生活滚动

保险 海外 观察

财经 生活 期货

当前位置:海外 >

德国通胀出现小幅回落 减负措施究竟功占几何?

文章来源:凤凰网财经  发布时间: 2022-07-25 10:01:33  责任编辑:cfenews.com
+|-

自俄乌冲突开始以来,全球能源价格节节攀升,大幅推高了德国的通胀率。针对这一紧急情况,德国政府通过了两组超过300亿欧元的减负方案,以缓解民众生活成本上升的压力。

第一组方案包括取消电费中的可再生能源附加费、一次性取暖补贴、提高雇员的基础免税额和工作额外免税额、增加长途通勤交通补贴等;第二组计划包括暂时降低燃油税、为所有纳税个人提供一次性补助以及对儿童、失业人员、社会救济领取者和公共交通等进行定向补贴等。

或许是一种巧合,在这些措施推出一个月后,德国的物价水平迎来了小幅下降。根据联邦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德国6月通胀率同比上涨7.6%,略低于5月的7.9%。

那么,德国这一系列稳物价、减负担、保民生的措施究竟对抑制通胀起到了多大的作用呢?

涉及民生的能源密集型行业是补贴重点

能源产品涨价依然是导致高通胀率的主要影响因素,6月德国能源价格同比上涨38.0%,而去除能源因素的通胀率只有4.2%。因此,德国政府在两组减负方案中涉及取暖、交通、电力等能源密集型行业的措施占据了半壁江山。

为此,德国向所有纳税的个人进行300欧元的一次性能源补贴;此外,低收入的住房补贴获得者可再得到270欧元的一次性取暖补贴(两口之家为350欧元,然后每多一个家庭成员额外增加70欧元);获得联邦助学金的学生和管培生则将获得230欧元补贴。

长途通勤者的补贴也有所提高:原定于2024年起上调的长途通勤补贴提前两年实施:通勤20公里以内,每公里可报销30欧分;从第21公里起,通勤补贴增长至38欧分/公里。每人每年最多可获4500欧元通勤补贴。目前,德国政界还在讨论加大通勤补贴的可能性。

燃油的能源税从6月1日~8月31日下调三个月。以汽油为例,其税率从每升65欧分下降至36欧分,相当于把2欧元多的油价降低了15%。柴油的税率因其本身较低,每升只下降了14欧分。燃油税下调的结果反映在燃料价格上,该价格同比涨幅比5月缩小了8%。

从7月1日开始,电费可再生能源附加费提前取消。该费用之前为每度电3.72欧分,大约是电价的10%。据德国财政部测算,该费用的免除将为消费者总共减负 66 亿欧元。

9欧元公交月票成效显著

从6月起,全德范围内引入9欧元的公交月票,覆盖德国所有地铁、公交和地区列车。德国政府为此在三个月内需要提供25亿欧元补贴。虽然该月票无法乘坐速度更快的城际列车,但持票人依旧可以通过换乘前往几乎所有地区。这意味着大城市的通勤者每月可节省最高100欧元左右的通勤费,而且周末和节假日会有大量旅客乘坐地区列车进行访友、郊游。

根据德国运输公司协会(VDV)的数据,6月份全国共售出约2100 万张特价票,加上自动订购的约1000万用户,实际使用的人数超过3000万。作为优惠公交票的结果,公共交通的乘客数量增加了20%,开车的人相应减少,道路交通量有所下降。根据Tomtom公司的一项分析,在接受调查的26个城市中,有23个城市的交通拥堵程度有所下降,几乎所有被调查城市的通勤时间都少于5月份。

尽管月票引入初期也发生过客流量暴增、部分车站和列车人满为患等问题,但9欧元月票的成效还是非常显著的。它不仅降低了能源上涨带给百姓的负担,也对通胀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据德国商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克莱默估算,9欧元月票和燃油折扣把通货膨胀率降低了近0.75个百分点。

更重要的是,它减轻了高油价给不同收入群体的非对称压力,因为低收入者对于出行成本的敏感性更高。低廉的公共交通成本让整个社会充分流动起来,热门的度假胜地、周末旅行的人数大幅增加。这对于旅游、餐饮、购物等第三产业的推动是显著的,也将有助于德国经济在疫情后的复苏。尽管乌克兰危机、新冠疫情和通胀仍在发酵,但6月的捷孚凯(GfK)消费者信心指数和Ifo商业景气指数都有所回升。目前,社会各界对于在9月后延续公共交通折扣票价基本达成一致,只是折扣率或许会有所降低。

低收入者是政策扶植的重点

除了能源成本,乌克兰危机和新冠疫情造成的供应链瓶颈也同样推高了通胀水平,德国6月的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9%,这对于低收入人群影响尤甚。

为应对这一局面,今年初已经提高过一次的德国最低工资从7月起涨至10.45欧元/小时,10月起将涨至12欧元,增速创纪录,该举措将惠及620万人。对于特定人群的补助也同时提高:对于每个孩子提供儿童金之外的100欧元特别补贴;向失业人员和社会救济领取者分别一次性支付200欧元和100欧元的补助。此外个税减负措施也开始发挥作用:员工基础免税额(个税起征点)提高到每年10347欧元;员工上下班交通费、工作设备开支、进修费用等工作相关支出的免税额,则从每年1000欧元提高到1200欧元。这些举措尽管无助于降低通胀,但对于民众,尤其是低收入者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和消费的提升有较为显著的作用。

推进“协同行动”以应对通货膨胀

鉴于通胀的“历史性的挑战”,德国总理朔尔茨7月初召集德国企业代表、工会代表、央行和经济学家举行会议,讨论使用“协同行动”措施,以抑制德国民众生活成本的飙升。

该措施的雏形可追溯至上世纪60年代,时任联邦德国经济部长席勒召集各界对话,寻求协同应对经济失速、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措施,并首次提出了“协同行动”的设想,即通过对企业与工会间薪资问题的协调,解决上述经济问题。

如今,不少行业工会已经纷纷提出了超过通胀率的薪资涨幅要求,这有可能逼迫企业抬高产品价格,从而进一步推动工资上涨。在新冠疫情和地缘政治危机夹击下,50多年前那一幕不仅会重演,这一过程还有可能被加速。因此,在危机关头展开政界、企业界和劳工界的协调,有助于社会避免陷入“工资-通胀”螺旋式上升的“恶性循环”。

此次会议只是多方交流的序曲,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各方将对就业、通胀和增长目标展开商讨。作为博弈的结果,工会或对涨薪要求做出一定让步,政府也将提供更多减负方案。

对俄依赖性逐步下降,通胀高峰或已经到来

能源价格深受地缘政治影响,德国从本世纪初就开始大力推动能源转型。去年新政府成立后,尤其是俄乌冲突以来,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被大幅加速,德国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性正在逐步降低。

在煤炭和石油方面,德国已经找到了替代,并计划分别于8月和年底停止从俄罗斯进口。而短期内唯一不能摆脱依赖的是天然气。德国去年55%的天然气需求由俄罗斯提供,目前这一比例已下降到35%。

短期内,天然气短缺主要将影响工业生产,今年6月的最新数据显示,工业生产消耗的天然气占总量的36%,超过了家庭占比的30%,德国工业生产中,化工、钢铁、食品行业天然气消耗位于前三。巴斯夫氨和乙炔的生产需要大量使用天然气,蒂森克虏伯的钢铁生产也需要大量天然气。大量德国企业为断气后限产和停产做了准备,同时也正积极寻求解决方案,比如巴斯夫可以在天然气供应不足50%的情况下从荷兰的子工厂和美国获得相关生产原料,其他公司也计划通过节能、使用其他能源来满足生产需求。

虽然天然气依然是德国的命门,但解决这一问题的前景正变得开阔起来。长期以来,德国天然气根据夏藏冬用、秋峰春谷的规律储存。在北溪一号关停检修前,俄罗斯已经把天然气供应量减少了60%,但德国近2个月的储气加注速度依然略快于十年来的平均水平,目前的储存量在去年秋天较低水平上已恢复到65%,与历史水平相当。此外,德国还加大了对液化天然气的使用,目前,德国正在加紧建造一个浮动天然气接收站,还租借了三个移动接收站,最终满足20%的天然气需求。

德国四大经济研究所预测了天然气供需变化的一千多种可能性,中位数情况,即最可能的情况表明,即使北溪一号停止供气,德国冬季也不会出现天然气短缺。当然,也有一些研究机构发表了较为悲观的预期,认为届时可能发生停工限产。

值得注意的是,在北溪一号关停后,天然气价格却没有继续上涨,或许市场已经提前消化了这一因素。目前,维修完毕的涡轮机已被送回德国,笔者认为北溪一号有很大的可能性恢复供气。毕竟战争和制裁导致俄罗斯对资金的巨大需求,而且持续时间越久,这种需求便会越来越大。而同比涨幅超过200%的天然气价格无疑是一个诱人的收入来源。

鉴于7月初油价和大宗商品价格跌幅较大,德国本月CPI继续下行可能性很高。虽然朔尔茨发出警告,要求德国民众为长期的高物价做好准备,但种种迹象表明,通胀高峰或已到来。正如2020年对能源需求的低估,随着经济的下行,世界经济对能源的实际需求或许并不如大家预期的那么高。

即便能源价格仍会在高位运行一段时间,多数德国民众对于摆脱对俄罗斯能源依赖的决心依然是坚定的。欧盟也正在考虑从秋天起将办公室和公共建筑的制暖温度下限定在19 度,同时要求家庭将暖气比去年调低一度。欧洲人民必须做好准备,过一个不那么温暖的冬天。

关键词: 德国通胀 可再生能源附加费 纳税个体一次性补助 德国稳物价

专题首页|财金网首页

原创
新闻

精彩
互动

独家
观察

京ICP备2021034106号-38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联系我们:55 16 53 8 @qq.com  财金网  版权所有  cfe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