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袈裟指的是缠缚于僧众身上之法衣,以其色不正而称名。
(资料图片)
2、又作莲服、袈裟野、迦逻沙曳、迦沙、加沙、迦罗沙曳。
3、意译为坏色、不正色、赤色、染色等。
4、为佛教僧众所穿着的法衣,以其色不正,故有此名。
5、佛教传入中国后,汉魏时穿赤色衣(被赤衣),后来又有黑衣(缁衣)、青衣、褐色衣。
6、唐宋以后,朝廷常赐高僧以紫衣、绯衣。
7、明朝佛教分禅(禅宗)、讲(天台、华严、法相宗)、教(又称律,从事丧仪、法事仪式)三种类别,朝廷明令规定禅僧穿茶褐色衣和青绦玉色袈裟,讲僧穿玉色衣和绿绦浅红色袈裟,教僧穿皂衣和黑绦浅红色袈裟,然后来一般皆穿黑衣。
8、披着法袈裟有通挂左右肩之“通肩”,与裸露右肩披挂左肩之“偏袒右肩”两种。
9、于对佛及师僧修供养时,偏袒右肩;若外出游行或入俗舍时,披通肩法。
10、扩展资料穿着规定将衣之两端,由左肩披至右胁下后,将环挂于扣或钩上固定,称为搭衣。
11、坐禅时则可覆搭两肩,称为通肩相、福田相;而在礼佛时,则必露出右肩,称为偏袒右肩。
12、此外,当法衣不穿着时,则用衣囊(又作衣袋)装盛,以便携行。
13、 又三衣、五衣均为佛陀所制定之衣,故称制衣。
14、此外,佛应对方需要而允许其穿着之衣,称为听衣。
15、制衣与听衣,合称为“二衣”。
16、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袈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佛教法衣。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