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造北京特色文化名片,引领首都文化产业建设。近年来,北京市结合首都发展新形势和新要求,大力推进“科技赋能文化、文化赋能城市”发展战略,将“文化+”概念融入进园区建设工作中,形成了一大批各具特色的文化产业园区。6月19日,北京市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中心走进朝阳区两家北京文化产业园区实地走访调研,考察园区经营运作情况,听取园区有关方面介绍,回应园区企业发展问题和需求。
从旧仓库到文化产业园区 时代印记成功转型网红打卡
【资料图】
朝阳区东坝乡半截塔路55号的七棵树创意园,复古怀旧风与现代潮流范儿交相辉映,共同构建出独特的时空交错感,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们感受时代气息。
在园区北侧,一列富有年代感的“绿皮火车”静静地停在一侧。园区在进行现代化改造后,将车厢部分改建成了火锅餐厅,但整体环境均维持了原貌,包括硬座、软卧、行李架、大皮箱等都一一保留,大大加强了园区的文化创意氛围。
“园区发展需要鲜明的特色化定位。在建设过程中,要努力将文化艺术与公共服务融合起来,打造成市民打卡的口碑场所,进一步推进产业发展和提振消费。”市文资中心相关负责人在参观后提出建议。
据园区负责人介绍,七棵树创意园将进一步集聚首都地区文化创意领域企业,实现产业协同,并依托园区内明星企业的行业影响力,打造文旅IP化、影视化,助力北京“四个中心”建设,推动首都文化创意产业蓬勃发展。
文化与科技立体式融合 多维能量场彰显时代特色
恒通国际创新园,其前身为松下彩色显象管厂区,自2009年起园区开始进行产业升级,改造过程中充分保留了原有建筑的风貌,同时结合文化创意的设计理念,对管道线路、大型集装箱等进行原工业符号的艺术化创新演绎;将工业原件重刻为艺术装置或雕塑小品;把原生植被、花草树木等归整为生趣盎然的门庭花园。种种文化创意改良措施,为这片80年代的老厂区注入了新时代的科技活力,成为一道独树一帜的文创风景线。
位于园区门口C6建筑内的C work创意空间,延续了城市历史文脉,保留了厂房原有建筑肌理,融合了现代科技与建筑美学,重塑了工业厂房空间价值。“园区不断在推动文化产业与数字科技企业深度融合,以数字化、交互化、沉浸化为探索方向,努力扩展智慧化服务内容与场景建设。”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园区独特的产业优势、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力促进了文化创意行业上下游产业的聚合,与科技企业形成彼此相互支撑的立体生态。自升级改造以来,恒通国际创新园不断引入文创领域的标杆企业,致力于营造高端优质的文化创意氛围,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文化创意新地标。针对后疫情时代园区发展遇到的资金方面问题,市文资中心与园区双方进行了深入探讨。“对于北京市认定的市级文化产业园区,我们将陆续通过‘房租通’政策有力支持入驻园区的企业发展,比如针对文化类小微初创企业,将对其办公房租进行一定补贴,缓解企业的经营压力,推动文化产业在园区优化集聚,达到助企纾困、降低企业生产成本的实际帮扶效果。”市文资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北京市文资中心将持续关注各文化产业园区的发展状况,强化政企协同作用,健全园区发展机制,以首善标准推动首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