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5亿户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韧性、潜力和底气所在,是稳住经济基本盘的重要基础。
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许多市场主体十分困难,面临诸多压力。对此,中央频频作出针对性部署,多项政策措施齐发,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经济增长内在动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
密集部署,千方百计保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的基础细胞,主体有活力,经济就有动力。近段时间以来,中央密集部署,各类市场主体迎来政策暖风。
5月2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会议指出,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着力保市场主体以保就业保民生。
稍早之前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稳住市场主体,对受疫情严重冲击的行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实施一揽子纾困帮扶政策。
5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举措,以保市场主体稳就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接受中国网财经采访表示,在经济压力持续加大的背景下,市场主体现在生存发展非常困难。在这种情况下,保住这1.5亿多个市场主体,实际上也是在保住我国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保住就业和民生的底线。
“所以,当前一定要把保市场主体放在一个更重要的位置,尽最大努力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帮助市场主体特别是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张立群表示。
雪中送炭,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为了帮助各类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渡过难关,一系列政策措施密集推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经济增长内在动力。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6方面33条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会议指出,要着力稳市场主体稳就业。在更多行业实施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增加退税1400多亿元,全年退减税总量2.64万亿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冯俏彬此前接受中国网财经采访时表示,今年推出留抵税额政策是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中的一个关键举措,是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必由之举。
“当前我国面临新的经济下行压力,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亦复杂多变。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留抵税额政策,向整个经济运行注入确定性,表明了政府‘三保’的决心和态度。“冯俏彬说。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表示,留抵税额政策将有可能给企业带来较大数额的退税资金流入,减轻企业的财务负担,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的稳中有进。
此外,会议还指出,将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5个特困行业缓缴养老等三项社保费政策延至年底,并扩围至其他特困行业,预计今年缓缴3200亿元。将失业保险留工培训补助扩大至所有困难参保企业。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认为:“退税、缓缴费用等力度明显加大,有助于减轻市场主体的负担,体现了财政政策进一步发力为困难领域纾困。”
金融政策方面,会议指出,将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货车车贷、暂时遇困个人房贷消费贷,支持银行年内延期还本付息。
“会议将今年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额度和支持比例增加一倍,有助于进一步调动银行积极性,撬动更多资金增加普惠小微贷款投放,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增量、降价、扩面,尽快渡过难关。” 温彬说。
张立群表示:“总的来看,无论是财政方面的资金支持,还是金融信贷方面的支持,这6方面33项措施针对性都比较强,安排周到细致。这些政策的推出,对市场主体顶住当前各种压力、渡过难关是非常重要、非常有效的。”
另外,相关部门也迅速行动。近日,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着力提升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助力稳市场主体、稳就业创业、稳经济增长。国务院国资委出台27条举措推动央企助力中小企业纾困解难。
财政部日前印发《关于发挥财政政策引导作用支持金融助力市场主体纾困发展的通知》明确,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增信作用。地方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融资担保支持,及时履行代偿义务,推动金融机构尽快放贷,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
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蒲淳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市场监管总局正在会同相关部门研究起草促进个体工商户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措施。深入分析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个体工商户生存发展存在的问题,积极推动更多支持政策尽快出台,为今后的发展留住“青山”。
形成合力,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5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云南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部署进一步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
李克强说,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各地在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上有很多办法可用,要创造性工作。各部门要支持帮助地方解决困难和问题,形成稳经济合力。
如何理解“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地方政府在保市场主体方面还有哪些工作要做?
对此,张立群表示,从中央这个角度来看,要从宏观、从大局这个层面为保市场主体精心谋划、周密安排。而地方则是直接为市场主体创造发展环境,提供各种服务和帮助。
“从广大市场主体来看,实际上它们所面对的经营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政策环境,主要是和各级地方政府的各项工作直接相关。”张立群说,所以,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最重要的就是要把保市场主体的这些政策,通过各级地方政府把它细化落实好。只有这样,市场主体才能感受到这些政策给它们带来的帮助。
“所以从这个关系来看,中央和地方这两个积极性都很重要,都要靠前发力,都要尽最大的努力做好各项工作,这样的话,保市场主体这个紧迫而重大的任务才能够确保完成。”张立群表示。
另外,记者注意到,浙江等多地已经积极安排部署,助市场主体发展。
5月23日上午,浙江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全面提升政策的时度效,体现超常规的力度和举措,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日前,浙江出台了38项稳经济举措,为市场主体解难。
5月27日,吉林省出台《稳定全省经济若干措施》,提出落实好增值税留抵退税扩围政策,在更多行业实施存量和增量全额留抵退税,增加企业现金流;加快财政支出进度,尽可能快地把财政资金拨付到地方、企业手中。
上海5月29日出台《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聚焦企业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影响企业发展的痛点、堵点和难点,尤其是餐饮、零售、旅游、交通运输、文体娱乐、住宿、会展等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着重出台了一批加快修复市场信心的应对之策。
5月30日,江苏省召开稳定经济增长视频会议,会议强调,要着力推动国家和江苏省出台的减税降费、助企纾困、稳经济一揽子政策精准滴灌、直达快享,全面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关键词: 稳经济举措 市场经济 市场主体 稳住经济大盘电视电话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