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俄乌战争与全球疫情的交织,使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注定波云诡谲,……寒冬与复苏,撕裂与弥合,这些充满矛盾的词汇,交织成2022年独有的底色。
全球通胀压力之下,中国货币政策如何布局?传统全球化回落的同时,中国如何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俄乌战争衍生的经济影响,将如何重塑全球格局?
值此变局时刻,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会于4月20日至22日在海南召开,本届论坛以“疫情与世界:共促全球发展,构建共同未来”为主题展开广泛讨论。
现场火花四溅、金句频出:“中国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是维护物价稳定”;“个别媒体或国家抹黑中国“债务陷阱”是不对的”;“跨境会计监管谈判非常顺利,相信不确定性很快会消除”。
“九言劝醒迷途仕,一语惊醒梦中人。” 这可能是一场让人醍醐灌顶的巅峰对话。
1、易纲: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当前国际形势充满不确定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进一步加剧全球通胀压力。这种背景下,中国金融市场出现了一些波动,这既有外部冲击因素,也有国内疫情散发、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内部因素的影响。
对此,人民银行行长易纲的演讲全篇围绕着“稳”字讨论。
他表示,面对这些挑战,中国货币政策提前布局,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2021年12月以来,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下降15个和5个基点。截至今年3月底,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分别增长9.7%和10.6%,较上年末显著上升。
2022年,人民银行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总额超过1万亿元,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向地方政府转移支付,上缴安排根据退税和财政支出进度靠前发力。结存利润主要来自人民银行过去几年的利润积累,相当于增加GDP总量1%的财政支出,体现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协调联动,共同发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易纲认为,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支持了2022年中国经济平稳开局。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4.8%,增速较去年四季度有所回升。物价保持在合理区间,一季度CPI同比上涨1.1%,PPI上涨8.7%。
他表示,中国货币政策的首要任务是维护物价稳定。今年,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对物价稳定非常重要。金融服务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以及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能源的生产和进口。只要确保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物价将稳定在合理区间。
中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并将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多支持,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2、方星海:中美监管谈判进展顺利
尽管遭遇去全球化逆风,中国金融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资本市场开放进一步提速。对于我国将如何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方星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还就企业IPO破发、中概股波动和期货法实施前的准备工作等热点问题一一回应。
方星海总结,过去三年(2019、2020、2021)总共引进的进入股票市场的外资8874亿元,虽然引进了这么多的外资,但外资持股占A股流动市值的比例仍然很低,只有4.5%左右。对比看韩国和日本的外资占股市流动市值在20%—30%左右,所以中国上升的空间还是很大。
他判断,今年外资净流入也会可观,虽然最近市场股指下跌,但是外资对中国有长期的、持久的信心。他坦言,外资投资中国也有一个熟悉的过程,有时候看不明白,出了什么政策会很慌要“离开”,他认为一时的“离开也没关系,过段时间还会回来,关键是自己的政策。”
他相信会有更多外资进入市场,特别是长期的机构投资者,中国市场的定价、投资水平会进一步提升,市场会更有韧性,更有活力。
方星海特别回应了当前A股IPO破发问题。他表示,近期许多企业IPO跌破发行价,其原因不是因为IPO太多,而是定价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市场不认可就发低一点。”方星海直言。
对于近期中概股下跌严重的情况,方星海表示,重要原因在于中美审计监管合作谈判。
他透露,有一则好消息是,中国证监会谈判团队与美国谈判团队的谈判进展非常顺利,一周视频一次,很有信心未来达成合作协议,让PCAOB合法合理地审查,相信这个不确定性很快就会移除。
周小川:个别媒体或国家抹黑中国“债务陷阱”是不对的
论坛上,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原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二十国集团(G20)提出的债务处理共同框架,以及如何缓解“一带一路”国家债务问题发表看法。
周小川认为,债务问题非常复杂。主要复杂在不同国家的情况不同,债务类型也不同,所以不是用单一的一种方式就能解决,而疫情又对债务产生影响。
如何缓解“一带一路”国家的债务问题?周小川指出,自2020年起,G20就开始讨论缓债计划,帮助缓解一些国家因疫情所造成的债务困难。他认为,缓债的链条应尽量拉长:小企业最好不要解雇员工;如果房租付不起,最好房租减缓;利息付不起,银行减缓。像这样在一个链条上去减缓,能够更好地应对疫情。
他认为,G20在2021年制定的债务重组总框架,“需要听市场上的声音,也要听债务国的声音”。他解释道,大部分债务国希望在疫情过去后,能够不断地有新的投资和资本流入,健康地发展起来,而不是简单的违约消债。另一方面,对金融机构来说,消债可能会导致评级下降,下一步融资就会变得更贵。这样一来,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这些金融机构在未来帮助“一带一路”发展中国家的可能性。还有部分国家认为,债务重组虽然听起来好听,但可能损失了自己的信誉,将来和新的投资者与项目打交道就不容易。
此外,周小川还谈到了中国的情况。他表示,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很快,总量积累很大。除了个别项目缺乏精心设计、沟通不充分,导致一些债务融资存在一些问题。总体来讲,个别媒体或者国家抹黑中国“债务陷阱”是不对的。过程中,确实有一小部分或者因疫情有困难,我们应该精心找出办法来解决,避免具有不良动机的抹黑。
4、陆磊:跨境资金流动仍合理均衡 全球资本进一步增配中国市场有较大潜力
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在论坛上也谈了谈对于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看法。他表示,进一步推动我国资本项目开放是“十四五”的重要任务,符合实体,这是根本落脚点,现在外部环境都能看到,在开放的情况下要特别注重安全,要坚定不移的对外商来华直接投资实现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
要完善本外跨境债权的管理,特别是进一步提升便利化,同时防范系统风险,在证券投资领域,除了跟国际接轨,手续更加简单便利,在相应的理财、保险领域跟国际机构已经实施了相关的接轨,手续进一步便利化,与此同时对于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等高风险跨境交易,还是要保持审慎。
他还提到最近全球金融市场呈现一定的波动性,但跨境资金流动仍然保持合理均衡,证券投资向下的跨境投资波动在正常可控范围内,从未来发展态势看,陆磊认为有三点理由,第一,中国经济的韧性、居民的消费能力,以及资本形成等方面经过这么多年的改革和开放。
第二,人民币资产在过去若干年的全球范围内拥有比较独立的收益表现,也有利于境外投资者分散风险,有利于境外投资者通过不同币种的持有分散相应的风险。
第三,当前股市债市当前外资占比只有在3%和5%,债市3%股市5%,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全球资本进一步增配我国的资本市场有较大潜力。
崔天凯:违反规律开全球化“倒车” 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近年来,逆全球化趋势明显,尤其在今年俄乌战争后,世界格局正在产生深刻变化,这些不仅对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带来深刻影响,也对中国在全球的战略应对提出了课题。
对于世界分化,外交部原副部长,前驻美国、日本大使崔天凯崔天凯直言是“开倒车”。
当前世界为什么会出现分化?崔天凯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关系的调整没有跟上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出现了巨大变化但上层建筑的变革没有与之匹配。“比方说,全球化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在国家间以及国家内的分配上并不合理,没有实现普遍的共享,在某些国家甚至还引起了很多问题。”
从全球治理来说,崔天凯认为也并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比如东亚,但在全球治理发言权方面却并没有增加,包括国际货币基金与世界银行的份额调整和结构改革,在向前推进上都遇到了极大困难。
另一方面,一些在全球治理中已拥有较大发言权的国家,往往利用这个优势长臂管辖,甚至在他们认为这套体系已经不能助其利益最大化的时候,还会将体系推翻重来。
因此,要解决全球分化的问题,崔天凯认为要解决上述这些不匹配、不适应的情况,“而不是企图违反经济发展及科技发展规律,去开全球化的“倒车”,更不是为了满足一些国家的眼前利益,人为地打破产业链、供应链,分割世界,搞单边主义和集团对抗,这条路是走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