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举行新闻发布会
北京日报(ID:Beijing_Daily)记者
在现场发来第一手消息↓↓↓
人大通州校区2023年8月一期竣工
发布会上,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贺耀敏介绍了人大通州校区建设情况。
人大通州新校区俯瞰效果图
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地处通州区潞城镇,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创新发展轴和生态文明带“一轴一带”相交形成的东北区域,用地规模110公顷,建筑规模105万平方米,约为西校区的1.5倍,东至春明西路,南至运河东大街,西至前北营路,北至兆善大街。2023年8月校区能够独立运行。
01
将建开放式校园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5.070, -0.10, -1.93%)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崔愷介绍了人民大学通州校区的建筑设计理念和方案。他介绍,人民大学通州校区与副中心整体建设和未来城市风貌相融合,遵循副中心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导则,将建设小街区、密路网,围合式的开放校园。
该项目延续原有规划方案并与城市上位规划对接,将校内路网与城市道路衔接,形成统一的路网体系。
人大通州校区设计概念图
校园公共中央绿地和未来建设的体育、文化等设施具备与城市共享的便利条件。新闻、艺术学院组团,一、二期学生宿舍组团,造出环境幽静,形态优雅的建筑组群,形成和而不同的积极对话关系。
人大通州校区设计概念图
02
宿舍区将引入食堂、活动室、自习室等
崔愷重点介绍了新闻、艺术学院组团。新闻学院和媒体创新中心是处于校园西入口的第一组建筑,其建筑设计特点是创造一系列有场景感的新闻采集和传播空间。“强调人与人和人与物之间的互动,利用有识别性的三棱空间,玻璃反射界面,各种类型的会议空间,丰富的室外和屋顶平台,营造出各具特色的互动交流和教学空间。”
艺术学院由四个专业构成,建筑设计上采用一边一专业的基本空间布局方式,将各学科的特色教学空间放在中庭中共享,构成竖向的艺术聚落,展示出艺术各学科交叉互动的教学氛围。
一、二期学生宿舍组团的设计,打破过去宿舍只用来睡觉的单一功能,采用各层次院落的组合方式,在单调重复性的宿舍单元之中增加了变化的服务要素,食堂、商业、活动室、自习室等公共空间在庞大的建筑群中穿插渗透,既满足学生的使用需求又丰富了院落场所。
03
交通配套设施完善 出行无障碍
副中心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建管局局长阳波介绍了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周边配套设施建设情况。
阳波介绍,在市政道路方面,将紧密结合校园规划布局,慎用护栏等物理隔离,实行一体化设计,增加街道绿化空间,降低城市交通对大学教学科研和学生学习生活秩序的影响。
在市政管线方面,以穿越校园的春明西路、畅和东路、畅和西路为纵线,以明德街为横线,规划新建“一横三纵”市政配套体系,统筹预留市政分支、过路管涵、人行通道、人防通道以及水电气热等各专业大市政接口,为通州新校区提供一流市政基础设施保障。
在交通出行方面,已建成项目有地铁6号线、八通线、市郊铁路副中心线,临近东夏园站和潞城站,可满足学校与中心城区交通需求。在建项目有广渠路东延,该项目西起怡乐西路,东至东六环路,全长7.6公里,设置地上地下双系统,均为双向六车道,其中地面设计速度60公里每小时,地下80公里每小时,是中心城区与城市副中心的快速联结通道,计划今年建成。
另外东六环加宽入地项目正在进行。校园周边还规划有东小营公交场站、东夏园枢纽等。
环球影城项目已实现结构封顶
明年上半年试运行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城市绿心、“三大建筑”等副中心重大项目建设正按节点加快推进。
城市绿心项目园林建设已完工,游客服务中心等新建设施及配套市政道路9月将全部完工,园区正加快各项运营筹备,确保9月底有序开园。
绿心“三大建筑”等工程于6月底开始主体结构施工,地下共享配套设施同步建设。环球影城项目目前已实现结构封顶,进入骑乘与表演设备安装调试阶段,力争年底完工,2021年上半年将投入试运行,择时正式开园。
上半年副中心重大工程新开工49项
竣工验收11项
副中心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胡九龙介绍北京城市副中心上半年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胡九龙介绍,今年以来,尽管面对疫情造成的多种不利影响,副中心经济社会运行稳步有序,主要经济指标回升态势明显。一季度,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3.2亿元、同比增长0.3%,完成建安投资76.3亿元、同比增长3.7%,实现“双增长”、“开门红”。二季度提出“双转正”工作目标,有望上半年实现逆势正增长,为巩固疫情防控成果,为全市稳投资、保增长发挥积极作用。
重大项目新开工、竣工数量稳步恢复。上半年副中心重大工程新开工49项,其中占全年投资比重较大的项目均已开工。完成竣工验收11项,基本完工等待验收7项,完成上半年竣工计划任务100%。
已建立起“1+12+N”规划编制体系
胡九龙介绍,副中心已建立起“1+12+N”规划编制体系。“1”为城市副中心控规,“N”为规划设计导则,“12”为12个组团深化方案,以36个家园为基础,进一步划定470余个细分单元和5800余个地块,建立“街区-细分单元-地块-建筑”逐级传导的规划管控体系,加强公共空间、地下空间精细化设计,规划深度全市领先。
文化旅游区、张家湾古镇、张家湾设计小镇、南大街规划综合实施方案编制完成。《通州区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规划》《通州区大运河文化带保护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年-2022年)》6月21日正式发布。
50家企业进驻运河商务区
副中心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重点产业功能区和特色小镇项目集聚不断加快,创意设计类龙头企业北建院、洛可可等80多家设计类和城市科技类企业注册落户张家湾设计小镇。中美绿色基金等50家企业进驻运河商务区,网络安全产业园新增11家企业注册。
人力资源产业园签约入驻企业达到47家,32家正式办公,全国前10名人力资源企业中有5家落户通州。
新技术在副中心规建管三维智慧平台、城市大脑、海绵城市建设、智能交通系统、BIM应用等领域应用力度进一步加大。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海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