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工潮来临,人员密集的建筑工地,如何管控?潜伏期还在持续,今年的复工之路注定不平凡。为此小松通过中山街道了解其辖区内建筑工地复工首日情况。
“虽然2月10日是复工返工节点,但是按照街道党工委第一时间主动对接、严格管控、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的工作要求,我们一周前就开始紧锣密鼓的准备工作。”街道相关职能部门表示,“目前中山街道规模级的建筑工地共有31个,另外还有规模以下各类建设项目53个,总计84个工地。其中大多都已经在积极咨询如何申请复工。“按照往年数据测评,一个工地大约200人,个别工地最高峰能有近千人。所以此次中山面临的返工人潮压力可想而知。对此我们十分重视,前期已经做了很多工作。”
一个也不能漏!
线上线下严格排摸
中山街道是三级社区管理,街道作为一级社区,工业区管委会、商务区管委会、功能区管委会和府城区管委会作为二级社区,各企业园区、居民区等则是三级社区。按照管理职责,建筑工地管理由四个管委会对口管理,每个管委会下都有建设管理部门和专业人员实施属地管理、专业管理,同时落实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各自的主体管控责任,做足前期准备。
“一个也不能漏!”人员管控要求做到“三个三”:分清三类人、理好三数据、做好三色卡。
按照这“三个三”,要求工地方报送名单既要细而全,又要真实不隐瞒。根据这些名单底册,街道和管委会再分别理出已经抵沪、正在途中以及将要来的三类人员名单。已经返沪的按照标准居家隔离14天,正在返沪的了解清楚从哪里来,是否途经重点地区,是否有症状,提前分类;计划返沪的建议项目方预先进行判断,将暂不需要的工种延后复工。
基于此,根据户籍地信息预判是否来自重点或途经重点区域、是否存在疑似风险三类数据,后期人员实到后,分别发放红、黄、蓝三色管理卡,分类监测、分别管控,目的就是确保不能漏掉一个可能存在的风险源。街道目前已完成对31个工地的129人的“三色管理”锁定,这些人主要是春节留守的安保人员,属于黄色卡管理可正常开工人员。随着复工临近,人员陆续返沪,街道相关部门也通过微信工作群、电话等形式,提前与工地项目方对接沟通, 告知相关管理要求。
为方便企业随时更新进展,街道发展办正在进行线上程序的最终测试,不日将投入使用。“线上通过微信作为载体登记工人们的基本信息和上报每日相关报表,一方面,减少企业来回报送的不便,更安全高效,另一方面,我们也会通过大数据筛查,反向监测户籍是重点地区以及可能经过的人群,回复项目方,加强管控。”
应对到来的返工潮,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为此,街道还特意整理出《建筑工地开工复工工作指南》。
中山街道建筑工地开工复工工作指南.jpeg
满足开工条件,并经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开工。对此相关部门会进行严格审批,并在后期加强管控。街道发展办表示,目前工地项目方大多已经是前期准备阶段,街道要求一定要拿出管控和应急方案,预计将在月底正式开工。
将风险减到最小,
返沪后如何管控?
返工后,工地人员密集,如何管理也是个难题。对此,街道从宿舍、施工区和食堂三方面进行管控。
封闭管理
“街道的工地基本是封闭型的,平日里会有多个出口,但现阶段,我们要求只开放一个出入口,实名登记。”街道根据松江区的大方向细化管理。
另外,企业复工员工审核后,将把好工地入口关和居住入口关。在入口处通过手机“扫一扫”来认证是否属于已认证人员,严防未经报备的人员进入工地。
如何隔离
返沪就要隔离,除了做好宿舍等公共区域通风、消杀工作,如何安排返沪人员居家隔离也是一个问题。
对此多方沟通后,街道将按照区相关要求,请医疗机构专业人员在工地里选定设置隔离点。
与项目方对接后,对需要隔离的返沪工人按照分地域、分时间、分工种进行隔离。定位的越准确,突发事件影响的范围就越小。等隔离期结束,再投入正常工作。
如何施工
正常施工后,项目方必须设置公示墙,必须包括防控小组名单,人员健康信息以及环境消杀情况。“除了每天上下工测体温,我们会用小喇叭这样的‘土办法’加强宣传,亲切、传播力也好。”项目方表示,同时还会有街道工作人员不定期抽查,加强巡检。
如何就餐
考虑到工人们一般是同一时间上下工就餐,后期将考虑供应餐盒,对工人们进行分组,每组派代表领取,减少接触,分散就餐。
返工潮是对城市运营的又一次压力测试,不仅是对政府、管理方,更是对每个人的考验。下一阶段,中山街道建筑工地的开工复工,还将按照“重准备、严审批、强管理”的要求,综合研判,统一部署;要以“分类指导,分工落实”为抓手,慎之又慎,严之又严,细之又细的边防控边生产,以防控为主保障生产平稳过渡。
文字、编辑:王姝姝
图片:中山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