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的裁员
生活在上海的李艾,是一名“程序媛”,今年初,她从一家外企跳槽,加入了跨境电商平台Shopee,成为其中的一名后端开发人员。
回忆起拿到这家被称为“东南亚小淘宝”的明星公司offer时,李艾曾激动不已。然而,与经济观察网记者对话时,在这个平台“待了才半年多”的她却说到,8月初就萌生了裸辞想法,只是还没等到自己递交辞职申请,反倒先被裁了。
9月19日午后,HR突然把李艾叫去了办公室,“给n+2,赔3个月工资。”原来,李艾所在的部门“是在今年才开始在上海招人的”,而今包括她在内“至少有60%的人”被优化掉了。
据李艾讲述,8月末以来,公司内已经有个别部门开始减员,当时的她就设想“今年不被裁,明年也会跑。”当这把裁员的“大刀”突然“砍”向自己时,李艾虽然毫无准备,但因赔偿金可观,她并没有拖沓,“当天光速签字走人了”。
被裁第二天,看到社交媒体上发出的关于“Shopee裁员”的消息和讨论,诸如:部门裁员比例高达90%,有部门一整个被“团灭”了等等。“我们部门已经算是重灾区了。”李艾觉得外部有些消息说得太夸张,她透露,Base在上海的其他Shopee核心一点的部门,有的裁员比例在15%,“各业务部门根据情况,进行具体的调整优化,没有一个统一的裁员比。”
当然,不只是上海,仅9月19日当天,北京、深圳等地的Shopee员工们也接到了优化调整,部分岗位被削减的通知。另据记者采访获悉,在Shopee国内启动的这轮裁员动作中,有不少人是初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
“第一次距离裁员这么近。”一位深圳Office的Shopee员工,结束新人培训,上岗未满两个月,却在9月19日这天看着曾经一起“脑暴”讨论的同事们,一个个从工作软件群里退出、离开,“一下子走了四个人。”他不免担心起自己,是否能熬得过试用期。
区别于上述员工的忐忑不安,同一天,同样Base在深圳,同为应届毕业生的沈浩,在HR约谈后被裁了。
自去年8月末至11月初,两个多月的秋招时间,阿里巴巴、字节跳动、华为……各大厂轮番面试后,沈浩说,自己“被狠狠地蹂躏了一番”,直到一条短信通知让他找到了希望。
去年11月中旬,Shopee通知沈浩在2022校招后获得了录用资格。然而,这团希望之火仅燃烧了短暂的几个月,待到沈浩正式入职两个月后,噩耗传来。“被裁,赔偿正常。”沈浩在上交电脑、离开工位前,连同工牌拍了一张纪念照,“我再次毕业了”。
Shopee扩张后遗症
涉世未深的沈浩,突然被裁,十分苦恼于接下来的择业方向,与之不同的是,离开Shopee后的李艾,决定在冲下一份工作前,先休整一段时间。
“之前招太多人了,现在拼命裁。”李艾在去年寻找新岗位时,就发现Shopee在各大招聘平台上表现得“财大气粗”,“技术开发岗的薪资,比其他同类电商平台起薪就高出至少5K-10K”。
去年,Shopee这家公司“加钱抢人”的疯狂扩张状态,也让在企业战略与风险管理方面专注研究的钟明梦印象深刻,“很多社交平台上,都是这家公司超高薪挖人的信息。”
成立于2016年的Shopee,本是“东南亚小腾讯”之称的Sea扎根电商领域的一个业务平台,主攻东南亚市场,与阿里系的Lazada直接对标。
其实,腾讯投资支持的Sea,在做电商业务之初就与阿里有所竞争,Sea的创始人李小东更是将在Lazada担任区域董事经理的冯陟旻挖来,在Shopee担任CEO一职。
和合首创(香港)执行董事陈达告诉记者,对于劲敌Lazada,“知彼”的Shopee采取的是国内互联网巨头抢食市场的标志打法,“烧钱换增长,疯狂补贴”。
依据东南亚电商聚合平台Iprice此前数据显示,2017年第三季度,Shopee就超越了Lazada,成为越南流量最大的电商平台;之后到了2019年,Shopee更是在GMV上全面反超了Lazada,后者成立于2012年,在东南亚市场提早耕耘了4年时间,却被“后起之秀”Shopee打败了。
乘着胜势,Shopee自2020年以来,持续扩张。首先是内部团队壮大,光IT部门员工规模就增长破万人;其次是对外业务,逐步辐射至全球多个国家,除了在越南、泰国、印尼等市场设立业务站点,还向巴西、印度、法国、西班牙等新兴市场扩张。
“它想跟亚马逊PK,得烧掉多少钱抢客户?”澳盈资本创始合伙人肖毅对经济观察网记者说,Shopee在东南亚市场之所以占据优势,“东南亚买家跟国内客户的采购思路差不多,是一种成本思维,哪里便宜、哪给的补贴多,就会去哪儿。”但欧美市场则不同,用户思维、使用黏性以及市场教育都已经固化了,他认为Shopee去到新兴市场投入的成本会更高。
自2022年以来,Shopee接连关闭法国、印度、西班牙等站点。其中,法国站仅运营了4个月,印度站和西班牙站运营了不过半年时间。“烧了很多钱换流量,但市场增长又不如预期。”钟明梦认为,Shopee对市场的判断和预期出现了偏差。
陈达并不认为Shopee摸索新兴市场是一种战略失误,“互联网公司本身就会有一个试错玩法。”他以Shopee2021年的经营数据为例来说,营收51亿美元,同比增长超一倍,高达136.4%;GMV高达625亿美元,同比增长76.8%。
这一业绩高增长势必助长了Shopee向外扩张的信心,当然,陈达从其对海外站点的关闭举措来看,这是“试错马上果断止损”的结果。在他看来,除了新兴市场的不确定性外,Shopee站稳脚跟的东南亚市场,也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较大。
曾有过跨境电商领域创业经历的肖毅,觉得“出海”生意依然火,他发现Shopee在东南亚和南美市场以销售为主,而在中国则依靠卖家开店为主,“它想借助中国的供应链优势发展自己。”
但需要注意的是,“疫情对于国内供应链转移和采购成本增加,使得国内相关产业链的优势和东南亚没太大区别了。”在肖毅看来,这也成为Shopee国内规模调整背后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母公司Sea正“去泡沫化”
就在Shopee国内裁员消息发出前夕,9月15日,其母公司Sea的创始人兼CEO李小冬发出一封内部信,其中表示,“领导团队已经决定,在公司实现自给自足之前,我们不会接受任何现金酬劳。”
就在9月初,Sea(股票代码:SE.US )曾对外宣布,腾讯首席运营官任宇昕已辞去公司董事会职务,与此同时,腾讯已就其所持Sea股份向其公司董事会授予不可撤销的投票代理权。公开资料显示,腾讯在2022年初已减持Sea的14492751股A类股份,将持有Sea的股权从21.3%降低至18.7%,彼时Sea的股价在206美元/股,腾讯直接套现超30亿美元。
经济观察网记者注意到,自2021年9月20日至2022年9月19日美股收盘,整整一年时间里,Sea的股价从327.5美元/股跌至59.8美元/股,相较去年10月的高点,如今的Sea市值已经缩水约1700亿美元。
“原来的估值过于泡沫化。”陈达一直专注美股研究,他看到亚马逊都已经从高点跌了很多,“高增长却不赚钱的公司,都在杀估值。”显然,市场给Sea的估值正在向下走,“它想要活下去,只能降本增效。”在陈达看来,腾讯减持动作已经证明,Sea无法再靠投资人的钱去维系扩张了,“它没得选择。”
肖毅也有同感,特别是在当下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大的环境背景下,“全球的融资都不会过于乐观”,他认为Shopee以及母公司Sea的商业模式,难以再凭高估值讲故事了,“融资困难,现金流紧张也是其战略收缩的关键诱因。”
记者看到,不只是Sea的股价暴跌,其于8月16日公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中显示,Shopee第二季度整体调整后EBITDA亏损额高达6.481亿美元,相较去年同期亏损5.798亿美元,亏损面继续扩大。
“经济下行,大股东撤资,各种负面buff叠加。”钟明梦觉得,当下Shopee母公司已经存在资金链压力,“血亏”的业务部门必然会优化。她还从人才管理视角分析,Shopee激进扩张的发展战略,势必会导致内部薪资倒挂等问题,这样传导产生了人才开发机制不健全现象,另外,她也听闻Shopee被诟病“毁offer”及人才安抚不当问题,“这在平台发展后劲不足时,会给企业声誉带来负面影响。”
鉴于当前宏观形势的不确定性升高,来自富途证券投研团队的分析人士认为,与国内互联网行业降本增效相同,Shopee首先将资源集中在核心业务上,后期需要关注其“降本”后的经营效果。
“裁员更要花钱。”陈达觉得,Shopee的亏损面扩大很正常,而裁员在接下来也会带来一定的滞后性影响。他预判,Shopee在未来两三个季度的经营数据会进一步体现降本增效。
上述富途证券投研分析人士关注到,Shopee关闭了墨西哥、哥伦比亚和智利本地业务,还完全退出了阿根廷市场,“专注于东南亚市场,以实现盈利。”其认为,若降本增效的效果达到预期,后续Shopee的营收增长恢复,还会释放更大的利润空间。
陈达也有共识,“如果Shopee真得可以把运营效率提高起来,能赚到钱,它的估值预期也会好起来。”在他看来,Shopee依然具有高增长的逻辑。富途投研分析人士也从行业角度指出,东南亚电商渗透率目前整体处于较低水平,5%-15%范围内的渗透率,与中国大陆25%的渗透率相比,尚有较高空间。
不论此前出现的撤站调整还是近期的裁员优化,都说明其在相应市场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收效,“这跟目标市场的竞争现状有关。”在电子商务研究中心B2B与跨境电商部主任、高级分析师张周平看来,这也与Shopee的平台模式有一定的关系,他认为,根植于东南亚市场的Shopee,先发优势及对市场的理解更透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