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康保险集团与明德丰怡精算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共同发布《长寿时代筹资模式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白皮书》提出,“保险+医养”的商业养老模式是长寿时代下本土保险公司以市场化方式为个人与家庭提供的创新模式,从时空维度将复利效应与杠杆效应的作用最大化,能够帮助客户收窄或消除退休后的缺口。
养老筹资刻不容缓
《白皮书》认为,养老筹资刻不容缓。虽然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一直处于不断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中,但长寿时代的加速到来,将使现有体系面临巨大挑战。
这些挑战具体体现在四方面:第一,政府维持基本养老保险收支平衡的压力将越来越大,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率将逐渐下降;第二,我国现行退休年龄总体偏低,与人均预期寿命不匹配,这将加剧养老保险给付压力;第三,养老金的长期投资面临挑战,如何平衡养老资金所应具有的稳健性和流动性特点,无论对于政府层面的基本养老金还是个人的养老金资产都将是长期难以回避的问题;第四,国人为养老资金规划所做的准备仍然非常有限。
《白皮书》认为,在现有养老保障体系不断承压的情形下,为了顺应不断变化的未来,国家、企业和个人都应该未雨绸缪,寻求变革。在国家层面,推进相关改革,加快第二、第三支柱建设将缓解现有体系的压力。在企业层面,不断推动产品和商业模式创新,为人们提供更优的解决方案,将帮助企业取得巨大成功。对个人而言,长寿时代下,个人将在养老筹资中承担越来越大的责任,需要更加积极主动地储备养老财富,借助专业机构的帮助让资产不断保值增值,从而更好地维持退休后的生活品质。
养老筹资产品互为补充
一般而言,储蓄存款、各类理财产品等都可以作为养老筹资的工具,但这些金融产品的功能具有“普适性”,可以用于包括养老、子女教育、买房购车等多种用途。国内市场上在产品名称、功能定位方面与个人养老需求直接相关的金融产品包括人身险公司提供的养老年金保险、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商业银行提供的养老理财产品,基金公司提供的养老目标基金,以及信托公司提供的养老信托产品等。
《白皮书》认为,上述产品中除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需要将自有房产抵押)和养老信托产品(私募性质,需要符合合格投资者要求)适合于特定人群之外,养老保险产品、银行养老理财与养老目标基金都是普通投资者可以综合考虑运用的。在进行养老筹资规划时,这些产品之间是互为补充而不是互相替代的关系,投资者应该根据个人对风险、收益以及流动性的偏好,从多元化的养老需求出发,实行多层次资产配置。
合理进行养老筹资规划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已经意识到需要为养老筹资进行规划,但在具体行动上却有明显滞后。如何合理进行养老筹资规划?
从个人角度来看,《白皮书》认为,养老筹资规划可能面临与人身相关、资产相关的各种风险,这些风险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需要个人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加以识别、应对。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损失发生在退休时点前后5-10年左右时,对个人财富的影响是最大的,要额外留意避免投资损失,加强风险管理。
同时,养老筹资规划是贯穿全生命周期的,而且越早开始越具备主动权。资金可以通过长期的复利效应不断积累,并为未来的开支提供充分支撑。此外,在人一生中,养老资金储备的目标可能是多元、动态变化的,因此也需要对规划不断动态调整、持续评估、及时改进。
从金融机构角度来看,《白皮书》认为,保险公司在探索最优筹资模式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我国社保体系将在长寿时代下面临多重压力,多渠道为养老筹措资金意味着巨大市场机遇,这需要保险公司广泛、深度参与到为全生命周期筹资的过程中。
《白皮书》认为,立足中国国情,我国大型人身险公司同时经营传统寿险、年金险与健康险,在需求驱动与监管号召下拥抱养老和健康,积极探索长寿时代下的最优筹资模式。“保险+医养”的商业模式是本土保险公司提供的基于最优筹资方案的实践成果。未来,保险公司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医疗险和养老金融合的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