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五大上市险企均已公布了4月保费数据。据统计,五大上市险企前4月保费收入达到1.17万亿元,同比增长3.37%。
总体来看,中国太保(行情20.58 -1.01%,诊股)、中国平安(行情43.23 -0.92%,诊股)、中国人保(行情4.60 +0.22%,诊股)、新华保险(行情27.50 -1.61%,诊股)前4月保费收入分别为1732.30亿元、3046.45亿元、2761.6亿元、764.7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23%、0.68%、13.88%、3.83%。中国人寿(行情24.35 -1.85%,诊股)前4月保费收入为3435亿元,同比下降2.7%。
寿险业务方面,个险渠道发展受阻,银保渠道建设发力,各险企“产品+渠道”供给也不断深入。财险保费增速继续表现亮眼,车险综改逾一年,头部财险公司规模经济、风险定价、业务结构和理赔服务优势得以验证和巩固。
寿险步入深度转型期 “产品+渠道”供给不断深入
寿险方面,据统计,前4个月内,新华人寿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为人民币764.74亿元,同比增长3.83%;中国人寿累计原保险保费收入约为人民币3435亿元(未经审计),同比下降2.7%。太保寿险累计原保险业务收入为1115.79亿元,同比增长4.0%;平安寿险、平安养老和平安健康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分别为1963.80亿元、81.82亿元、51.54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2%、-14.11%和22.47%。人保寿险及人保健康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632.27亿元和260.8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7.2%和35.9%。
长城证券(行情7.89 -1.50%,诊股)非银团队认为,个险渠道发展受阻,银保渠道建设发力,随着各险企“产品+渠道”供给不断深入,负债端有望迎来边际改善。
国君非银刘欣琦团队认为,当前客户的核心需求聚焦医疗健康、财富管理和养老传承,上市保险公司加强客户需求洞察并提供满足其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医疗健康主要采用提升性价比的方式,财富管理继续采用多样化产品形态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养老传承得益于近期个人养老金政策的出台,预计积极布局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服务体系的保险公司将得益于服务端的竞争优势抢占客户资源。
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前行业基本面并未发生变化,2021年全国人寿险业务原保费同比增长6.21%,在行业进入深度转型和疫情双重压力下,行业整体仍保持一定正增长。分析也显示,中国寿险市场未来五年增速虽将放缓,但仍将保持每年8%的增速。
麦肯锡认为,疫情之后,保险行业会有“三个变化”,一是客户行为加速线上化;二是产品形态更具创新性,经过疫情洗礼后,社会、企业和个人的保险需求会被激发,保险行业的产品形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供给侧改革将不断深化;三是运营模式全面数字化。
车险复苏趋势延续 头部效应得以巩固
财险业务方面,前4月内太保财险累计原保险业务收入为616.51亿元,同比增长10.6%;人保财险累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1868.52亿元,同比增长10.3%;平安产险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分别为949.28亿元,同比增速为8.35%。
财险保费收入表现亮眼,东吴证券(行情6.36 -0.63%,诊股)非银团队表示,车险综改逾一年,市场竞争格局改善,2021年下半年大灾冲击下车险费率走硬趋势有望延续。头部财险公司规模经济、风险定价、业务结构和理赔服务优势得以验证和巩固。
此外,最新报告显示,互联网车险市场好转,市场集中度提升2021年末已见成效。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日前发布的《2021年互联网财产保险发展分析报告》显示,2021年,互联网车险实现累计保费收入224亿元,同比增长1%,结束连续两年的负增长局面;同时,互联网车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较整体车险高出7个百分点。
《报告》还显示,2021年,互联网车险市场集中度较同期有所提高,保费收入排名前十家保险公司合计市场份额为85%,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其中,平安产险、太保产险、人保财险、华海财险、安诚财险、国寿财险市场份额同比均有所提升。在车险综改后时代,车险业务发展趋于规范,头部保险公司依托其规模效应和成本管控能力,市场集中度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