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武汉最火的小吃一条街是哪条街?相信很多人都会回答:粮道街。
粮道街的人气甚至是盖过了同样位于武昌的户部巷,全国各地的游客将这里堵得水泄不通,许多小吃店的门前排起了“一眼望不到头”的长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了让游客有更好的体验感,也保证本地居民的正常出行,武汉交通甚至是出了“五一期间粮道街的临时单行”的通知。
实际上,除了粮道街,武昌的另一条街也被广大游客所拥堵,车来人往,热闹至极。
这条街就是“大成路”,是许多老武昌人过早的一条街之一。它与粮道街相隔不远,但论名气还算“隐秘”,却也架不住旅游特种兵的慧眼识珠和实力发掘。
我对大成路的认识还是得力于粮道街。不久前,与几个武汉朋友相约去粮道街打卡赵师傅油饼包烧卖,但门店队伍之长令我感到“望眼欲穿”的无奈。
“走,克大成路,那条路上也有好多好吃的。”
“对,我最忘不了的还是小秋水饺。”
就这样,我们来到了大成路;就这样,我又多知道了一个武汉过早的好去处(但在很早之前就听闻大成路夜市很有名,只可惜一直未曾体验过)。因此,五一假期的第二天一早,我又来了,带着家人去感受武汉的过早氛围。
大成路原名玉带街,位于武昌江滩旁,蛇山和黄鹤楼脚下,平湖门与解放路及司门口之间。1933年扩建时,因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庙在其东北侧,故改名为大成路。追溯其历史,已有千年。据悉,如今的武昌实验寄宿小学,其实就是在孔庙遗址上建成的。
大成路并不宽阔,也不长,凝聚着老武昌的烟火气,还拥有武昌最大的集贸菜市。置身此处,你会发现,各种碳水化合物令城市温度变得极高。我想,如果要观察老武昌的城区生活原貌,这里不失为一个黄金样本。
脑海里,不禁又想起蒙田的那句话——“每件事物都有几百副面孔和几百条肢体,我只能抓住其中之一,有时一眼带过,有时略加触摸,有时紧紧摁到骨头。我不往最宽处,但尽我所知往最深处探索”。
往最深处探索,是发掘一座城市的内心。站在看得见城市的位置上寻找那些我们往往所忽略的细节,这个细节称得上是“看不见的温度”,却时时围绕在我们周边。
走,克大成路!
武汉朋友的这句话一直回绕在我的脑海里。每天清晨,大成路过早和买菜成为武汉土著的天地,街坊用最传统的汉味早点和热情的夜市,发挥着武汉风味的最地道。
热干面、水饺、鸡冠饺、面窝、牛肉粉、牛肉面、烧麦、欢喜坨、糯米鸡、生煎包、糯米包油条……每一个都想吃,每一个都那么实惠, 如此质朴原生的人间烟火,该如何选择?
我从家出发至大成路,大概是早上7点半左右抵达。虽然已做好心理准备(五一假期,游人肯定不少),但抵达之后的场景堪称“盛况”。
几乎每家店的门口都是拥堵状态,有的早餐店门前的游客甚至是以“横穿马路”的形式排起了长队,导致来往车辆或缓缓前进,或停滞不前。
食香味的弥漫,令整条街淹没在铺天盖地的白色水汽里,这条并不长的街道在清晨的阳光下中显得极为”悠长”。
我吃得第一家早餐店就是小秋水饺。78年就在大成路开业的小秋水饺,据说是这条街上最火的了,店内有热干面、牛肉粉、牛肉面、水饺等各种小吃。
店两旁的面窝、鸡冠饺、三鲜豆皮也聚拢着相当人气。一眼望去,就那一小片已是堵得不可开交。
据悉,大成路过早以小秋水饺为中心。但除了小秋水饺,其他早餐店、小吃店也有属于自己的独活。
比如王氏烧麦、李记鲜鱼糊汤粉、丽华早点的热干面、韩记辣子鸡等,还有一家糯米包油条也让我不禁咽口水(以前总将糯米包油条和油饼包烧卖给弄混了)。
这些美味虽重(油),却饱含着武汉人的一份重情重义的胸襟。
从传统到地道,从几十年如一日,大成路的烟火气不仅是老武昌的生活缩影,也是整个“武汉过早”的缩影,其背后的文化因素也会引起人们好奇,从而进行一次全新的美食文化之剖析。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