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中国不良资产整体规模约为 5.88万亿元,较 2020 年增加6700亿元,同比增长12.86%。但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增速仍落后于不良资产增速,限制了资产管理公司承接不良资产的能力。
8月12日,普华永道发布的《2022年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改革与发展白皮书》显示,2021年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我国宏观经济金融环境面临严峻挑战,不良资产整体规模较2020 年有较大幅度增加。
白皮书认为,在我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迈入第三个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市场地位有所提升,监管定位也发生了变化,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助力改革化险的使命任重道远,资产管理公司需提升自身能力,开启回归聚焦“新”主业的篇章。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主管合伙人张立钧表示:“近年来,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新变化,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未来风险防范化解的任务更加艰巨,在此环境下,我国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贷款规模上升,重点领域信用风险进一步暴露,金融改革化险的需求进一步增加。不良资产管理行业也被赋予了助力改革化险的新使命。资产管理公司需要面对不断变化的新环境,在未来继续发挥金融稳定器和经济下行风险缓冲器的独特作用,响应监管部门的号召,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化解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金融风险。”
不良资产管理行业迈入3.0阶段
从四大资产管理公司(AMC)成立之初承接政策性业务到商业化转型的“1.0阶段”,到综合化经营与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崛起的“2.0阶段”,再到如今,中国不良资产管理行业迈入3.0发展阶段,资产管理公司的功能与定位已发生了新的变化,特点主要体现在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市场环境错综复杂、公司运营更加规范等诸多方面。随着我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和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信用风险也体现出了新的特征。当前,信用风险来源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市场、中小银行金融机构、信托行业、地方融资平台和经营出现困难的非金融企业等领域。白皮书提出了3.0阶段资产管理公司的四大功能定位变化:
一、从金融牌照全面开花到回归聚焦“新”主业。面对新形势,资产管理公司积极响应号召化险“瘦身”、回归聚焦主业。而当前,不良主业发生了新变化,资产管理公司面对新的宏观环境、利益相关者诉求和监管要求,业务交易架构出现了多形式和多渠道特点,债权本身更为复杂,处置手段也更加多样化。此外,新的政策规定可转让资产范围从不良资产进一步拓宽至风险资产,允许风险资产在继续恶化之前及时转让出表。
二、从不良资产风险化解到困境机构风险化解。我国不良资产领域的风险逐渐从资产“不良”到机构乃至行业“不良”转变,资产管理公司化解风险亦需由不良资产的处置提升至对困境机构甚至行业的纾困。在新阶段,不良资产呈现出行业性集中特征,金融风险由“点状式”单笔不良资产或不良资产包逐渐升级为“条线状”衍生的机构性不良,不良贷款背后反应的问题需要从风险企业整体纾困的角度进行研判与分析。
三、金融风险化解从大型机构下沉至中小机构。中小银行在服务小微、民营企业, 提供普惠型贷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因其自身特征带来抗 风险能力弱、易引发金融风险等短板。资产管理公司应勇于担当,成为化解区域金融不良、以及中小金融机构不良的中坚力量。全国性资产管理公司可借助深耕不良资产行业的丰富经验帮助困境机构化解危机,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则可凭借本地优势,助力地方机构走出债务困境。
四、属地性监管向全国性监管协同迈进。当前,全国性AMC已经进入了多牌照金控监管的模式,而地方AMC的监管框架和条款既承继了全国性AMC的监管思路,又因地制宜的突出地方AMC专注本地金融风险化解的特色。随着未来地方AMC全国统一监管政策正式落地和监管框架的进一步完善,地方AMC定位将更加清晰,业务经营也将更加规范化。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合伙人胡静认为,“不良资产管理行业3.0阶段,将回归不良资产处置的“新”主业,发挥特色功能和优势,聚焦化解中小金融机构、房地产、信托和地方政府债务等重点领域风险,为促进企业整合资源、盘活资产和和推动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做出新的积极贡献。
资产管理公司应拓展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白皮书显示,进入3.0阶段,不良资产抑或风险资产来源更加多样,业务领域更加分散,处置周期进一步拉长,而市场各方的诉求在提高,交易架构更加复杂,交易周期更长了,对资产管理公司的能力要求也不同于以往。新阶段,资产管理公司需要面对的不仅是资产包,更是扩展至整个机构的纾困;资产管理公司也不再只是简单的提供资金解决流动性问题,而是需要真正盘活资产,彻底化解风险,这对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源配置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普华永道中国金融业合伙人陈进展表示:“当前,我国不良资产管理公司以资本消耗型业务为主,行业的发展需要资本与资金的支持。为了促进不良资产管理公司更好地聚焦“新”主业,在新的历史时期把握好定位,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我们建议支持资产管理公司拓展融资渠道与降低融资成本,鼓励社会资本进入不良资产管理行业,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增强司法保障效率,呼应监管要求拓宽“新”主业范围,并营造鼓励金融风险化解的税收环境。”
“大不良”格局初见雏形。白皮书表示,顺应时代发展,政策与业务发展协同共进,才能激发AMC的活力与竞争力。随着监管的进一步深化,如不良资产交易的司法解释和税收政策能够配合行业变革,逐步明确有关规定并发挥激励作用,将有助于改善AMC的经营环境,提升其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鼓励和推动行业健康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