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讲暖心事的时候到啦
公益会客厅如期而至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和平区庆有西里社区
和平区庆有西里社区坐落在南市街中心繁华地带,社区居民里的老年人比较多。为此,社区成立了一支“爱心助空巢”志愿者服务队。也就是,社区志愿者针对高龄体弱空巢独居老人,通过“早看窗帘,晚看灯”进行每日关照;通过聊天,慰问,生病看望等对老人进行慰藉;通过帮助做家务,代买务品等对老人进行生活帮助。每天看望空巢老人,已经成为志愿服务队的的日常生活了。
张如梅:您好。我来了
赵奶奶:谁呀?
张如梅:我啊。来来,进来。
赵奶奶:我的耳朵有点背。下雨、下雪,志愿者们来送菜,就是不送菜,他们也得来问问,还需要什么。我要是买什么东西,他们看见就帮我提上来。过年的时候,来给我擦玻璃,窗花什么的,都是志愿者贴的,我特别感动。
今年74岁的张如梅,就是这个志愿服务队的负责人。张如梅热情开朗的性格和阳光般的笑容,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告诉记者:
“
志愿者情满,空巢暖。我们就达到这么一个目的,比如我们关爱空巢老人,就是关注明天的我们自己。
”
2000年退休之后,张如梅加入天津市和平区南市街庆有西里社区志愿者队伍,成为了一名社区志愿者。她积极参与每项活动,包括社区文明督导队、文化宣传队、治安巡逻队、环保护绿队、交通疏导队、文明祭扫队等,她都是成员之一。2012年,社区成立的“爱心助空巢”志愿服务队,张如梅成为了服务队的队长。张如梅称自己“在服务中学习,在服务中进步”。她主动提出,要与楼门内的空巢老人结对子,一对一的帮扶。张如梅说:
“
邻里守望,邻里关心,我上下楼,我也不在家呆着了,早看窗帘,晚看灯,我绝对做的到,天天看看有什么事儿吗,从那以后我们关系特别好。因为什么呢,我爸爸也活了90多岁,我一提就想哭,我就觉得吧,有老人的时候,咱们显得年轻,所以我就接受了爱心助空巢的活动,我总和老人们说,你们都得长寿,谁也不许回见,我就把这些老人当成我自己的父母。
”
正如很多事情一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对老人不仅要在生活上关心,还要对他们耐心。张如梅告诉记者,赵奶奶是一位空巢老人,平时子女都不在身边。老人有什么事情都要找她,甚至有时候老人闹情绪,她还得劝解。张如梅告诉记者:
“
我说话也特别直,我有时候也跟她嚷,你不知道这个老太太特别听我的话,她儿女们都说,我们都不敢跟我妈妈这么说话。我说我敢。这不就是连哄带吓唬吧,老人跟小孩一样。她非要请大夫,我说大夫来不了,她说不行。我给她量血压也没嘛事儿,经常是这样,有时候还敲我们家门去。
”
慢慢的,张如梅和这位空巢老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老人也特别信任她。每逢一些重要节日,张如梅都会与志愿者们一起包饺子、包粽子、做捞面并亲自到送到老人家中。张如梅说:
“
我母亲早就没有了,她就把我当成闺女,我特别感动。我们是传统的家庭,无论什么节日,我们都过。比如元宵节,我就煮好元宵给她送去,八月十五我给她送月饼,只要我吃的,还有粽子,腊八粥等等,我早晨晨练,我提前半夜起来,把粥熬好了。这个老太太也是,她把过年人家给她送的点心给我送去,弄得我特别感动。
”
不仅如此,遇到下雨、下雪等恶略天气的时候,张如梅就组织志愿服务队的所有人员到居委会集合,然后给每一个空巢老人打电话,询问有什么需求。如果有需要帮助的,大家就齐上阵。在张如梅的号召下,2015年“爱心助空巢”项目,又增加了一个“我来了帮办团”,这是一个新的服务内容。也就是,针对老人的一些个性化需求,志愿者来帮忙。张如梅告诉记者:
“
这个团队就是定期的开会,一个月一次,就把大伙都找来,问问哪些需要帮助,用不用大伙一块去的。而且有个规定,节假日必到空巢老人家,阴雨天、下雪天都到居委会,挨个给空巢老人打电话,问有什么需求。比如下雨天,我们到陈述元老人家里看望,我们就说您有饭吗?老人说,我定了,但是还没送来,我说我们给您买去,需要买点稀饭吗,不用了,自己熬。我们志愿者就给买两包子,我觉得“我来了帮办团”能够解决一些问题。比如老人需要买饭,我们马上就给买去。而且老人们也高兴。
”
张如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了身边的人,也带动了身边的人。志愿者王玉英退休后也积极加入到了社区志愿者的队伍中,她告诉记者:
“
自己愿意参加,愿意一对一的帮助老人们,只要他们高兴,我心里就挺快乐的。他们都老了,需要人帮助,所以你伸手帮助,他们特别高兴,他们高兴的情况下,咱们也快乐。
”
张如梅的付出不仅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好评,也得到政府的肯定。她先后荣获全国好邻居标兵、天津市文明市民、和平区优秀共产党员、连续两届和平区社区服务志愿者标兵,多次当选南市街优秀楼栋党支部书记,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张如梅说:
“
录音:我自己本身是志愿者,另外我还是志愿者协会会长,所以就得干在前头,走在前头,有些事儿就得带着大伙干。说实在的,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帮助我自己。
”
在和平区南市街庆有西里社区还有这样一位志愿者。他叫冯宝树,今年77岁。社区居民都喜欢叫他冯大爷。
冯大爷是个热心肠,他不仅是志愿者、楼门长,还是社区的业委会成员。瘦高个、带着金丝边眼镜,看起来比同龄人年轻很多。居民们遇到什么难事儿都想找冯大爷说说。为此,冯大爷在每周五上午,开设了一个“接待日”,把居民反映的问题及时反馈到居委会、物业,并督促尽快解决。记者找到冯大爷的时候,他正在忙碌着。
张阿姨:我有个诉求是什么呢,现在不是孩子们都开学了么。我今天买完早点回来的时候,就看孩子们出来进去的。尤其是7点到8点之间,家长们驮着孩子往外走,一边骑车,一边还的掏钥匙。这个刚走,后面又来一个。特别费劲。能不能早晨把这个门开着,限定一个时间段,这样大伙出来进去还方便点,我一直琢磨这个事儿。
冯大爷:我跟他们反映一下,这个事儿马上就能执行。
张阿姨:好的好的,这样还方便点。下午4点半到5点半,也开着吧,这样方便。综合考虑吧。
冯大爷:好嘞,谢谢您的建议。我及时反馈。
冯大爷从搬到这个社区,就开始做志愿者,至今已经有10多年的时间了。他告诉记者,与居民打交道可不那么容易。刚入住的时候,小区新管道通煤气,需要每户人家都要留人,但居民平时接触很少,不好沟通,冯大爷连续1个多礼拜挨家挨户的敲门做工作,对于不常住的居民,他从别人那里了解居住地址,坐公共汽车前去沟通,终于使得居民楼的煤气管道顺利开通。和平区南市街志愿者协会会长周蓉告诉记者:
“
大伙都知道冯大爷是个热心肠,经常为小区居民服务,所以大家都什么事儿都找冯大爷,您给我帮帮这个忙,帮帮那个忙。
”
多年前,社区存在一个老大难的问题。也就是一到雨季,小区里将近一半的居民阳台都出现漏雨的情况。外面下大雨,阳台下小雨,居民多次找到物业也没有得到解决。为此,居民和物业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很多居民也找冯大爷抱怨。为此,冯大爷可是费了一番功夫。
“
我听到这个情况,我就找到物业,告诉他们必须得赶紧解决,如果不解决,我就在你们这吃,在你们这睡。
”
但是想要解决谈何容易,400多户居民的阳台修复,需要大一笔钱。那么,这就要启动社区大额维修基金。然而,启动这笔钱需要小区三分之二以上的居民签字。为此,居委会、物业、小区居民业委会,不知道反反复复的开了多少次会,研究商量解决方案。方案终于出来了,具体操作可以说是难上加难。冯宝树说:
“
这种情况下,我参加了入户签字的工作,也遇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业主。就是,维修基金用完了,以后我们家要是漏雨怎么办,反正现在我不漏,我也不签字。
”
那段时间,尽管“门不好敲、脸不好看,话不好听。”但是冯大爷和社区志愿者们依然坚持一户一户的讲解,一户一户的劝说。不仅如此,他还每天把从居民那收集上来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反馈给物业和居委会,使居委会与物业办、开发商进行沟通,对漏雨业主积极修理,化解了很多矛盾的发生。经过几个月的共同努力,终于得到了大部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房屋维修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冯大爷说,“作为一名志愿者,首先就要有一颗为居民服务的热心”。多年来,通过他的认真工作得到了楼门居民的认可,全楼居民和谐相处,团结的像一家人。社区居民谢福荣的老伴前不久刚去世,料理后事那几天,冯大爷可没少帮忙。
谢福荣:那天那么多人,我也顾不上了,都是冯大爷给帮忙,还给维持秩序,我就谢谢您吧,我知道您今天正好在,我就是想来谢谢您的。
冯大爷:您别客气。这没什么,老人遇到困难,我们都会帮着解决,大伙都给忙乎忙乎,没事儿。
谢福荣:谢谢您吧,冯大爷。
不仅如此,冯大爷还积极配合居委会,做好楼门居民工作,征集居民意见,利用晚上居民在家时机,挨家挨户收集居民意见。由于他认真的服务精神,对楼门居民情况了如指掌,居民反映的问题居委会能及时掌握;居民的困难居委会能及时了解;居民的矛盾居委会能及时协调。冯宝树,以一颗真诚的心,实现党旗下庄严的承诺;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为居民服务的真谛。在平凡的事情上,无私奉献、心系群众,以满腔的工作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谱写着一曲志愿者的人生丽歌。冯宝树说:
“
自己本身的性格,从小就养成这种习惯,就喜欢帮助别人干点事情。不管是少年时期、青年时期、到老年时期,我总觉得帮助别人,自己觉得特别幸福,也特别舒服。
”
每周一中午11点到12点,交通广播《1068帮帮团》节目,推出《公益会客厅》专栏,邀请各大优秀社区,讲述公益故事,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