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谋划中国经济新棋局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明确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指向和“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路径导向以及“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奠定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
一、长江经济带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论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紧扣高质量发展,突出绿色发展,深刻回答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目标方向、实践主体、方法思维,为长江经济带成为引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发展目标:打造高质量发展黄金经济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努力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生态更优美、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市场更统一、机制更科学的黄金经济带。”这“五个更”的重要论述明确了长江经济带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体现了高质量发展要求,回答了推动发展什么样的长江经济带。
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从中华民族长远利益考虑,牢固树立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在保护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相适应。要实现这一压倒性目标,就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努力建成上中下游相协调、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绿色生态走廊。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先手棋。要着力推进长江水脉畅通,打造黄金水道,统筹铁路、公路、航空、管道建设,打造网络化、标准化、智能化的立体交通走廊,使交通运输设施更加发达,生产要素流动更加顺畅。
把引导产业优化布局作为协调协同发展重点,坚持创新发展,着力建设现代产业走廊。努力解决好无序低效竞争、产业同构等情况,推动长江中下游协调发展、有机融合。沿江三大城市群结合自身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实现差异化协同发展。沿江各地经济发展更加协调才能使东中西地区发展差距日益缩小。
长江经济带要实现融合发展目标,必须推动市场一体化体系建设。市场更加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可以使资源配置具有更高的效率。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一盘棋”思想要求,建立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推动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跨区域流动和优化配置;构建统一开放的运输市场,消除区域运输标准差距;完善统一的投融资体制,加大金融合作创新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建立统筹协调、规划引领、市场运作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要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生态环境协同保护体制机制。体制机制的设计科学合理能够扭转劣势和更好地发挥优势,最大限度地挖掘发展潜力和释放发展势能,激励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不断增强。
发展主体:构建协同治理体系。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必须动员各方面力量,通过环境治理来保障高水平生态环境,从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要加快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新格局,构建以环境治理体系为基础的长江大保护体系。
要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强化顶层设计,切实发挥好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规划、政策、体系的制定者的作用。引导和协调其他主体共同参与,确保工作落实到位。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创造良好市场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企业是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主体和重要力量。”要强化企业责任,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自发推动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发展绿色清洁生产;自觉遵守生态法规,树立模范典型。搬迁长江沿岸有污染的企业,做到人清、设备清、垃圾清、土地清,彻底根除长江污染隐患。
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性和民间性的优势,充分发挥好“纽带”作用,成为公众和政府、企业之间信息传递的“桥梁”。深入宣传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大战略意义,大力宣传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取得的积极进展,在全社会营造崇尚生态文明的良好氛围。
公众作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过程中数量最大、范围最广的主体,是生态环境的直接受益者。要调动公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主动参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共同守护好母亲河。唤醒并且增强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
发展方法:正确把握五大辩证关系。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科学的方法论,以辩证思维来处理高质量发展中遇到的各种矛盾关系,“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这五大关系,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科学的方法论支撑。
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蕴含着唯物辩证法的战略思维,聚焦于全面做好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要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长江流域系统性着眼,对各类生态隐患和环境风险进行系统梳理和全面掌握,分类施策、系统治疗。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工作主线、基本路径、制度保障和具体着力点,增强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工作的关联性和耦合性,做到相互促进、协同发力。
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凝结着唯物辩证法的辩证思维,着眼于探索协同推进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新路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搞大开发不是不要开发,而是不搞破坏性开发,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发展经济不能对生态环境竭泽而渔,保护生态环境也不能舍弃发展而缘木求鱼,这样才能使绿水青山产生更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正确把握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的关系,贯穿着唯物辩证法的底线思维,指向于坚定不移将一张蓝图干到底。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战略任务,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做好顶层设计,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整体性、长期性和基本性问题进行总体谋划,统筹兼顾,思考、权衡、设计和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并且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以钉钉子精神,脚踏实地抓成效。
正确把握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的关系,凸显了唯物辩证法的创新思维,瞄准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动力决定发展的速度、效能和可持续性,关乎全局和未来。既要毫不动摇把培育发展新动能作为打造竞争新优势的重要抓手,又要坚定不移把破除旧动能作为增添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内容,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在改革创新和发展新动能上做“加法”,在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上做“减法”,以新动能作为自身发展动力,促进新旧动能加快接续转换,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正确把握自身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关系充溢着唯物辩证法的系统思维,落脚于努力将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有机融合的高效经济体。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市,流域覆盖面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涉及水、路、港、岸、产、城等多个方面的明显差异。要把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有机融合的高效经济体,就不能将各个城市的自身发展与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割裂开来。要把自身发展放到协同发展的大局之中,找到自身错位发展的重点方向,解决好同质化发展的问题,才能实现错位发展、协调发展、有机融合,形成整体合力。
二、把新发展理念体现到长江经济带发展中
行动以理念为先导,理念是行动的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新发展理念要体现到长江经济带发展中。”努力把长江经济带打造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根本目的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新发展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长江经济带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是我国重要的创新高地,要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才能将其转化成发展优势,成为引领全国转型发展的创新驱动带。探索创新驱动模式,激发长江经济带绿色增长内生活力。协同建设长江经济创新发展带,以科技创新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对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形成区域性协同创新体系,构成影响世界、引领未来的长江创新走廊。构建适应经济发展水平与要素分布水平的体制机制,以创新促进要素流动与区域间均等化发展。实现区域人才储备和开发战略,构建由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现代生产性服务者组成的人才支撑体系,营造友善、宽容、探索和高效的创新创业环境,培养和发展企业家精神,率先构建创新型社会。
协调发展是长江经济带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长江沿岸各个地区城市要根据主体功能区的定位,完整准确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比较均衡,使人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通过推动城市群协同发展、推动跨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和突破体制障碍梗阻,形成上中下游协同发展新棋局。通过提升黄金水道功能、完善集疏运体系、加快港口转型升级来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运输走廊。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脱贫攻坚战,发挥农村生态资源丰富的优势,吸引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乡村流动,带动贫困人口增收。将破解难题与巩固和厚植原有优势相结合,实现持续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推进一体化市场体系建设,清除市场壁垒,推动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找出短板、补齐短板以此来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后劲,补齐生态短板,发挥创新潜力。构建跨区域创新合作联盟,提升协调创新效率。
绿色发展是长江经济带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要建立健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来强化沿江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大“三水共治”力度,严格控制和治理长江水污染,切实保护利用好长江水资源。对保护生态环境务必坚定信念,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决不能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以产业绿色转型和共抓大保护共同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形成节约能源与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突出治理“化工围江”,倒逼企业关闭污染严重、难以改造的生产线,引进先进技术和装备。构建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要完善一体化发展决策机制和咨询机制,创新上中下游联合治理模式,避免违法行为利用地区管辖权的变化而逃避法律责任。要坚定推进绿色发展,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的增长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开放发展是长江经济带走向繁荣的必由之路。长江经济带要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必须培育全方位对外开放优势。把改革开放作为根本依靠,发挥上海对沿江开放的引领带动作用,增强云南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重要桥头堡功能,加强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衔接互动。推动对外开放口岸和边境地区综合保税区、经济合作区等特殊区域的建设。全面推进“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模式,构建长江大通关体制,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
共享发展是长江经济带全面发展的根本归宿。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高质量发展成果由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可以鼓励上下游产业转移与承接,做好对口帮扶与扶贫攻坚工作,缩小省际发展差距。打破城乡分割,推进农村人口市民化,让“新市民”享受同等的教育、医疗及养老等福利待遇,逐步缩小域内、区际发展差距,提高全社会总体福利水平,最大限度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现代化。
(作者: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通大学基地主任;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责任编辑:高天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