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安街道位于泗阳县城东部,与淮安市淮阴区接壤,是泗阳县东大门。今天的《献礼70年—空中看泗阳》专栏,我们带您走进来安街道,看看泗阳东部门户的发展变化。
来安街道总面积90.9平方公里。总人口5.8万人,辖18个居委会。境内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距宿淮盐高速公路仅7公里。325省道徐淮公路穿境而过。泗阳县经济开发区位于街道境内,创造了良好的就业环境,让居民在家门口就捧上了“金饭碗”。特色农业发展迅速,芦蒿、金果梨效益显著,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一座座楼房整齐的排列在大地上,宽敞的马路纵横交错,河道、绿化增添了活力,这就是位于泗阳县经济开发区南部的来安街道桂庄社区。从2005年开始,桂庄社区开始建设,采用集体代建和自建相结合的方式,成本价安置拆迁户。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在的桂庄社区东、西、北都被现代化工厂环抱,占地面积1500多亩,建筑面积100余万平米,社区覆盖双安、蚕桑、魏湾等3个居委会,安置户8000余户,人口近4万。此外,社区紧扣“亲民服务,和谐社区”为宗旨,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管理新型农民安置小区的要求,不断加强公共设施的投入,丰富配套项目内容,提升社区的管理水平。在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太极拳俱乐部的成员们正在打太极拳,这样的景象,几乎每天早上都能看见。桂庄社区的居民改变的不只是生活和工作环境,文化娱乐也丰富起来。
桂庄社区老年协会会长吴品生:“桂庄小区通过各方面的整顿,环境卫生都搞得挺好的。我们每天早上组织太极拳,白天有象棋,还有组织大型文艺演出,我们马上要成立一个桂庄社区的文艺宣传队。”
在来安街道,不仅农民居住条件日新月异,特色农业发展也是风生水起。
记者庄密:“近年来,来安街道始终坚持特色发展,在“调”字上下功夫,围绕“规模+特色+田园”的发展定位,紧扣一镇一特、一村一品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主线,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离开桂庄社区往东,在未来路上可以看到东和平村的芦蒿种植基地,一排排布局整齐的钢结构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基地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初步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农业结构调整示范点。芦蒿在来安种植历史悠久、已有二十多年,最先由一查姓老人从南京的八卦洲引进,经其种植传播,政府引导,芦蒿种植在来安迅速发展。目前来安种植面积约8000亩。位于张束、东和平的芦蒿基地连片种植约1500亩。芦蒿一年可收获两茬,其中第一茬芦蒿亩产约12000元/亩,第二茬约5000元/亩。经过几年发展,采收后有专门芦蒿经纪人队伍上门收购,销往上海、苏锡常、淮安等地区。此外,芦蒿还搭乘互联网“快车”,销往全国各地,效益十分可观。
来安街道东和平居委会党支部书记吴宗访:“老百姓对种植芦蒿产业非常满意,它的亩产量每年老百姓可以增收,每亩一万多元。特别是今年,芦蒿市场销售很可观,我们村里面的人均收入,比以前要增加2000元以上。”
小小的芦蒿成就了来安街道群众的致富梦,而果肉酥脆、甘甜多汁的巨无霸金果梨则成为了群众的致富果。在东安居委会的绿成旺金果梨基地,1000余亩的金果梨树已经挂果,成熟期预计每亩产量约2000斤。基地由支部书记牵头,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入股,采取“股份+”的模式,目前带动低收入户300余户入股,吸纳30多名附近村民就业,既提高了地方老百姓经济收入,又壮大村里集体经济收入。
绿成旺金果梨基地负责人钱兵:“金果梨效益每亩一万多元每亩地,销路不愁,对方上门回收,今年的金果梨基本预定出去了。”
胡兴良:“在这里还可以,一个月拿一千八百多元,够吃够喝的。”
在来安街道,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主力军”不仅有芦蒿、金果梨,还有珍稀食、药两用真菌羊肚菌。来安街道羊肚菌种植试验示范基地位于325省道北侧,267省道东侧,目前,该基地一期已建成高标准示范园50亩,预计亩产鲜羊肚菌300斤左右,亩产值可达2万元。近期,该基地将打算种植羊肚菌达200亩,计划通过1到2年示范引导,把羊肚菌种植面积发展到1000亩,并向全县推广。
下一步,来安街道将继续落实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街道实际,推动特色和生态农业发展,富民增收,全面打造布局合理、设施配套、交通方便、功能齐全的特色田园新乡村。
泗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来安街道党工委书记彭铁军:“一是围绕招大引强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同时围绕开发区项目用地需要,做好征地拆迁、矛盾调处等保障工作。二是围绕田园边城特色小镇建设,加快十万平方温室联动大棚建设的进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农民增收。三是围绕构建和谐发展环境,做好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四是围绕夙兴夜寐的工作要求,激发干部创业激情,创新工作方法 落实“两个责任”,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全力推进街道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