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农村电商的春风,吹起广袤农村发展的一池春水;
当红土地、黑土地、黄土地,纷纷接入电商发展快车道;
我们惊喜的看到:
在希望的田野上,一场充满生机的变革正在发生—— 电商精准扶贫,奔跑在希望的田野上。
2014-2016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从5063.6亿元发展到8945.4亿元,增长76.7%。832个国家级贫困县网络零售额从2014年的351.1亿元上升至2016年的794.0亿元,仅两年时间,网络零售额就实现翻倍增长;“县级公共服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乡村服务点”为主要模式的农村电子商务运营体系渐成规模,农村电商服务点超过40万个,快递乡村覆盖率从2014年56%上升至2016年底的80%。
农村电商的突飞猛进得益于政策引领,随着电商扶贫政策持续发力,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正快速覆盖国贫县。
2014-2017年,示范县达756个,国贫县数量在示范县中的占比从26.8%上升至91.2%,国贫县覆盖率逐年增长,占比已达到60%,电商扶贫已进入攻坚阶段。
示范县进一步向中西部及东北欠发达地区大力倾斜,截止2017年,中西部及东北示范县累计数量721个,在示范县总数中占比已高达95.4%。
农村的土特产,城市的“香饽饽”
2016年全国农村实现农产品网络零售额438.3亿元,在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中占比达27.6%,高出农村在全国网络零售额中占比达10.2个百分点,反映出农村地区农产品上行支柱地位明显。草药、水果、茶饮成为农村发展最好的三大农产品行业。
农村电商打通了信息供求双向通道,引导供需衔接,倒逼农业转型升级,成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助推器。
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农民返乡就业创业热潮涌动
2016年贫困县网店156万家,带动创业就业人数235.7万人,较2014年净增加144万人,增长率高达157.1%。
精准扶贫进农村,鼓起农民钱袋子
传统模式下,农民没有议价权,收入的70%被中间环节拿走,农村电商减少了中间环节,延长了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链、共享了利益链,为农民增收造血。
2016年国贫县网店平均每个实现网络零售额2.75万元。
贵州印江县开展电子商务,贫困户年均增收15330元,带动创业就业6124人。
电商扶贫强劲发力,多方联动权责清晰
农民增收还得“政府+平台+服务商+贫困户”多方联动,协同作战。
政府制定规范、明确责任、建立体系、保护农民利益;平台对接供需两端;服务商提供专业服务;农民及贫困户有序生产。
农村电商“大数据”,精准扶贫再添“火眼金睛”
利用大数据手段,精准甄别贫困人口,实现精准扶贫“心中有数”;进一步发挥大数据的支撑作用,通过对5千余家电商平台及超过3300万家网商交易数据进行监测、分析,挖掘贫困地区的土特产品优势,助力当地农民增收。
四川仪陇建立贫困户大数据, “一户一码一店”精准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销售农产品1200万元。
随着“农村电商+精准扶贫”的春风吹过广袤乡村,可以预见,中国农村将焕发出强大的创造力。
我们坚信,在孕育无限生机的田野上,美好的前景已经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