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谷雨,是信阳茶山最热闹的时节。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这里又迎来车水马龙、接踵摩肩的盛况。不过,躬耕茶园的茶农们逐渐发现,不仅是“茶客”,更多“游客”也对这里情有独钟。
“茶旅融合”,是近年该市的高频词。借助全民旅游的东风,传统茶城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带动城市发展?带着这个问题,采访团深入信阳毛尖核心产区,走访茶企与茶农,了解茶旅融合发展情况。
浉河区马家畈村的茶园,春茶已采摘完毕,茶山进入修剪、修复期。采访团观察茶山长势后,来到山脚下的德茗茶庄。随着炒制茶叶“沙沙”声入耳,茶沫纷飞,茶香扑鼻。采摘、晾青、优选、生锅、熟锅、理条、初烘、摊晾、复烘、捡剔……信阳毛尖复杂、精细的制作过程,让采访团对信阳毛尖的独特口感有了更深认识。
守着如此“金贵”的信阳毛尖,茶农是否得到了实惠?企业负责人邱德军告诉采访团,作为带贫企业,他们签订和浉河港镇十几个行政村签订帮扶协议,带动二百多户、四百多名贫困户。“我们定期组织专家为茶农进行茶叶种植、生产加工、市场信息等培训,不断适应市场的需要。”邱德军说。
小毛尖,带动的不只是农产品的增收。在文新茶园,采访团见到不少游客驱车前往,在茶山上的观景台赏景品茗。记者们就如何延长产业链、茶旅融合等问题,采访了浉河区茶产业和茶企负责人。据介绍,如今在信阳,茶已经成为扶贫、生态、健康、旅游、文化、惠民和名片产业。沿着环南湾湖茶文化旅游精品线,不仅有美景和毛尖,还有美食、体验活动、文化博物馆等一系列“吸粉”元素,仅清明节三天,这条线路迎来15万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