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纳斯·布罗姆的父亲阿列克桑德是一艘打捞船的船长,七年前,他勾搭上了杂耍班的歌女莎莉。在寻欢之余,他老惦记着沉船中的钱,担心儿子是否会亲自动手开工。当阿列克桑德把莎莉带回到船上时,打捞工作果然开始。约翰纳斯要去搞护照.因为他想出国学习,让自己成为真正的海员。可他父亲却阻拦他。在绝望中,他借酒浇愁,醉后向莎莉套近乎,被莎莉拒绝。约翰纳斯带水手潜下水打捞沉船,而父亲却亲自操纵氧气泵企图谋害儿子,约翰纳斯逃走了,然后带着警察找上门来,父亲被迫自杀。……约翰纳斯在海上漂泊了七年后回到故乡。他回到家里便发现莎莉疲惫不堪地躺在床上,她拒绝任何人的同情。 约翰纳斯向莎莉表示了爱情,准备把她带走。
本片是英格玛· 伯格曼执导的第三部影片。影片最初在法国上映时,曾被发行商理解为是一部“以比较独特的病态心理为基础的情节剧,”因此,在上映时.曾采用过几个商业性的片名,如《永恒的幻影》 、 《 迷途姑娘岛》 、‘同莫尼卡在一起》 、(莫尼卡的欲望》 等。(欲望岛)是二次大战后不久拍摄的,原文是《驶向印地安国》 ,法国著名影评家、瑞典电影专家让· 贝朗杰一开始就认为本片已经蕴藏着英· 伯格曼在以后摄制的一系列影片中所关心的问题的“种子飞他在本片中,有意无意地流露出他对现实的一种消极看法,也是40 年代中期以后,在瑞典文学界出现的一种“遁世主义,,在电影中的反映。在片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不愉快的.都想离开现实.逃向一个遥远的,没有痛苦与烦恼的地方,”《驶向印地安国》 这一片名本身就表明了作者的某种意向,因此,让· 贝朗杰指出,必须从更广泛的角度去看这部影片,才能不与一般故事片相混。导演英· 伯格曼,1 918 年生于瑞典马布萨拉,是50 年代以后瑞典最著名的电影导演,也是世界最杰出的电影艺术家之一。英· 伯格曼逐渐把他的影片处理成,’灵魂电影”,也就是说,通过电影去阐述、思考许多哲理和人生等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