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视频,既好笑,又让人难受。
小女孩对爸爸说:
爸爸,你有一个缺点,知道是什么吗?
就是,你有时候老是让人不开心。
小女孩继续说:
爸爸,我觉得这样不好,你能改掉吗?
面对孩子的请求,爸爸斩钉截铁地回答:
“不能!”
“就是要让你现在经常不开心,以后你才不容易崩溃。不可以做温室里的花朵,否则到进入到社会无法生存……”
听了爸爸的话,小女孩皱着眉,沉思了一会,说:
可是......
小孩子如果老是不开心,
就会得一种不开心的病啊, 会变老。
这个视频引起了激烈讨论。
我非常理解爸爸的苦心——通过挫折教育,磨练女儿的意志,目的是让孩子的内心更强大。
但是,他那句“就是要让你不开心”,却让人警惕!
因为,挫折教育,是一个经常被误解的概念。
真正的挫折教育,指的是家长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去激发孩子的潜能,让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而不是在孩子正高兴时,突然喊停,扰乱他们的兴致。
打断快乐,不是磨练,而是折磨。
可现实中,不少父母是后者——打着“为你好”的名义,故意不让孩子开心。
而且,他们常常很难抑制住这种「冲动」。
究其根源,是因为:在“开心”这个问题上,许多父母自己就是“病人”。
02
我的朋友曼,就是这样一个病人。
她嘴上说,希望孩子开心,
但行为上,却在阻止孩子开心。
有一次我和曼约在公园散步。
曼的儿子在周围跑来跳去、吱哇乱叫。
这本来是件好事,说明孩子在释放能量,他很享受这个过程,但是,曼却感到“失控了”。
她先是拿出孩子的玩具,在他面前晃呀晃,见孩子不为所动,又开始唤他的名字,温柔地劝导孩子停下来,但孩子依旧沉浸在自己的快乐中。
最后,曼忍无可忍,直接走过去抱住孩子。
孩子安静了,曼总算“成功”了。
她作为妈妈的“管教”完成了,
但是,孩子快乐的体验,却不完整了。
后来我跟她聊起此事,她才意识到,自己剥夺了孩子那一时刻的快乐,很懊悔。
更糟的是,曼回忆了以往和孩子相处的细节,发现类似的情况经常发生。比如:
假期,孩子正高兴地做自己的事:看看动画片,捣腾两下自己的玩具,拆解变形金刚……
曼看着他高兴的样子,本来很欣慰,却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诶,他作业好像还没写完?!
于是,曼一声令下,让孩子放下手头的事,乖乖做作业去。
期末,孩子成绩不错,英语终于上90分。他挥着卷子想跟曼讨一句夸。
曼本来也替他骄傲,却突然想起:诶?他的数学,明明可以考得更好呀!
权衡之下,曼决定泼他一盆冷水,并在心里告诉自己,这是为他好,是避免他骄傲的方式。
曼身边的其他父母,也都在这样做。
没人觉得有问题,也没有人意识到:
当他们不让孩子开心时,看似是为了孩子考虑。实际却是内心有一个声音,在指使他们:
“不能让孩子太高兴!不要太满足他!”
这个阻止孩子开心的声音,是父母的:“匮乏感”。
03
什么是匮乏感?
其实就是:需求长期不被满足后的一种状态。
作者李月亮讲过一个事,关于家长的匮乏感如何影响孩子。
李月亮的一个大学同学,不会放声大笑。
平时大家互相逗乐,所有人都笑得前仰后合,只有那位同学愣在那里,不知所措。
别人把肚子都笑痛了,那位同学就是笑不出来。
为什么?因为她太内向?矜持?笑点高么?
都不是。
后来她们才知道原因:这位同学从小跟着奶奶长大,而奶奶有一个习惯。
“奶奶是不允许她大声笑的,每次她笑得稍微放肆点,都会被扇一巴掌。被骂“张狂”。”
后来,这位同学不仅不会大笑了,连享受快乐,也不会了。
周末在家里看个电视,心里就抓心挠肝。
有烂苹果没吃,先吃了好的,会感觉死活咽不下去。
买件两千块的大衣,拎回家的时候腿都快被负罪感压断了。
出去旅行就更别提了,说不清原因,就是莫名其妙地觉得特别不应该,好像犯了多大的错,心情特别糟,完全不能像别人那样去放松,去享受。
故事中的奶奶身上,就有一种强烈的匮乏感。
她总是苦哈哈的,让我想起一句话:
只有愁眉苦脸,才是在认真生活。
老人由于各种原因,在自由、快乐上极度匮乏。所以,他们不自觉地,想要剥夺后辈的自由、快乐的权利。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不允许孩子快乐——
我自己不快乐,所以不快乐才是对的。
我自己从没被满足的,所以你也得不到满足。
具体地说,
有的父母,自己童年时听到的赞美很少。
有孩子后,也从来不赞美他们,哪怕孩子考前三名,他们也能鸡蛋里挑骨头,甚至打压孩子,美其名曰激将法。导致孩子不快乐。
有的父母,自己童年时得到的呵护很少。
有孩子后,也不愿拥抱、亲吻他们。孩子在身后嚎啕大哭,父母却自顾自地往前走,头也不回。导致孩子不快乐。
有的父母,自己不被允许大声表达、大胆行动。
有孩子后,也给他们设立条条框框,不许这不许那,导致孩子活得不伸展,不快乐。
04
我自己就是这样。
我小时候,父亲禁止我玩蹦蹦床。
无论其他孩子笑得多开心,无论我有多向往那张充满弹力、设置了各种关卡的神奇的大床,他也决不会花2元买一张票,让我高兴一下。
2元不算大的花销,而且能满足我童年最重要的梦想之一,但是,在我父亲看来,用在蹦蹦床上就是浪费。
究其根源,是因为我父亲童年时,没什么娱乐活动,只能滚滚钢丝圈,丢丢沙包。
尽管他也有自己的小愿望,如溜冰,但爷爷奶奶当时买不起溜冰鞋,所以他想溜冰的需求,也没有得到满足。
有了我之后,他愿意花上千元,给我买电子词典用于学习。但不会花5元,给我买一个溜溜球。
因为,他觉得溜溜球和滑冰鞋一样,都是可以不被满足的需求。
他觉得,既然当年爷爷奶奶可以不支持他溜冰,他也同样可以不支持我玩溜溜球。
但是,他忽视了:
一个溜溜球带给我的快乐,可能比电子词典要多一万倍。
很多大人眼中的“不必要的快乐”,对孩子来说,却是生命力的滋养,能强壮一颗心脏。
并且,大多数时候,孩子要的快乐,都是这么简单。
有时,是一块巧克力、一块饼干。
有时,是一个亲吻、一个拥抱。
有时,是一句赞美。
一个溜溜球。
......
但是,如李雪所说,大多数成年人,在让孩子愉快这一点上,都显得出奇地吝啬。
面前有这么多能让孩子快乐的事,有这么多轻易就能满足的需求,父母就是视而不见。
巧克力不能吃,
冰淇淋不能吃,
夏令营不能去,
花裙子不能穿,
电视不能看,
漫画不能看,
……
甚至,有的父母还不停地跟孩子的需求“较劲”。孩子需要什么,偏不给他什么;孩子想往东,偏让他往西。
关键是,父母这样做时,并不觉得自己有问题,反而觉得:
这没什么不对啊,我自己也没被满足过啊,不被满足是常态啊,不快乐也是常态啊……
不能老是让孩子开心啊,老是开心,才是有问题的。
05
一旦父母潜意识里认同了,不让孩子快乐也是“正义的”,父母就会忍不住打断孩子的快乐。
久而久之,孩子就失去了快乐的能力。
之前,有一篇题为《快乐有罪》的作文,就是讲孩子如何被父母一步步剥夺快乐的能力。
当我活泼的时候,
父母就说我不正经,我很快收敛了;
当我想出去玩的时候,
父母叫我做家务;
当我开始做自己喜欢的事,
父母又叫我去帮忙;
很多次觉得,自己最开心的时候,
就被父母给阻挠了。
慢慢地觉得,
快乐是有罪的,不快乐才是王道。
作者说,他的“快乐无能”延伸到多个方面:人际关系上,感情上,工作上,他都无法进入到一个很舒服的状态。
和朋友,不敢深交;
遇到喜欢的人,不敢走近,觉得自己不配;
事业上遇到机会,不敢抓住。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在孩子还是一张白纸时,父母说什么,什么就会刻进他们心里。
这个时期,如果我们频频打断孩子的快乐;总是不让他玩玩具;总是不让他放松,不让他大笑;当他去自己开心的事情,我们却屡屡阻止时……
他就会内化我们的意志,开始执行。
以后,他再遇到快乐,就会自然而然地认为,这是不对的,自己不应该快乐,所以,他主动掐断这种积极的感受,回归到一种平淡,或痛苦的状态。
让孩子永远停留在痛苦中,这是多么残忍的行为啊!
06
曾在微博上看过一个外国宝宝闻脚丫的视频。
一个宝宝坐着,观察自己的脚丫。
突然,他一使力,弯下腰,闻了下自己的脚丫。
这一闻,不得了,像是着了迷。
他又一次弯下腰,这次还张嘴舔了舔。
这么来回几次之后,宝宝像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任务,挥起小手臂,雀跃了两下。
婴幼儿这样的身体探索很有意义,而在我印象中,身边的大人要么阻止——“别吃脚,妈妈给你冲奶粉”,要么嘲笑——“我家怕是生了个傻宝宝”……
我很感谢视频中的父母,他们没有阻止这个“怪怪”的行为,更没有因为自己不喜欢这个动作而训斥孩子。
相反,他们录下这个时刻,还当作珍贵的纪念。
宝宝多厉害呀!
毕竟,大人想啃还啃不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