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教学,更能把控教材编排意图。抓住数学的本质的同时能提高效率。在课堂上也就不会出现注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不会出现重数学方法轻数学思想的现象。也就更不会忽略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通过学习数学,学生就要能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就要能用数学的思维分析现实世界,就要能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即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训的需要,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1)整体把握教材,甚至熟知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
给学生一碗水,我们准备一桶水现在是远远不够了。整体把握教材还指深知这一节内容在本单元,本册书,本教学阶段,整个教学阶段的位置,联系,影响。例如,在讲线段时,应该明白它是学生建立空间观念之始,应该有意识的给学生灌输点动成线,这是一维空间的形成,也让学生明白图形是运动的。在学面时,有意识的给学生演示线动成面或连线成面,引导学生建立二维空间。在学体时,学生已建立图形是运动的,已经能感受到面动成体。所以教师稍加提示即可,比如用学生摞起来的作业本为例,一张纸就是一个面,一个本一个本摞起来就成了一个体。这样在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下,学生的三维空间就建立起来了。为中学阶段学习立体几何打下了基础。
(2)上好种子课,重识知识的生成过程。所谓种子课就是每一单元的起始课或每一个知识点的起始课。这些都是数学本质的东西,一定要学生经历这些知识生成的过程。让其表象印在学生脑子里。以方便后面用到时时时重现。让学生把握住了这些本质的东西,解决问题时出错就会少一些。在培训之前我们五六年级一直在研讨《上好概念课的基本策略》,而概念课往往都是种子课,知识点的起始课。我们教研的内容正好和培训的内容不谋而合。因为有教研和培训的诸多理论做依托,我在上这节课比平时有把握多了。课堂上给了学生充足的时间经历了知识的生成。通过两个实验和生活中的大量实例,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等过程建立起体积的概念。体积概念建立之后,学生自己就提出体积的大小,自然的引出体积单位,在认识3个体积单位单位时,更是调动学生所有的感官,充分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因为课前布置了制作棱长为1厘米和1分米的正方体,又用了大量的生活实例比较分析。1立方厘米和1立方分米的表象就建立起来了。1立方米是通过学生活动建立起来的印象更深。在小结时引导学生再次比较加深学生认识:1立方厘米是个较小的体积单位,1立方米则是较大的体积单位。尽管在知识的生成过程中占用了大量时间,巩固练习的时间短,但是出错率很低,连平时不举手的同学积极性也很高。在判断对错“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相等时。”时。学生马上说出理由:一个是面,一个是体,没有可比性。
再如,学生在认识圆时,不妨提出要求,1,在一张纸的指定位置画出几个相应的圆。2,在一张纸上画出几个指定半径的圆。学生在操作中就会明白: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又如,在认识圆柱体时,让学生自制学具,旋转一个长方形变成圆柱,再次感受面动成体。或者让学生展开一张围成圆柱体的长方形纸,感受由体成面。从不同角度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圆锥也可以这样操作。这样在以后解决切面问题时就容易了。
又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一定要求学生经历“长方形的周长=长+宽+长+宽”这一学习过程。并且要多做练习巩固,不要急于总结公式。因为这是周长的本质。掌握了本质不至于在算三角形的周长时学生不会算或者说没学过公式。
之前上课时,不太注重知识的生成,学生对概念理解不深刻,甚至只是学会了描述概念的这句话。根本没理解话的意思。所以练习时漏洞百出,师生不断纠缠于改错出错中,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