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受《中国诗词大会》的影响,家长们最近都极度渴望培养出“腹有诗书”的孩子来。
好朋友小A就是其中一个,周末去她家里做客,她上二年级的孩子,就在客厅里一脸严肃地背诗。
看到这一幕的我狠狠地夸了她一番,没想到朋友却泼了一番冷水:“你就别夸她了,我每天督促她背诗都得被气死,重复一百遍,还是背不下来。”
看来,“别人家的孩子”还是不好当的。
小七非常认同,我国的古典诗词中蕴藏着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孩子们能越早接触越好。可是,孩子背诗,需要有方法。
自从给大家推荐好书以来,就有不少家长来问我,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孩子轻松背会古诗词。
为此我也采访过不少语文老师,大家普遍认可的是,背诵最关键要靠“理解”。
想要让孩子喜欢古诗,学会古诗,一定不能死记硬背。如果能用一种通俗有趣的方式,把古诗讲成故事,让孩子听完不仅能理解,而且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轻松记住,那就最好了。
最近,出版社朋友给我推荐了一套书,让我惊喜不已,因为它几乎完全满足了我的期待!!
《古诗有故事》共3册
↓↓↓
作者用讲故事的方法,把诗人生平、经历、历史文化等融入到古诗故事中,简单来说,就是让古诗不用背,看完自然会!
三本书按照从汉代到清代的历史顺序,重点讲了75首中小学必考古诗,都是教育部新版《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篇目。另外,故事中也穿插了多首其他的古诗,加起来一共讲了175首古诗。
最吸引我的,是整套书的故事都非常有意思,看目录感受一下↓↓↓
“有一种传统,叫宝宝心里苦,但宝宝不说”、“假如你的好朋友要移民火星了”、……这些标题一听就觉得好有意思!!忍不住打开看看,结果一读就停不下来了。
有一章作者写到了诗人贾岛,他是一个对用字力求完美的诗人,总是反复琢磨每个字;相比之下,李白写诗却是全靠灵感,一气呵成,从不纠结。作者用幽默的语言想象了他俩的对话:
想象一下贾岛和李白如果见了面,李白肯定得笑死:“你这哪是写诗哦,简直比挖煤还费劲!瞧我,旅游胜地到处逛,随口一吟就是诗。”
贾岛肯定得哭死:“大神,您以为谁都像您这样有才啊!我这不是天分不够,勤奋来凑嘛!”
语言是这样有趣,孩子们读起来丝毫不觉得枯燥,反而对古诗有了很多兴趣,对诗人的性格解读也更加深刻。
我把这本书寄给家里的侄女,以前最讨厌古诗的她,竟然看得津津有味,昨天给我打电话,还背了一首诗给我听,真是让我惊喜!
作者说起自己的创作初衷:“学习古诗,如果光是死记硬背,就太可惜了。”
“我们应该去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发生了什么,诗人是个什么脾气的家伙、经历了什么事,然后才能站在诗人身边,陪着他高兴、难过,从而真正理解某首诗的心情。”
在中小学教育都大比例增加古诗文的今天,可以说是得古诗文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考试。
这套书,让孩子们古诗不用背,看完自然会,这样一来,不仅背诵问题解决了,诗文理解也不再是难事。
中小学优选超值图书
识别下图二维码,查看详情
↓↓↓
下面,就带大家来走进这套书:
1
读懂诗之前,先读懂诗人
以唐代的刘禹锡为例,在讲他的诗之前,作者先讲了这个人。
刘禹锡原是一位深受重任的朝廷大臣,但是因为说话太直,得罪了太多人,三次被贬官到偏远地区,一生大起大落,却从不抱怨气馁,反而用诗歌当武器,无情地嘲讽他的对手。
说起这个说话直接的人,作者幽默地称他为“嘴痒手欠的人”。
他第一次被贬官是到了湖南,一待就是10年。十年后,皇帝想起他来,觉得“都晾了10年,臭毛病也该改了,把他召回来吧”。
于是他回到了长安当官,有人邀请他去玄都观赏桃花,他诧异地说:“我这个老长安人怎么不知道,玄都观有桃花?”别人说:“这是您出长安后才种的!”
“原来如此!”赏花归来,他就挥笔写了首诗:“玄都观中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他其实是借诗句讽刺那些新官员:“你们算老几,我扛枪上战场时,你们还穿着开裆裤呢!”别人一看,不得了了,老刘毛病又犯了,肯定要挨揍。
果不其然,传到皇帝耳朵里,皇帝又怒了,刘的屁股还没坐热,又被贬到更远的广东去了。
一去十三年,再次回到长安时刘禹锡已经是个老头子了,他又要去玄都观,别人就提醒他:“这次可千万别再乱说话了,诗就别写了啊!”
没想到这次去,桃花一棵都不剩了,他“嘴欠”的毛病又犯了,再次作诗一首:“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意思是:看你们还有啥得意的,打不死且坚持不懈的我又回来啦!)
于是,又得罪了人。
刘禹锡就是这么个心直口快的人,但是他从不后悔,一生坦荡无畏、豁达洒脱,只要觉得自己对,哪怕是被贬官,也要说诚实话,做正直人。
被贬官那么多次,他也从没有怨天怨地,而是在小地方好好地做事,好好地生活。
认识了刘禹锡的性格,再来读他的诗,就能读出更多的内涵来了,比如这首《浪淘沙》,是他在被贬官的路上,经过黄河时写的: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如果只是把它当做纯粹写景的诗,只是理解了一半。其实刘禹锡做了九首《浪淘沙》,另外有一首说的是:
不要看别人的坏话像波涛一样汹涌,被贬官的我呢,就像金沙一样沉到了水底。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总有一天我会露出水面,让你们看到我的光芒。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两首结合在一起,我们就懂了,这些“沙”啊“浪”啊都是有比喻意义的:虽然我现在不得不去天涯,但终究会一飞冲天!
作者正是用这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在故事中讲人物,在人物中再讲古诗。
通过这种方式,孩子能很好地理解每首诗的意义,对每个句子的印象也更加深刻,不仅成功背了诗,还能学到许多历史人文知识,一举两得。
识别二维码,即可购买
↓↓↓
2
还原历史真相,才能懂诗的情感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我们都非常熟悉的诗。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但是如果不懂当时李白写这首诗经历的事,可能会以为这只是一首写景、或者叙事的事。
实际上,当时历史上的李白刚牵连上一件政治官司,被流放到偏远的南方去了。他背上小包包,垂头丧气地走到四川时,没想到皇上突然大赦天下……
“啊!”李白接到命令,乐得一蹦三尺高,:“太好啦,不用去那鬼地方了,回家回家,马上回家!”
了解了李白当时的这个历史背景,我们才了解了诗人的心情,此时再来读诗,感受到的情绪就截然不同了:
他立刻乘船,顺流而下,心情好到连吃黄连都是甜的,猿猴的啼叫声在别人耳朵里常常是凄惨的,但是开心的李白听起来却是在愉快地唱歌。
伴着猿猴的动听歌声,小船嗖嗖嗖,跟电影蒙太奇镜头一眼,转眼过了一万座山……
学习古诗背后的这些故事,一方面是拓宽了孩子们的历史人文知识,另外一方面也能让孩子真正通过“阅读理解”这一关。
读完这本书的孩子,考试中再遇到“作者抒发了什么情感”这一类的题目,就再也难不倒了!
3
解读一首古诗,学会多种技能
首先,这本书会在讲故事的同时教给孩子们很多写作技巧。
例如在《跟难兄难弟学一手》一章中,作者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为例子,讲述了“用配角衬托主角“的写法。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从头到尾,这位“隐者”的一根头发、一片衣角都没出现,但是通过松树、童子、山峦和云雾的衬托,我们的脑海里自动浮现了一位仙风道骨的世外高人。
我们平常写作也完全可以这样写,写一个人时,先写写他房里的摆设,写他的朋友,写他爱吃的东西……他的性格自然就呼之欲出了。
另外,这套书还是一套极棒的写作素材。
就像我前文所说的,孩子们写作文时,如果能引用一些好诗好句,是非常好的加分项。但是引用诗句不是盲目的,而是要结合诗句的情感、历史、意义来引用,才能真正给作文加分。
这套书中涉及了很丰富的人文知识,把每首诗的作者背景、历史背景都讲得很透,孩子们看完印象深刻,对诗的情感把握也更加准确,写作文时自然而然就能用得上了。
《古诗有故事》共3册
中小学优选超值价:86元
(原价:128元,省42元!)
这套书不仅内容非常棒,装帧也很用心。
高清彩色配图,选自1850年绘制的著名画作《诗经名物图解》,细腻地展示了《诗经》中的植物、花鸟等,大大提升了阅读美感和格调↓↓↓
纸张是进口轻质纸,便携不笨重。页面用护眼色印刷,读起来赏心悦目,在文学滋养之余,能让孩子体验到中国传统美学的雅致和意境。
另外,随书附赠文艺风笔记本↓↓↓
笔记本里有诗句和精美插画,孩子可以随意抄写自己喜欢的诗句,也可以给诗句配上插画,培养自己对古诗的鉴赏能力↓↓↓
相信孩子们看完这套书,不仅能够成功应付各种古文考题,还能够还能将中国传统的美带入到生活中,对着枯燥的课文讲故事、对着天边的飞鸟吟诗句……
所谓满腹诗书气自华,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