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生活

国内 商业 滚动

基金 金融 股票

期货金融

科技 行业 房产

银行 公司 消费

生活滚动

保险 海外 观察

财经 生活 期货

当前位置:滚动 >

库车县甬库团结村的美好夜晚,由劳作、巴扎和电影组成

文章来源:天山网  发布时间: 2019-04-20 19:56:27  责任编辑:cfenews.com
+|-

【原标题:库车县甬库团结村的美好夜晚,由劳作、巴扎和电影组成】财金网消息 库车县齐满镇甬库团结村,热闹与宁静、忙碌与悠闲,组合成一部和谐的交响曲。

4月15日,记者夜宿甬库团结村。从村庄的生产活动、文化活动、公益活动中,从村民充满自信的谈笑中,我们感受到了村民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抢耕抢播促增收

傍晚,罗洋发接到哥哥打来的电话:今晚月亮挺亮的,咱们继续干活。

罗洋发和哥哥罗国安、弟弟罗立1996年到甬库团结村落户,现在是当地的种植大户。

晚上8时,吃过饭的罗洋发和朋友一起开上拖拉机出门。

“我们包的地比较多,从3月下旬开始种棉花,通常是晚上犁地、白天耙地,白天播种、晚上接着播,否则一个月地种不完,就会影响收成。”罗洋发说。

罗国安一直在播种,没回家吃晚饭,家人把饭送到了地头。晚上9时过后,四野黢黑,夜凉如水,他和帮工穿上外套,打开拖拉机前后灯。“突突突”的机器声中,地膜、滴灌带伴着点播的种子缓缓伸向前方。

不远处,一辆开着大灯的拖拉机在来回走。罗洋发说,那是吐尔洪·买买提在耕地。

罗洋发兄弟靠种棉花增收,吐尔洪靠给别人耕地耙地增收。“晚上凉快,也没有蚊子,咱们加紧干。忙完这段时间,咱们去巴扎上喝酒。”休息间隙,吐尔洪对罗洋发说。

■村民举杯话幸福

甬库团结村处于一个绵延数公里的狭长地带,晚上最热闹的地方要数巴扎了。

“村里有个巴扎,就是热闹。”对着几样小吃和几杯酒,63岁的姬志超对艾合买提·沙吾提等几名年轻人说。

巴扎是浙江省宁波市援疆指挥部去年援建的。晚上,虽然打馕合作社等几家店面已打烊,但一家家饭馆生意火爆。

姬志超家种了200多亩棉花,已播种70%。胜利在望,他想犒劳一下自己。

1961年,姬志超就跟随父母来到这里,他用非常流利的维吾尔语讲述自己年轻时候的故事,逗得大家开怀大笑。

不远处,给姐姐的饭馆帮忙的买买提·吾斯曼一边听客人聊天,一边熟练地穿着烤肉。他是齐满镇巴扎村村民,到甬库团结村才两个月。他告诉记者,现在是春耕时节,也是饭馆一年中迎来的第一个生意高峰。以前的农民种地都是自己带吃的,如今农民也流行在地里打电话叫外卖。

“地不是很远,但这里吃饭的客人多,我们没法送过去。通常是说好时间,他们开车或骑摩托车来拿,有人刚拿走订好的6份拌面、20串烤肉。”买买提说。

买买提说,一般夜里12时过后,饭馆关门,地里加班干活的村民也开着拖拉机回来了。

■文化活动添欢乐

巴扎门前的宽阔马路,晚上少有车辆,马路两旁的大红“中国结”路灯显得更加鲜艳夺目。

往前走几十米便是甬库团结村村委会大院,村里又一个热闹的地方。这天晚上,齐满镇电影放映员阿不力孜·库尔班来放电影。他把数码放映机和银幕整理好后,身后已经坐了一大片人。

“我放电影已9年了,现在放映设备很先进,农民看电影的条件也好多了。以前,很多村村委会文化活动场地少,条件差,村民都是自带凳子来。”看着平整的水泥地和清一色的板凳,阿不力孜感慨道。

阿不力孜给村民公布放映单:故事片《湄公河行动》、科教片《果树需要节水》、纪录片《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观众听后一片欢呼声。

养牛大户马木提·艾地热斯喂完牛,敞着圈舍大门,径自看电影去了。记者问他为何不关圈舍门,他笑笑说:“现在治安这么好,根本不用担心丢东西。”

4月15日晚,库车县的志愿者为甬库团结村村民义务理发。新疆日报全媒体记者李瑞摄

村委会大院一侧,来自库车县城的艾合买提·尼亚孜等几名年轻人,打开工具箱开始为村民义务理发。艾合买提在县城开有一家理发店,一次给一名青年志愿者理发,了解到参加爱心活动很有意义,便加入了志愿者服务队,定期下乡开展志愿服务。

不知不觉中,到了子夜,甬库团结村开始真正安静起来。在村委会大院旁开商店的吐尼亚孜·阿布拉最后一个关门。关门晚,是因为村干部、“访惠聚”驻村干部等很多人在加班,可以方便他们买东西。

蹲点日志:践行“四力”总有新感悟

既不在城镇近郊,又不是人口大村;既缺少企业,又缺乏品牌。通过村情资料,结合以往采访经验,我们刚到库车县齐满镇甬库团结村时判断,这个有不少年轻人搬到城里工作和生活的小村庄,晚上一定会格外安静。

每天晚饭后,我们都会在村里走上一圈,谈谈当天的收获,议议次日的采访计划。不知不觉中,我们发现这个村庄其实涌动着一股巨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在与时间赛跑,在与邻村比拼。我们原本关注的焦点是巴扎日、双休日、升国旗等时间段。后来,我们发现:夜晚,也是非常重要的观察窗口。

夕阳西沉,走出村庄,我们看到了旷野里仍在勤劳耕作的村民;踏着暮色,再走回村庄,我们感受到了巴扎上、广场上、村委会大院里欢乐的氛围。村民的夜生活,折射出的是农村的发展变化,展现的是日新月异的伟大时代。

增强“四力”,就是要把实践和基层当作最好的课堂,把人民群众当作最好的老师。我们潜心体会,细细感悟,认真思考。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这将激励我们采写出更多带有泥土芬芳的新闻作品。

来源/新疆日报

记者/张治立、李瑞、王琦铭、张万德

编辑/杨洋

专题首页|财金网首页

原创
新闻

精彩
互动

独家
观察

京ICP备2021034106号-38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财金网  版权所有  cfenews.com  投稿邮箱:362293157@qq.com  业务QQ:362293157立即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