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红花岗区:巷口镇党建引领调结构促增收】近日,红花岗区巷口镇八卦村36亩“大球盖菇”喜获丰收,阵阵清香扑鼻而来。多位村民正在采摘、装篮……一派繁忙景象。
喜悦背后是辛酸的过往。去年年初,巷口镇八卦村党支部因支部作用不明显、带富能力不强、集体经济发展缓慢,被定为市级后进村党组织。
痛定思痛,谋定而动。区、镇、村三级联动,全力激活村党组织要素保障。
区委统领,组建专班进村蹲点,优化村党组织设置,拟定村集体经济三年发展计划……
镇级实施,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历时三个月“大走访、大调研、大学习”,踏进门槛,走进心坎……
村级见效,村支两委一班人把“三亮三比”进行到底,挨家挨户收集意见建议……十足的干劲聚起了民心、赢回了口碑。
与其苦熬,不如苦干。要突围“后进”换新颜,只有撸起袖子加油干。
回答“谁来干”“怎么干”的根本问题,镇党委统筹、村党支部牵头,结合该村森林资源和区位优势,以“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不断为村集体经济后发赶超蓄势注能。
对于“种什么”“养什么”的产业选择,引进六禾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大力发展林下食用菌种植和大棚食用菌培植。
面对“不敢干”“等等看”的现实困境,党员带动,试点推进。党员刘成万带头,动员黑石田组12户村民先行先试,按照每亩林地200元/年,每亩土地500元/年,每亩水田800元/年的标准,流转林地、土地、田地140余亩。
经过反复沟通对接,村里与云南食用菌研究所达成技术研发合作,与云南明兴食用菌有限责任公司签订技术培训和定价收购协议。培训技术、保证销路,村支两委班子摘掉“后进”帽信心十足。
今年3月,新推出的“大球盖菇”项目“一炮而红”,不仅以每月2000元的工资标准,解决了6位贫困户就业问题,还让“观望”的村民坚定加入村合作社的信心。
望着这刚从地里探出头来的“宝贝疙瘩”,村支两委干部纷纷感慨:“长势好、产量高,不愁销路还卖得起价,咱们再去动员,把更多的村民发动起来一起干。”
苦熬与苦干,一字之差,天壤之别。“把黑石田组养殖场流转过来,翻修成食用菌加工场,提升食用菌附加值”,该村党支部书记舒中银的“小算盘”拨得哗哗响。
一村之变折射全镇新貌。在巩固原有集体经济项目的基础上,沙坪村猕猴桃种植、花卉种植基地,巷口村辣椒、折耳根种植基地,中山村生态农庄党建示范点与八卦村食用菌种植基地一起,描绘出全镇“三基地一示范点”的乡村振兴新蓝图。
乡村四月闲人少。巷口镇党委组织委员徐瑞介绍:“目前,全镇4个村,共计流转林地、土地、田地1450余亩,为29位贫困群众解决了就业,大家都在抢抓时节撒种育苗。”
举目千山绿,奋斗正当时。目标已确定,号角已吹响。从“等等看”到“加油干”,一条苦干实干铸就的致富路上,想脱贫、要致富的呼声日益高涨,决战之心打赢决胜之战气势如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