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生活

国内 商业 滚动

基金 金融 股票

期货金融

科技 行业 房产

银行 公司 消费

生活滚动

保险 海外 观察

财经 生活 期货

当前位置:滚动 >

人勤全南工业兴!凝聚县域经济腾飞的产业力量

文章来源:财金网  发布时间: 2019-04-09 15:57:30  责任编辑:cfenews.com
+|-

财金网讯 一座座现代化标准厂房鳞次栉比,一个个优质产业项目生根开花……如今我县的工业园,电子信息、核能材料、不锈钢、智能制造等特色产业蒸蒸日上。2018年,我县实现了规工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工业固投“两个翻番”,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从2015年的25.48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52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由2015年的16.54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3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效益指标进入全市前列。

突出首位产业壮大产业集群

“目前公司的订单已经排到9月份了!”日前,在江西晶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杨衍德告诉笔者。据悉,这个投资12亿元的企业,是国内仅有的三家能规模生产大中小全尺寸全覆盖玻璃盖板的企业之一,行业覆盖占有率在70%以上,填补了我省大尺寸玻璃盖板生产的空白。

晶阳光电从引进到投产,仅仅用了8个月,该企业的快速发展是我县突出发展电子信息工业首位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县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有利契机,策应赣粤电子信息产业带和“三南”园区一体化建设,扭住电子信息首位产业,抓支柱、扩总量,抓转型、提质量,实现工业量质齐升、强筋健骨。三年来,我县抱团引进电子信息企业25户,总投资79.68亿元,签约电子信息项目总量是2015年的6倍,年产值50亿元的光电显示产业集聚凸显。

为加快电子信息产业首位发展,我县专门制定出台了《全南县鼓励电子信息产业投资若干政策》,包括设备购置补贴、鼓励创新、融资贴息、工业发展基金倾斜等“真金白银”系列优惠政策,并设立了首期2.5亿元的工业重大项目引导资金,将42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全部用于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园,重点支持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发展。

围绕突出发展电子信息首位产业,我县商务局主动作为,聚焦光电显示、电子设备及电子工业设备智能制造等细分领域,着力引进大企业和附加值高、成长性好的企业。县商务局局长王彬说,“以突出电子信息首位产业招商为重点,主攻粤港澳大湾区,坚持招大引强,组建专业招商队伍,创新招商方式,实施精准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力争将电子信息产值占比提升到35%以上。”

聚焦科技创新 培育全新动能

前不久,县超亚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00万件的微型电机智能制造机械自动化“机器换人”升级改造项目获赣州市2018年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专项奖励资金55万元。自2016年决策实施“机器换人”的智能自动化改造以来,该公司从传统制造企业成功转型为集设计研发、加工制造、产品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我县加快传统企业转型升级装上新“引擎”。

超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佳平告诉笔者,该公司2018年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成为我县首次获此荣誉的企业。近年来,我县聚焦科技创新,不断加大创新主体培育力度,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促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先后出台实施创新驱动、科技兴园兴企、专利奖励、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激励企业做大做强、招才引智等政策措施,设立了包括平台建设、高新企业认定、成果转化等30多项科技创新奖项,激活企业发展后劲,有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为加快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实现“老树发新芽”。我县围绕“中国制造2025”,推动超亚、呈和、大江南、聚高等企业实施“数字车间”、“机器换人”项目;引导和扶持松岩氟新材料企业升级生产无硅氟钛酸钾,延长产业链,建设钛精矿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生产钢性柔性铁基粉,产品向航天、军工领域发展;推动不锈钢钢坯生产企业转型发展,引进永能不锈钢、阳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打造不锈钢全产业链生产基地;推动稀土加工企业建设锆铪合金、锆铪新型材料、耐高温磁性材料生产线。项目建成达产后,这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锆铪新材料生产基地。

2018年,我县新增省级创新平台1个、市级创新平台5个,连续两年获评全省专利进步十强县。

聚力园区升级 强大工业支撑

从生地供应到不锈钢产业基地、铸造产业园等项目完成“三通一平”的熟地供应,再到目前的“五通一平”;从没有标准厂房到大力推进42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让企业实现“拎包入驻”……如今的全南工业园区展现出无限生机。

园区兴则工业兴。近年来,我县坚持“亩产论英雄”导向,提高亩产效益,着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个小区小县,我县土地等发展要素有限,如何实现资源资源利用最大化?我县一方面对园区“做加法”,科学规划布局产业园区,沿绕城公路征收产业用地,扩大园区规模。调区扩区后,形成“一园二区三地块”布局;另一方面对园区土地“做减法”,树立“亩产论英雄”导向,对园区“僵尸企业”、低产低效企业进行“腾笼换鸟”,集中清理、处置闲置、批而未建土地,将土地等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集聚,推动园区企业从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转变。

“工业的核心在园区,而标准厂房可以极大缩短项目落地建设周期,是支撑工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县工业管委会主任曾勇介绍说。我县成立工投开发有限公司,投资8.2亿着力推进标准厂房建设,实施成本价购买厂房以及前三年“先交后返”租赁政策,筑暖巢让企业“拎包入驻”。当前,标准厂房一期9.14万平方米厂房已全面建成,并全部入驻企业;二期12万平方米、三期21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正加速推进。2018年,我县出台关于共建“产学研用”园区的若干政策,与东莞理工学院对接,合作共建11.93万平方米产学研用科技产业园。目前引进大研机器人(全南)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科技型企业,打造智能自动化设备及智能工业机器人研发、嵌入式智能工程检测为一体的科技产业园。

此外,我县工业园区在产业发展中,始终坚持生态为重,走绿色崛起之路,真正做到“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去年以来,我县投资2000多万元对园区生态环境进行整治,统筹推进园区水、电、路、土地平整、绿化提升;投资3300万元,采用BOT模式,建设占地约40亩的工业污水处理厂。严把企业入口关,提高准入“门槛”,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项目,坚决“拒之门外”。三年来,我县共拒绝对环境有影响的企业100余家,留住了一泓碧水、满城青山。

专题首页|财金网首页

原创
新闻

精彩
互动

独家
观察

京ICP备2021034106号-38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财金网  版权所有  cfenews.com  投稿邮箱:362293157@qq.com  业务QQ:362293157立即发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