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讲究资产配置、风险对冲,怎样的投资策略能对冲职业收入多少和稳定性强弱的风险呢?
股性工作
股票的特点是什么?
股价涨跌不定、忽高忽低,可能处于疯涨的大牛市、也可能处于狂跌的大熊市、还可能来一波上涨行情及紧随之后横盘震荡,变化莫测、让人捉摸不透,存在着极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
所谓股性工作,就是指符合以上描述的股票特征的工作,即收入高低不定、稳定性较差、今天赚一笔明天亏一笔,形容此类工作的话语如“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只见贼吃肉、没见贼挨打”等。
也许你已想到我说的是哪类工作了,主要是以销售结果为考核、以拿业绩提成为收入的工作,如:公司里的销售、股票经纪人、保险代理人、汽车销售顾问、新房售楼员/二手房中介、前期市场开拓、作家/画家/艺术家等自由职业者……当然还包括店铺的小老板、办企业的企业家、工作室的创业者、以及活跃在市场中的各类生意人。
他们的职业风险在哪呢?就是收入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期。
这月逮个大的收入突然很高、可下月却可能颗粒无收(当然销售工作一般也有底薪,但很低),而你的支出(日常生活消费/子女教育培训/房贷车贷信用卡还款等)却是稳定持续的啊,若持续个半年三月的没收入,这些支出该怎么办呢?
因为收入不稳定,带有极大的偶然性和运气成分,所以就很难做出长期的规划(当然也有,但需要更强的技巧,并且还得以有偶然的大额收入为前提,但这不能保证啊)——如投资理财规划、生活消费规划、退休养老规划等等。
债性工作
那债券的特点是什么呢?
一般来说,债券的收益稳定可持续、固定日期(每月/每季/每年等)到点收息、能赚多少以及什么时候拿收益都是可预期的,特点就是本金安全(一般来说如此,当然也有例外,如债券违约)、收益固定、未来可期。
符合以上特征的工作就是债性的工作,如各级政府的公务员、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的老师和医生、各类智库/研究院的研究员、以及国央企/上市公司/大型企业的行政人员等,他们的收入一般固定、收入几乎可期。
这里也要说明一下,工作的股性或债性是相对而言的、是经常调整并非一成不变。
公司里的行政/人资/后勤等工作通常被认为是债性的工作,但如果就职的是一个小的民营企业或处于行业衰落的企业(如这两年产能过剩的行业/企业),这种债性工作也是不靠谱的——有点类似信用债违约、本金亏空损失。
有人会纳闷:债性工作安全稳定、收入多少可预期、看起来四平八稳,怎么也会有风险呢?是的,有风险,它的风险就是收入太稳定、也就没有财富暴增的可能。
你听说过多少人凭借固定工资而发家致富的?从事债性工作的人几乎一辈子都不可能财富升阶、更别提实现财务自由了,他们最多拿到社会中等以上的收入,而不可能拿到社会顶尖阶层的收入——根据风险收益对称的原则,这也合情合理。
从事债性工作的人,仅从收入的角度看,类似“一眼望穿一生,没有起伏波动,就此平淡无奇的过完一辈子”。可生命的意义在于精彩体验,在于往更好的方向变动啊!这就是矛盾之处。
那对于股性和债性的工作,该用什么样的投资理财策略呢?
投资策略
在我们的投资理财中有一个资产配置的理念:钱要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且不同的篮子间要尽量不相关,即有风险大博高收益的产品(如股票/黄金等)、也有风险小得稳定利息的产品(如债券/信托等);有流动性好短期投资的产品(如货币基金/银行理财等)、也得有流动性差长期投资的产品(如股票基金/房产等)。
股性工作和债性工作该如何应对呢?
其实可以把自身看作一项资产,而每月的收入就是这项资产获取的收益,什么样的投资策略就看你自身是什么类型的资产了:股性的工作,可把自身看作是风险较大的资产;债性的工作,则可把自身看作是风险较小的资产。
所以投资策略就来了:对股性职业的人来说,要把更多资产配置在债券/信托/银行理财等风险小、价格波动小、收益稳定的资产上;而对债性职业的人来说,则应把更多的资产配置在股票/指数基金/房产等价格波动大、收入不确定性高的资产上。以此达到风险对冲、资产均衡配置的目的。
其实现实中我们也经常遇到这样的人。
公务员/事业单位的人多会利用业务时间买股、买基金,用他们的话说是“工作较清闲、时间较多”,这多是一种谦虚、自嘲的说法,实际上是想利用工作稳定的优势去博取一个高额收益。而做生意/做销售的人,却把很大一部分钱存在银行,它们会说“随时要用钱、不想承担风险”,其实是在感受到自己收入不确定后、而主动做出的对冲不确定的理性决定。
总结一句话就是:偏股性的工作,多配置债券类资产,以平滑工作收入的波动,保障生活;偏债性的工作,要多配置股票类资产,以弥补工作收入没有突破性的缺点,为的是博一个高收益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