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扣扣一审判决死刑,如果他生活在古代,这样做是英雄还是罪犯
听江湖新闻,说江湖故事,探寻江湖的历史,寻觅历史的江湖,就来江湖不晓生。张扣扣案件最近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成为了大家都在关注的事情。法庭对张扣扣进行了审判,一审判决为死刑。在判决之后,他立即就申请了上诉,非常多的人都在关注这样的案件,希望能够最终得到一个让人满意的结果。下面小编简短描述一下张扣扣案件的过程:张扣扣13岁的时候,目睹了母亲被王家人打死,忍辱负重二十年之后,仇恨爆发,张扣扣手刃王家三个壮丁,杀完人后便去自首,也因此引起了社会的巨大反响。
对于一个杀人犯,人们并不会太关注他,因为他会受到法律的惩罚。而他不仅是一个杀人犯,还是一个孝子,他为母复仇等待20年,让人深思。对于张扣扣事件的判定,众说纷纭,其中主流意见就是法不容情,为母复仇值得同情,但是杀人该死,这是法律。在众多评论中,就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即,如果张扣扣出生在古代,做了这样的事,就是一个大英雄之类。这也就是笔者这次主要讨论的话题了,如果他出生在古代,做了这样的事,是英雄还是罪犯?
本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笔者例举了不同朝代的孝子,方便让大家全面了解一下古代的判断方式。
在晋朝以前,不论是三国时期,还是汉朝时期,乃至更早,社会纠纷的法律都并不完善。那个时候的道德作为主要的是非衡量标准,不论是什么事,都要先符合道德,再符合法律。所以在那个时候,如果张扣扣为母复仇,可能会成为英雄,因为他代表了大部分人的道义。
与之相对应的人物是桓温。再公元328年,桓温的父亲再苏峻之乱中被叛军韩晃杀害,这个谋杀的过程中,当地泾县的县令江播也参与了谋划。当时的桓温只有区区十五岁,不能报仇只能隐忍,天天枕头下面放着刀,以泪洗面。
在公元331年,江播去世,桓温假装自己是来吊丧了,混入江家,仇杀了江播的儿子江彪,为父报仇。此后这件事不仅没有给他带来丝毫的负面影响,反而成为快意恩仇的美谈。少年桓温也因此名扬天下,还被晋明帝看中成了驸马,最后官至大将军,让人唏嘘。
当然,法律在进步,道德挟持法律的事件在逐步减少。如果张扣扣在隋朝的话,那么是要判死刑的,只不过皇帝可以给他法外施恩。与之对应的人物是王颁。王颁是大将军王僧辩的次子,当初,王僧辩与陈霸先都是梁元帝的大臣,在梁元帝被俘之后,陈霸先与王僧辩决裂,王僧辩被杀。此时王颁入周,立志要为父亲报仇。
后隋文帝派遣杨广讨伐陈国,王颁请军,亲自率领数百人和陈军进行了搏斗,在陈灭亡之后,他没有找到陈霸先的后人陈叔宝,于是就找到了陈霸先的陵墓,命人掘墓鞭尸,挫骨扬灰。此事中,王颁虽没杀人,但是他挖掘皇陵,这个罪名可比杀人重太多了,甚至会影响投降的陈军叛变。
王颁想事已至此,大仇得报,就自己绑着自己去请罪。杨广一时不知如何定夺,就上交给隋文帝。隋文帝思索很久之后,决定法外开恩,王颁也因此被赦免,他的事迹还写入了《隋书·孝义传》。
如果是明清时期,那就难说了,那个时候的法律已经比较完善了,如果是擅自仇杀,那么司法部门是有权自己做决定的,皇帝也没有理由去干涉。如果张扣扣在那个年代,基本上是死路一条了。为什么说基本上呢?因为还有一些案例比较特殊。
在明万历年间有一县令,叫做王仰,在当地算是一个大势力。家里面有三个家丁,狗仗人势,到处欺负人,王仰本想惩治他们,结果还没动手,被家丁发现了,家丁先下手为强把县令给毒杀了,然后收拾一番之后逃逸了。
王仰之子王廷在调查中得知杀父凶手是那三个家丁,于是安排人把他们抓住,在他们认罪之后,将其斩首。斩首过后,王延去衙门自首,当时新任的县令无法决断,最终上批到皇帝那里,万历在知晓事情缘由之后,特批圣旨:“真孝子,可传后。”王廷因此免于一死,这也源于那三个家丁犯罪证据确凿,而且前科不断,情节恶劣,最终还认罪伏法。
现如今,社会法律已经非常完善了,是属于一个法治社会了。虽然张扣扣面对的是杀母之仇,但他没有权利去进行仇杀,他只能通过法律途径去解决。因为如今的社会早已不是封建王朝,同态复仇不适用于现在的任何人,因为这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张扣扣的案件判决结果也给我们了一个警示,法不容情!我们同情张扣扣遭遇,但并不会为他的死感到不公,因为他在决定挥刀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这样的结果,不是吗?因为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故称江湖不晓生,欢迎留言讨论,谢谢观看。文章为原作者内容,图片内容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