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1月31日,香港金融监管局发表了一份关于加密资产和稳定币讨论文件的咨询总结,表明在归纳了所收集到的意见及参考最新国际建议的基础上,拟将稳定币纳入监管范畴,未来在香港进行与稳定币有关的关键活动将须向金管局申领牌照。
金管局特别指出,考虑到与法定货币直接挂钩的稳定币(法币稳定币)可能伴随更高和更迫切的货币和金融稳定风险监管需求,当局将首先把法币稳定币纳入监管;同时金管局希望引入的任何新监管制度都能有足够的灵活度,以便将来可以扩展到其他类型的稳定币。
金管局总裁余伟文表示:适当的监管环境将有助应对稳定币可能带来的金融稳定风险,并促进业界有序和持续发展。我们感谢回应者就加密资产和稳定币讨论文件提供宝贵的意见,以及对我们提出的监管原则和方向的支持。我们在敲定具体的监管安排时,会考虑收集到的意见、市场的最新发展和国际讨论,并与持份者和市场人士保持沟通,我们期望在2023/24年落实监管安排。
2022年1月12日,香港⾦管局曾发布了⼀份关于加密资产和稳定币的讨论⽂件,并邀请利益相关者提供反馈。该⽂件概述了⾦管局关于优先制定⽀付相关稳定币监管框架的想法,认为这种稳定币可能有潜⼒发展成为⼴泛接受的⽀付⽅式,同时也能在制度上提供灵活性。
截⾄2022年3⽉31⽇的反馈期结束时,香港⾦管局共收到58份意见书,分别来自业界、公营机构、商业和专业团体,以及个人等。总体而言,回应者支持以风险为本和灵活的方式监管稳定币,回应者亦普遍支持在建构有关的监管制度时,应考虑市场的最新发展和参考国际监管组织的讨论。值得注意的是,在香港金管局收到的58份意见书名单中,包括币安、支付宝(香港)、微信(香港)、汇丰银行、众安银行、万事达卡、BC科技等知名机构。
在过去的几年中,加密货币市场发展迅速,并滋生了一连串的金融风险事件,而各国对于加密货币的监管态度并不相同。随着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主要司法管辖区正在优先监管那些声称参考法定货币的稳定币,因为监管机构认为这类稳定币更有可能⽤于⽀付,并与传统⾦融体系有所联系,同时也只有对稳定币进⾏更全⾯的监管,才能解决稳定币可能带来的⾦融稳定风险。
文件中表示,对于加密稳定币,⾦管局将采⽤基于风险的⽅法来确定稳定币结构的范围,以便在拟议的制度下进⾏监管。鉴于稳定币可能带来更⾼、更紧迫的货币和⾦融稳定风险,⾦管局将优先监管声称参考⼀种或多种法定货币的稳定币。其中涉及稳定币的四个方面被金管局着重提及,例如,建⽴和维护管理范围内稳定币的规则;发⾏、创建或销毁相关稳定币;相关范围内稳定币的稳定和储备管理安排;提供允许存储用户加密密钥的服务等。
实际上,据移动支付网了解,早在去年国际清算银行香港中心、香港金融管理局、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便合作完成了名为Project Aurum的项目系统。Project Aurum是一个全栈、前端和后端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系统,包括批发银行间系统和零售电子钱包系统。该项目计划推出两种不同类型的数字货币,第一种是中介的CBDC,而第二种是CBDC支持的稳定币。
报告显示:“创建CBDC支持的稳定币是没有人做过的事情。我们相信这个项目将为现有的私人稳定币研究增加价值。此外,Aurum与所谓的私人稳定币的区别在于,其稳定币余额始终与发行银行与州中央银行的RTGS余额进行核对。”
⾦管局认为,涉及在⾹港进⾏受规管活动、积极向⾹港公众推销受规管活动、进⾏涉及声称参考港元价值的稳定币的受规管活动、涉及到重⼤公共利益的事项这四类活动的实体机构都需要获得香港金融监管局颁发的牌照。⾦管局表示,将参考相关的国际讨论,以制定监管制度的细节,拟议监管方案达成⼴泛共识后,为稳定币制定灵活、基于风险的监管制度,并在适当时候展开更详细磋商,提供有关监管制度的更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