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金融界主办的“2022金融界银行业年会”于12月27日盛大召开。本次年会以“创变、向上、共生”为主题,从科技金融、普惠金融、财富金融、乡村振兴与县域金融等多个维度,共同探寻银行业可持续发展之道。新网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李秀生出席年会,并以数字银行“无接触”金融服务新市民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新市民的金融服务存在着比较鲜明的特征和一些技术难点,需求特征方面,呈现“小额、高频、短融”。难点方面,存在着“风险识别难”和“作业成本高”两大普惠金融的难题。
(相关资料图)
针对上述两大难点,李秀生表示,金融科技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条件。新网银行自成立之初,就建立了技术立行的发展战略。经过这几年发展,新网银行通过新一代数字技术,融合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数字技术,构建智能风控、智能反欺诈、智能营销和智能客服等一系列的金融科技系统,形成了全在线、全实时、全客群的智能化数字普惠金融服务能力。
新网银行在新市民金融服务方面的实践与探索
新网银行成立于2016年12月28日,是全国第三家以全在线、全实时、全客群模式运营的银行,主要股东包括新希望集团公司、小米科技公司、红旗连锁等优秀企业。新网银行的发展战略是“数字普惠,万能连接”,以发展数字普惠金融为己任。新网银行汇聚了大批数字化复合型人才,包括产品设计师、数据架构师、人工智能专家、应用架构师、技术架构师、数字风控专家等,科技人员占比高达70%。
作为新一代数字原生银行,新网银行是在国家推进金融改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背景下成立的。李秀生表示,依靠着灵活的产品创新机制和不断迭代的技术创新,新网银行坚持做好主流银行补位者的角色,持续探索数字普惠金融,为新市民、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等群体提供金融服务,走出了一条差异化、数字化的普惠金融发展之路。
“近几年的疫情反复波动对全国多省市地区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受影响颇大的行业多为接触性行业,包括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等,而这些行业正是新市民从事集中度较高的行业。” 李秀生解释,新网银行通过信贷大数据调查发现,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城市新市民用户的信用需求整体扩大、借贷笔均金额有所下降,呈现出小额、高频的特征,新市民群体生产生活面临一定的困难。
李秀生说,“小生意”事关“大民生”,高达3亿人的新市民群体是新网银行非常看重的金融客户群体,他们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是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亟需数字金融服务的帮扶。
由此,新网银行将新市民群体的金融纾困作为重要工作来抓,通过“好人贷”“好商贷”“好企e贷”等全线上的“无接触”金融服务,积极帮助“有接触”“有困难”的新市民纾困解难。数据显示,截至12月初,新网银行对新市民的放款客户数超过300万人,同比上升43%;放款金额近900亿元,放款笔数3882.02万笔,同比上升107%;笔均提款金额2309元,同比下降28%,这些数据表明新市民将这些钱用于日常消费,金融纾困落到了实处。
与2021年同期相比,新网银行在新市民聚集的6大行业的放款金额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的放款金额同期增长99.04%,“建筑业”增长49.96%。
以数字化普惠金融业务能力推进新市民金融服务
同时,李秀生提到,新网银行还针对受疫情影响的人群出台了贷款救济的政策,及时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新市民解决实际困难。针对小微客群,新网银行自2020年疫情初始就持续安排专项信贷资金,加大小微群体信贷支持,为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开通绿色审批通道,做好“一揽子”金融服务支持。2020年4月中旬开始,在四川推出“新网向蓉”20亿元专项“战疫”行动,为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等提供复工复产专项信贷支持。
在今年7月的银保监会通气会上,据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已有22家银保监局会同省(区市)相关部门出台了专项支持政策,1798家银行保险机构共有2.88万个金融产品覆盖新市民。
李秀生表示,新市民的金融服务存在着比较鲜明的特征和一些技术难点,需求特征方面,呈现“小额、高频、短融”;难点方面,存在着“风险识别难”和“作业成本高”两大普惠金融的难题。
针对以上两大难点,李秀生认为,金融科技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条件。新网银行自成立之初,就建立了技术立行的发展战略,经过这几年发展,新网银行通过新一代数字技术,融合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生物识别等数字技术,构建智能风控、智能反欺诈、智能营销和智能客服等一系列的金融科技系统,形成了全在线、全实时、全客群的智能化数字普惠金融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