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作为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配套活动,中欧企业家大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办,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作视频致辞。
陆磊表示,当前,欧盟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相信未来中欧互利合作的空间仍将非常广阔。中欧双方应积极探索中国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同欧盟“开放性战略自主”经贸政策的契合点,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外汇局将持续完善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外汇管理体制机制,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推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主动适应贸易创新发展新要求,营造更加友好便利的外汇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助力实现中欧更高水平的互利共赢。
(资料图片)
外汇市场韧性增强
陆磊表示,二十大提出,“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中国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和变化,推动经济金融创新和高质量发展。
他在介绍当前外汇市场运行及外汇服务实体经济工作时指出,今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市场不确定性、波动性增加的背景下,中国外汇市场运行保持基本稳定,表现出较强的韧性。
具体来看,当前,中国外汇市场供求基本平衡,货物贸易顺差和实际利用外资保持增长,国际收支结构更加稳健。2022年前三季度,货物贸易顺差5216亿美元,同比增长37%;前三季度直接投资净流入469亿美元,其中,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1608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1139亿美元。人民币汇率方面,在今年以来美元走强、主要非美元货币普遍走弱的形势下,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保持了相对稳定。
“在我国经济长期向好、外汇市场韧性和抗冲击能力不断增强的基础上,我们将坚持汇率市场化改革方向,人民币汇率有条件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陆磊说。
中欧贸易投资为全球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对于中欧贸易投资,陆磊表示,中欧合作植根于坚实的民意基础和广泛的共同利益,双方深化经贸投资合作,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了积极助力。
贸易方面,从2020年开始,中国已经连续两年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2021年,中欧贸易额首次突破8000亿美元。2022年前三季度,中欧进出口总额6460亿美元,同比增长7.9%。
投资方面,今年以来,中欧双向投资更为活跃,投资领域遍布化工、金融等多个行业。今年前8个月,德国、英国对华直接投资分别增长30.3%和17.2%。德国化工企业巴斯夫7月宣布在华投资价值100亿欧元的新工厂。
值得一提的是,金融领域合作也在进一步深化,一些欧洲金融机构不断加强与中资金融机构的合作,增加在华资产规模,扩大在华业务。中欧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也再进一程,在中英“沪伦通”的基础上,中国和瑞士证券市场互联互通正式开启,已有格林美、国轩高科等多家中国企业在瑞交所发行GDR。
展望未来,陆磊表示,欧盟在2020年公布的未来五年工作计划中,把推动欧盟经济社会向绿色和数字化转型作为重中之重,这与中国大力推进绿色发展、数字中国建设殊途同归。中欧长期以来互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未来在绿色发展、数字转型等领域也将有更多更深入的合作机遇。
持续推进外汇领域改革
对于下一步外汇领域的改革,陆磊在发言中表示,外汇局立足新阶段新形势,统筹发展和安全,持续推进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以高质量的外汇服务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一是深化外汇便利化改革。今年以来,外汇局持续加大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改革,让更多市场主体享受政策红利。实现了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全国覆盖,促进市场形成“企业越诚信、手续越便利”“银行越合规、审核越自主”的自我约束和信用激励机制。截至2022年9月底,业务规模累计已达9000多亿美元。服务对外开放战略,推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等4个区域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落地实施。截至2022年9月底,试点业务规模达500多亿美元。在天津、上海等17地开展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跨境融资便利化试点,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一定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为实体企业跨境融资提供便利。支持银行开展外汇业务数字化服务试点。银行通过“线上化”“无纸化”方式办理外汇业务,用实际行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近期我们上调跨境融资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增加企业和金融机构跨境资金来源,引导市场主体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二是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在数字化技术加快推动贸易创新变革的背景下,贸易新业态发展势头迅猛,加速全球贸易深度融合,持续推动世界经济增长。在此背景下,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等贸易新业态快速发展,已成为加快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推动贸易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贸易新业态集交易电子化、主体多元化、结算专业化特征于一体,对跨境结算提出较高需求。外汇局积极回应市场主体诉求,以构建便捷、多样、低成本的跨境资金结算服务体系为主要目标,强化支持性政策供给,通过优化管理方式、拓宽结算渠道、简化办理流程、提升技术赋能等,分类施策支持贸易新业态发展。
三是服务企业汇率风险管理。今年以来,外汇局持续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服务质效、积极采取措施降低汇率避险成本、提升企业应对汇率风险能力。着力加大汇率避险政策供给。创新外汇衍生产品,扩大合作办理外汇衍生品业务范围,提高金融分支机构外汇衍生品服务能力,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汇率避险支持力度。编发了《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指引》,加强“汇率风险中性理念”宣传。外汇局着眼于降低中小微企业外汇套保成本。推出一系列减费让利惠企举措,探索完善企业汇率避险成本分摊机制。指导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免收2022-2023年中小微企业外汇衍生品交易相关的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手续费。目前,中国外汇市场已具备即期、远期、掉期、期权等国际成熟产品体系,能够满足市场主体多样化的汇兑和汇率避险保值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