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部门如何在发挥私募基金自身优势的同时,能够合理地管控募投等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并做到监管有度呢?
在9月23日的第二十二届中国风险投资论坛“风险监管:私募监管的尺度和界限”分论坛上,多位私募机构的负责人士对上述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并建议监管部门对私募基金坚持适度监管和尽量减少事前审批,并尽快建立统一的私募基金法律规范。
远致富海副总裁张权勋表示,过去几年时间,一些P2P等互联网金融机构打着投资公司的旗号,制造了一些违法现象,监管部门在加强对这些违法机构监管的同时,可能也对正规的运营机构带来了一些不方便。
因此对于私募行业的发展,他建议坚持适度监管和尽量减少事前审批,并保持一个比较好的沟通机制。他以亲身经历讲到,他们去备案,不能面对面沟通,只能文字来文字去,有些时候因为沟通不顺畅影响了产品备案进程,导致错失了一些投资机会,因此希望基金协会可以授权地方,实现面对面沟通。
对此,深圳福田引导基金董事长王仕生也深有同感。他称目前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投顾和投资机构在备案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时间比较长,然后申请设立机构的过程中,面对的要求也相对较多;现在的问题是程序全部走完,资金也全部到位,但备案需要时间太长,错失了很多投资机会,也耽误了很多工作,这些问题包括新设机构的条件限制等方面,或许可以采取一个多变的方式来处理。
上海股交中心总经理张云峰亦认为,国内的监管理念和国外的不太一样,国外强调的是事后监管而非事前监管。例如它的场外市场,只要备案就可以开市,但是开市过程中要面对残酷的竞争,如果在竞争的过程中出现了违规行为,监管组织会对该机构进行严格的监管,甚至终身禁入市场,但是中国情况不太一样,中国现在还是强调事前监管比较多一些。
王仕生则进一步表示,目前国内没有在私募基金方面形成一个统一的法律规范,导致私募机构面对各个方面的治理规制非常多,使得大家有些疲于奔命。
“像我们现在管理的接近50家子基金,每年向各个不同的部门报送材料,我们可能需要专门安排几个人的工作量才能完成,这方面我觉得可能需要先制定一个统一标准,大家都按规则来办事,可能会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王仕生说。
张权勋也认为,针对私募基金的管理涉及到的部门挺多,除了证监局,还有地方金融局、工商局,犹如九龙治水,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共同组建一个联席机制,让机构减少与各个部门的沟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