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切入点在于挖掘更多细分领域的绿色融资需求,并针对不同产业和各类项目的多元化需求,开发相应的绿色金融创新产品与服务。此外,通过推动绿色金融理念传播,推出更多可持续发展项目,银行业能够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贡献更多金融方案和金融智慧。”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王丹对《金融时报》记者表示。
在“3060”目标提出后,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主题之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发展绿色金融,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近期,各家银行陆续发布ESG报告,其中关于助力低碳发展的“绿色风景线”十分亮眼。未来,银行业应当如何把握低碳机遇,助力绿色发展提速换挡?
绿色金融发展势头强劲
在一系列绿色金融激励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绿色金融规模迅猛扩大。截至2021年末,我国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5.9万亿元,同比增长33%,存量规模居全球第一位。
具体来看,国有六大银行占据了第一梯队的位置。截至2021年末,工行绿色贷款余额以24806.21亿元位居行业之首。中行绿色贷款增速在国有六大银行中最高,同比提升57%。
股份制银行在绿色金融增速方面表现强劲。2021年末,平安银行、中信银行、恒丰银行、民生银行绿色贷款余额增幅均超过100%,增幅分别为204.6%、140.75%、140%、103.76%。在绿色金融方面起步较早、绿色资产家底较厚的兴业银行以及招商银行增幅则分别为26.49%和42.11%。
“对于银行业而言,绿色能源、清洁交通、工业节能、清洁生产、可持续农业和固废处理等细分领域都蕴藏着巨大的机遇。在业务上,不仅有绿色贷款、绿色理财等产品,碳排放权等金融衍生品在未来也存在广阔的空间。”王丹表示。
在绿色金融领域,外资银行的“他山之石”值得学习和借鉴。“在符合国内监管的前提下,外资银行能够引入境外的绿色金融先进实践,将绿色金融理念贯彻到投融资行为中,从而推动国内绿色金融的发展。”王丹表示。
同时,深耕中国市场的外资银行也有着自身的展业优势。“在跨境金融服务方面拥有丰富经验和坚实业务基础的外资银行,能更好地承担起促进跨境绿色资金流动的角色。此外,凭借与母行的紧密联动,外资银行能够抢先布局,凭借优异的产品筛选能力以及丰富的跨境服务经验,连接海外绿色投融资平台,为企业提供更契合需求的跨境绿色金融服务。”王丹分析说。
紧抓碳市场建设机遇
“当前,中国经济面临重要转型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为碳市场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机遇。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化石能源逐步退出,光伏、生物质能、氢能等可再生能源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将带动这些行业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 王丹认为。
上线还未满一年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表现亮眼。自2021年7月正式上线交易以来,市场交易活跃,交易价格稳中有升。截至2021年末,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
碳市场的建设也推动着绿色金融不断发展。“碳市场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建立了标准的碳核算标准体系,并通过统一的管理制度形成了公认的市场及碳价,让碳价成为指导投资的一个参考指标。”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李瑾表示。
“欧盟碳市场的经验表明,在现货交易的基础上,金融化交易工具的引入对于碳市场的成长至关重要。待我国相关法律和政策完善后,金融机构通过对于碳期货、碳掉期等碳金融衍生品的投资参与,能够提升碳交易二级市场的灵活性,助力形成有效的碳定价。”王丹表示。
与此同时,在王丹看来,银行业能够通过开展碳排放交易产品的融资服务,为纳入配额管理的单位提供与节能减排相关的资金支持。此外,还能通过产品创新更好地为此类单位提供服务,如碳排放配额抵押融资等形式。
积极应对绿色金融发展面临的挑战
当前,绿色金融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掣肘因素。缺乏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便是其中之一,金融机构可能会因信息不对称、认定标准不一致、绿色专业化能力不足等原因难以准确鉴别绿色项目。
“目前,我国主管部门制定的《绿色信贷指引》《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版)》等逐步完善,与《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版)》等制度文件兼容性不断提升。但地方政府在绿色金融认定标准方面还未实现有效衔接,认定口径存在差异。这些状况导致部分绿色项目的绿色金融审核认定流程复杂化,提高了绿色项目的融资成本。”王丹表示,要规避这种情况,既需要金融机构自身提高能力建设、加强对绿色项目的审核,更需要构建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
与此同时,数据的可获得性、可靠性和可比性短板也制约着绿色金融的发展。在王丹看来,一方面,这将影响绿色项目的有效评估和企业自身对于绿色转型的决策能力;另一方面,数据的缺失和不可比性,也会给企业“洗绿”行为提供空间,从而误导投资者决策。
如何化解这些挑战?王丹认为,可以加快绿色信用信息系统和绿色项目库的建设,从而破除制造、建筑、交通、农林等行业的绿色项目“识别难、评估难”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银行业应借助金融科技手段,通过对企业和项目的减排减碳、环境绩效、经营状况等数据加以利用,实现对绿色项目的智能化识别和审核。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安国俊表示,需要建立金融、财政、环保等部门间的协调机制,加大创新力度,解决目前投资期限错配的问题,推动绿色金融顶层设计和地方实践有效衔接。
“同时,应推动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地区与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国家级经开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方面的激励机制和合作,明确目标、路径、激励机制,完善金融服务创新和产品体系,加强人才培养和能力建设。” 安国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