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生力军,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是创新经济的活力军,是推动经济包容性增长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近些年随着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叠加新冠疫情影响,小微企业发展面临一定的困难与挑战。
如何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如何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也是近些年政府一直关心的重要事项。据统计,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普惠”一词出现了7次,其中有5处与金融相关。“用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增加支农支小再贷款,优化监管考核,推动普惠小微贷款明显增长、信用贷款和首贷户比重继续提升。”
为何《政府工作报告》要强调提升首贷户比重?
有数据显示,当下中国的小微企业数量已超过5000万,但跟头部的大型企业相比,小微企业在金融服务方面的获得覆盖率非常低,大概只有7%,而金融机构更愿意给那些有过信贷记录、信用良好的小微企业放贷,强调首贷户比重有利于推动金融机构给更多的小微企业进行融资支持。
金融机构为何不敢贷、不愿贷?
2022年4月17日,在2022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数字经济与金融机构创新”主题论坛上,微众银行企业金融总经理公立表示:从银行供给侧看,小微企业风险成本高、运营成本高和服务成本高 ,这是制约银行有效提升小微金融服务水平的最根本因素。
同样是在这场论坛上,公立透露微众银行服务企业客户的77%年营业收入在一千万以下,绝大部分是平均人数为10人的真正的小微企业,约60%的企业客户系首次获得银行贷款,截至目前微众银行首贷户超过30万家。
那微众银行是如何破解“三高”难题的呢?
据公立介绍,微众银行主要是通过数字化的驱动打造了一种发展可持续、风险可承担、成本可负担的小微数字化金融服务模式,归纳起来就是三个“数字化”——数字化大数据风控、数字化精准营销、数字化精细运营。
在数字化大数据风控方面,微众银行摒弃了从小微企业主个人的角度来做风险评估的传统做法,而是将企业主个人的信用和企业的经营数据合二为一,在贷前授信评估体系里,既有基于企业主个人的信用评估,也有银税互动、银商互动、司法等企业信用的数据,这样可以有效整合这些大数据,进行模型化,贯穿整个审批流程,以及贷后的精准预警催收等。这一套以数据驱动的全流程的可量化风控体系,能让做“首贷户”变得可行。
通过实践,以企业主体信用作为评估依据的风控体系,微众银行将整体不良率可以控制在1%左右的较低水平。
在数字化精准营销方面,公立表示,微众银行是一家没有物理网点的互联网银行,这就决定了其业务开展从获客环节就必须依靠数字化,而传统金融机构往往只注重产品数字化,但在前端获客仍然沿用传统网点模式,这影响的不光是效率,而且获客的量的和面都非常有限,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依托大量、高强度的算法支撑,微众银行在获客环节,通过高效的数字化的精准营销广泛覆盖真正小微客群,让“坏客户”的比例趋近于自然分布,从而真正实现了“大数法则”。
在数字化精细运营方面,微众银行把数字化优势贯穿整个产品运营,结合场景和客户的综合需求,主动为客户提供其生命周期所需的持续的经营管理服务。例如在数字化供应链金融模式上,依靠但不依赖核心企业,针对各行业特性、品牌商政策,以及用户画像,结合客户的实际用款需求,提供差异化的金融解决方案,并且能够智能触发动态调额、旺季降息,精准地匹配产业客户对额度、利率、用款节点的实际需求。
微众银行亦将数字化精细运营扩展到非信贷的企业金融产品上,例如在企业手机银行里面精准分析客户的潜在需求,为其推荐贴现、现金管理、降息计划等产品,贴现产品也会针对不同渠道、不同客群定制不同优惠,主动把握客户需求,实现成本最小化和效益最大化。
通过数字化的大数据风控、数字化的精准营销和数字化的精细运营,微众银行充分运用金融科技“ABCD”技术走出了一条有效的数字化普惠小微金融服务之路。而随着国家层面数据应用的进一步打通,区块链、云计算等一系列技术的成熟应用,这种模式将更具有可复制性和可拓展性,惠及更多的同业共同促进普惠金融服务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