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中科院停用中国知网的消息在社交平台传播,称中国知网数据库近千万的续订费用已经使高校不堪重负。此后,中科院图书馆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证实消息属实。
4月19日,知网发布声明回应:经过友好协商,调整知网数据库订购模式的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中,由各院所选择订购内容,计划在近期完成组团工作、签署协议并启动2022年度服务。过渡期内,知网将继续向中科院所属各院所提供正常服务,直到2022年协议签署并启动服务。
知网涨价背后,高校的停用与妥协
宣布暂停使用中国知网的高校,中科院并不是第一所。
2016年初,武汉理工大学发布中国知网数据库暂停下载的通知,原因是续订价格涨价离谱,学校与中国知网的谈判不成功。通知显示,2010年到2016年间,中国知网对该校的报价涨幅达到132.86%。
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太原理工大学等多所高校也曾发布暂停使用中国知网的通知,原因都绕不开“收费高”和“涨价快”。
但像中科院一样,停用往往不是高校与知网之争的最终结果,反复沟通商议后再续约更为常见。
在发布停用声明十多天后,武汉理工大学发布微博称,“经过双方的反复沟通,数据库商最终决定于2016年1月21日起,恢复开通我校中国知网数据库。”
在2020年至2022年间,中国政府采购网平台依旧出现了该校与中国知网的采购项目成交公告,且价格从2020年的115万上涨到2022年的127万。
谷雨数据统计了2021年中国政府采购网平台上部分双一流高校与中国知网的成交项目,大多数成交价格在100万以上,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已经逼近200万。
知网母公司同方股份财报披露的数据显示,2001至2020年,同方知网的主营业务收入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十年间收入约翻了三倍。
2020年,同方知网的主营业务收入为11.6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93亿元,毛利率为53.93%。
高市场占有率与价格差异
高校对中国知网的高度依赖,同方知网连续十年的高业务收入,都离不开知网其领先的市场占有率。
中国知网介绍页面显示,目前知网已经是中国最大的学术电子资源集成商,收录了95%以上正式出版的中文学术资源。
截至2017年底,中国知网拥有机构用户2万多家,个人注册用户2000多万人,全文下载量达20亿篇次/年,网站同时在线用户超过15万人。介绍称,90%以上的中国学术资源检索和全文下载来自于知网。
在市场高占有率下,中国知网的整体流量费用相对于其他竞品数据库也更加昂贵。对于常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统计年鉴等而言,知网采取了按页收费的模式,对于页数较多的文献来说,费用水涨船高。
价格的落差,也影响到临近毕业的大学生。虽然他们大多有学校图书馆提供的免费学术资源,
但在熬过开题和挺过初稿后,还要在查重阶段搭上几百块大洋。
三大查重数据库中,万方和维普都是以字符来计费,知网则是以篇为单位计费。
硕士论文3万字,博士论文10万字,一般是高校对毕业生的基本要求。以该字数计算,硕士论文在万方、维普的查重价格均为90元,博士论文均为300元,相比之下,两者在在知网都要花498元。
然而大学生们的选择并不多,尽管万方和维普更加便宜,但就自行查重和学校最终查重的数据库匹配度而言,知网还是绝大多数的首选。
论文另一端,版权争议还在继续
买卖的另一端,是被忽视的文章作者。
中国知网《关于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领取学位论文稿酬的通告》指出,凡经杂志社审核后,被录用的学位论文著作权受法律保护,杂志社对学位论文著作权的使用为非独家使用,学位论文出版后,作者可领取稿酬。
该通告对硕博论文的具体稿酬进行了说明:2008年后,博士论文著作权人一次性获得面值300元人民币的“CNKI网络数据库通用检索阅读卡”和80元人民币的现金稿酬;硕士论文著作权人一次性获得面值200元人民币的“CNKI网络数据库通用检索阅读卡”和30元人民币的现金稿酬。
这一切的前提是,需要本人主动登录知网查询学位论文出版情况,确认已出版后备齐一系列审核资料发送至指定渠道。
学位论文之外,知网的众多著作权争议还在继续。
天眼查显示,知网主办单位《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面临的司法风险已经超千条。天眼查对该公司所涉案件的案由进行了统计,其中著作权权属、侵权纠纷数量最多。约83%的案件,该公司都是作为被告方出现。
去年备受关注的“赵德馨教授”也在原告之中:去年年底,中南财经政法大学89岁退休教授赵德馨起诉中国知网,称其擅自转载其160多篇文章,并且自己下载还要收费。赵德馨胜诉后获赔70余万元,知网随之下架其全部论文。
据长江日报报道,中科院停用知网引发关注后,赵德馨再次发声;“知网发布说明向我道歉后,再没跟我商量过论文上架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