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证券时报券中社讯,针对近期出现的单只基金由多位基金经理共管这一现象(下称“共管基金”),经济学者、允泰资本创始合伙人付立春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只基金由多位基金经理共管,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数量相对较多,基金产品数量相对不足;二是年轻基金经理经验不足,还不能独挡一面,需要通过共管方式实现“老带新”;三是多个基金经理能进行投资互补,在组合管理上呈现出类似于“一加一大于二”的协同效应。多位(特别是多达四位)基金经理共管一只基金目前还只是少数案例,但对这类共管方式展开探讨是恰逢其时的。
付立春认为,投资专业化是基金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这是毋庸置疑的,多基金经理制的出现是其中一个表现。因为这涉及到在单只基金内部进行对不同方向不同类型的多元资产进行拆分。这需要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合理配比基金经理数量,基金经理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是存在规模和投资策略配比上限的;二是应从合约上对共管模式下基金经理之间的决策机制是顺畅高效的。在投资决策中存在不同意见是正常的,但有时会因为差异过大难以达成一致意见,迟迟未能做出决策,导致投资效率下降,甚至由此错过市场行情。因此,无论是在基金公司内部还是对外宣传,都应该对共管基金经理之间的角色定位、分工方式、协调和决策机制等方面明确规定。
付立春还说到,基民选择基金一定要从自身情况出发进行基金产品配置,对基金经理、投资策略、收益期限、风险特征等方面进行认真了解,绝不能因为有某些知名基金经理在里面,就省了自己该做的功课。实际上,管理的基金经理越多,基民要了解的信息就越多,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基民的筛选成本。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