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晚,《数字敦煌与敦煌数字化保护》主题活动于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北京校区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敦煌·华人传承专项基金理事长王海主持,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俞天秀、摩尔线程创始人张建中、MAD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及合伙人马岩松、哈佛大学艺术史与建筑史系洛克菲勒亚洲艺术史终身教授汪悦进共同参与。
壁画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绘画形式之一,壁画类文化遗产主要出现在洞窟、宫殿、寺观和墓葬之中,与其周围的建筑物相融合,承载着人类历史文明。敦煌莫高窟集壁画、建筑和彩塑于一体,是人类文化艺术的瑰宝,经过1600余年的发展,目前保存有十六国、北魏、西魏、隋、唐、宋等十个时期的壁画,壁画色彩丰富、题材形式多样,有经变画、故事画、服饰、图案等,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在漫漫黄沙中,这颗世界文明长河中的璀璨明珠,经受着风沙、湿度等多重考验。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文化与科技正不断互相渗透,科技融入文化艺术的抽象与色彩,文化魅力又与科技的理性相结合,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已然成为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必然趋势。对于敦煌文化来说,敦煌石窟以及其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展示利用,是近年来敦煌文化保护的重点方向。
(资料图)
图像的采集和拼接是数字化的重点工作。“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壁画,需要拍摄几千张照片,经过拼接,再生成原壁面四倍大的数码壁面。”工作量浩大,内容繁复,一幅完整的壁画数字化可能要“采集一年,拼接三年”。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俞天秀说道。“‘数字敦煌’是一项敦煌保护的虚拟工程,敦煌的数字化不但能够将敦煌文化保护与传承,同时也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让更多不能够踏足敦煌亲自游览的人们,观赏、体验、研究敦煌文化。”
摩尔线程创始人张建中在演讲中提到:“GPU已经在古文化领域有这多种应用,比如古文献的数字化、文物的三维重构、环境模拟与重建、交互式体验、数字人表演艺术、数字向导、数字展厅、文化内容生成等。古文化数字化的数据也呈现多模态形式,目前已有文本、图像、三维模型、视频等形式。摩尔线程愿提供技术赋能大模型为敦煌文化研究与传播带来新范式。”
MAD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及合伙人马岩松此次为大家分享了他的敦煌数字图书馆概念设计方案。“凭借着对自然最原始的敬畏和感动,在茫茫隔壁上一座座沙丘,具有强留的流动感,夕阳下呈现出不同的姿态,沙漠中的建筑,应拥有戈壁荒凉与厚重之感,如同雅丹地貌坚实的岩体般,拥有破土而出的俩灵感,和无惧时间流失的永恒之感。”
“石窟的设计背后东西很多,有个整体编码,编码背后有自在的逻辑。”哈佛大学艺术史与建筑史系洛克菲勒亚洲艺术史终身教授汪悦进说道。
除此之外,敦煌·华人传承专项基金理事长王海(主持)、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俞天秀、摩尔线程创始人张建中、MAD建筑事务所创始人及合伙人马岩松、哈佛大学艺术史与建筑史系洛克菲勒亚洲艺术史终身教授汪悦进共同进行了圆桌对话,结合各自领域分享了对数字敦煌与敦煌数字化保护的理解。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数字化探索,为敦煌莫高窟的保护与传承开辟了全新路径。作为弥足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数字技术让敦煌文物走出洞窟,跨出国门,走向“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并实现敦煌文化艺术资源在全球范围的数字化共享,让敦煌石窟承载的璀璨文明及珍贵历史传播至世界各地。
【广告】
(免责声明:此文内容为广告,相关素材由广告主提供,广告主对本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网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广告内容仅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