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公司为生猪屠宰头部企业且实现全产业链布局,2021 年宣布转型聚焦发展预制菜。预制菜行业具备长期成长潜力,目前竞争格局高度分散,原料类企业经过充分竞争后望脱颖而出。公司既有业务可从原材料、生产基地、渠道等方面为预制菜多维赋能,预制菜拓展思路清晰,未来预制菜业务望稳步推进。 生猪屠宰头部企业,转型聚焦预制菜。公司起家于对日食品出口,随后成长为生猪屠宰龙头之一,并为养殖、屠宰、肉制品加工等全产业链布局,深耕行业二十余年。2019 年蓝润发展通过三次股权转让正式成为公司控股股东。2021年公司宣布“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基于养殖和屠宰业务形成的原材料成本优势,聚焦发展预制菜业务。 万亿预制百家争鸣,原料类企业长期望脱颖而出。预制菜通过工业化批量生产不同熟制程度菜肴,针对解决B/C 端烹饪痛点,B 端已先行渗透20 余年,C 端经疫情催化后迎来快速发展。从日本看,其人均预制菜消费量从1961 年0.1kg提升至2021 年23.1kg,其中B 端随餐饮起伏先行放量,C 端在便捷化需求下长期稳增。2021 年我国广义/狭义预制菜规模3500 亿/2200 亿元,狭义预制菜中B/C 端规模约1800 亿/400 亿元,我们预计2031 年广义/狭义预制菜规模望达9999 亿/7903 亿元,均保持双位数复合增速,各细分品类处于不同发展周期。 目前狭义预制菜高度分散,数万参与者竞争,龙头份额不足1%,六类参与者在产业链不同环节各具优势。预制菜核心竞争力在于“好吃、便捷、不贵”,参考海外预制菜龙头企业背景,原料类企业望经过长期竞争、整合后望成为行业头部参与者。 既有业务具备优势,望从多维赋能预制菜快速发展。公司当前核心业务为屠宰业务对应的鲜冻肉,2021 年生猪屠宰量为641 万头,位居行业前列,公司宣布未来生猪屠宰产能规划为1500 万头,生猪养殖规划约为屠宰产能10%,现有业务可从以下三方面赋能预制菜发展。1)原料维度:预制菜原材料占比超80%,且生猪价格波动较大,公司望凭借上游布局铸造产品性价比优势。2)全国化布局维度:公司已在全国多个地区布局12 个生猪屠宰基地,预制菜生产基地布局同步完善,2021 年食品产能为15.5 万吨,17.5 万吨在建产能预计将于2023 年投产。3)渠道维度:公司拥有多年大B 服务经验,与超过1000 家知名餐饮企业达成合作,2021 年末拥有8500 家经销商,其中20%~30%具备经营预制菜条件。 预制菜拓展思路清晰,聚焦B 端稳步推进。2021 年公司预制菜实现收入11.8亿元,同增4.7%,产品包括预制食材/预制半成品/预制成品三类,2021 年收入占比分别为31%/57%/11%,合计SKU 超过1000 种。同时公司已在山东、四川、上海三地设置研发中心,满足不同地域、不同客户类型差异化产品需求,2021 年上市新品总产能超过2 万吨,储备产品超100 款。目前公司预制菜业务拥有约2100 名经销商,下游以较为擅长的B 端为主,2021 年大B/中小B/C 端占预制菜收入比例分别为60%/30%10%;公司制定了层层递进的渠道推广方式,在现有业务充分赋能、清晰的拓展思路下,未来预制菜业务望稳步推进。 风险因素:生猪价格大幅波动风险;局部疫情反复超预期;预制菜业务拓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大幅加剧;食品安全风险。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3/2024 年收入分别为164.6 亿/201.3 亿/238.2 亿元,同比-15.6%/+22.3%/+18.3%;2022/2023/2024 年净利润分别为0.7 亿/1.8亿/3.6 亿元,其中2022 年实现扭亏为盈,2023/2024 年分别增长167.7%/97.2%。 全产业链企业布局下,公司现有业务望从多个维度赋能预制菜发展,助力公司完成业务转型、平抑业绩周期性波动,建议重点关注公司预制菜业务拓展进展。【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关键词: 002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