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高端制造业和未来产业,上海接连发文布局重点领域。
【资料图】
在10月10日公布了《上海市推进高端制造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下称“措施”)后,上海又在11日发布了《上海打造未来产业创新高地发展壮大未来产业集群行动方案》(下称“方案”),强化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培育发展新动能。
措施提出保障产业优质空间载体、加大资金支持高质量发展力度、拓展市场发展空间、优化产业综合生态等4方面25条新举措。
比如,推进在市级特色产业园区内实现上海张江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项发展资金及政策全覆盖。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打造基金集群,鼓励“投早、投小、投科创”。研究持续扩大产业转型升级投资基金规模,推动成立市场化的元宇宙、城市数字化转型基金。在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领域滚动发布应用场景创新重点任务,对标杆性示范项目按照规定给予不超过20%、最高不超过800万元奖励。
作为经济发展的压舱石,工业为稳定经济大盘提供了有力支撑。把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主战场的上海,正加快构建新型产业体系,打造高端制造业增长极。数据显示,上海市工业增加值从2011年的7231亿元提高到2021年的10739亿元,保持全国城市第一;工业总产值从33834亿元提高到42014亿元,突破4万亿元大关。
赛迪(上海)先进制造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陶传亮告诉第一财经,上海最近5年工业和服务业并重发展,2017~2021年的工业增加值增幅为28%,高于此前的5年。“目前上海的工业层级和质量在稳步提升,上海集成电路、核心能源装备、船舶海工装备、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在规模和技术上都是全国领先,为国家突破了很多技术难点,在保障国家产业链安全上发挥巨大的作用。”
未来,上海对于制造业的目标,是构建“3+6”新型产业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业集群。去年7月发布的《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为引领,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生命健康、汽车、高端装备、先进材料、时尚消费品六大重点产业,构建“3+6”新型产业体系,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产业集群。
此外,上述方案提出,到2030年,在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领域涌现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硬核成果、创新企业和领军人才,未来产业产值达到5000亿元左右。打造5个未来产业集群,建设15个左右未来产业先导区,攻关100个左右核心部件,推出100件左右高端产品,形成100项左右中国标准,促进产业集聚引领发展。
就在今年7月,上海市发布了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等新赛道行动方案,明确了三个领域的发展目标。争取到2025年,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产业总规模突破1.5万亿元。
在9月中旬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介绍上海推进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时表示,面对新兴产业快速发展、新动能持续涌现的形势,上海瞄准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目标,推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六大支柱工业转型升级,初步构建起以三大先导产业为引领、六大重点产业集群为支撑、新赛道产业加速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的新型产业体系。
“面向未来5~10年构筑发展优势,培育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等前沿产业集群,布局脑机接口、基因和细胞治疗、智能计算、6G技术、新型储能、高性能复合材料等前沿领域。”吴金城说。
方案还显示,上海将依托各类社会主体,建设未来产业研究院,成立5家左右未来技术学院,培育15个左右未来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一批创新联合体,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到产业化的双向通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