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生活

国内 商业 滚动

基金 金融 股票

期货金融

科技 行业 房产

银行 公司 消费

生活滚动

保险 海外 观察

财经 生活 期货

当前位置:消费 >

环球快播:国庆长假归来,A股能否走出独立行情?各大券商解读后市:把握三季报行情及政策性机会

文章来源:财联社  发布时间: 2022-10-10 06:53:22  责任编辑:cfenews.com
+|-


【资料图】

国庆长假,外围市场的系列不确定性,会否影响A股?哪些因素会促使A股走出独立行情?哪些行业更被看好?四季度该如何布局?在行业人士看来,节后三季报披露拉开序幕,除提示把握三季报行情外,地产、新能源等政策性机会也是多家券商分析师的关注重点。

回看国庆长假的外围市场,前有英国养老金危机、评级下调,而后瑞信暴雷传闻接连发酵,海外市场风险信号渐次冒头。经历9月持续回调后的短暂休整,叠加OPEC意外减产、美联储鹰派基调、全球市场先扬后抑等外围变量,A股节后能否迎来“开门红”更受关注。梳理市场观点来看,卖方分析师总体构成了“乐观看多”和“保守观望”两大阵营。

从概率上看,安信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林荣雄分析,近20年的数据显示,国庆假期前后A股存在明显的日历效应,节前经过较大调整的,节后大多出现上涨。指数在近20年、近10年、近5年、近3年的节前一周交易上涨概率分别为40%、40%、40%、0,节后一周交易上涨的概率分别为75%、90%、80%、100%。

市场虽有寒意,但政策吹暖风。时值三季报披露关键节点,展望后市,多家券商先后提示关注三季报行情及政策性机会。9月底,降低房贷利率、降低公积金利率、换购退税地产政策“三箭”齐发,市场观点认为四季度地产修复动能有望提升;此外,三部委近期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利好政策,也有望驱散新能源板块阵阵寒意。

节前来看,深交所发布数字经济、ESG增强等12条指数,多维度反映深交所服务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以及重点支柱领域上市公司运行情况,进一步突出创新成长企业投资标的,更好服务可持续发展投资需求。据了解,此举可更好满足中长期资金配置需求,有效引导市场资源配置到国家重点支持领域。

多家券商乐观看多

外围市场变量如何具体影响A股市场?节后能否迎来“开门红”?

中信证券发布的最新策略观点显示,底部特征凸显,入场时机将至。10月政策和经济预期逐渐明朗,汇率快速贬值冲击结束,场内活跃资金已经完成避险降仓,场外抄底资金开始入场,预计市场将迎来月度级别修复行情起点。预计10月将迎来加仓窗口,坚持均衡配置,积极布局估值切换和景气拐点行业。

尽管海外仍在动荡,但伴随国内风险逐步化解,兴业证券(601377)策略也相信当前市场已经处在底部区域。一是地产风险逐步化解,经济边际回暖;二是从估值、股权风险溢价来看,截至9月30日,上证综指11.8倍、创业板指43.6倍的PE估值,均已逼近今年4月底时水平;三是市场活跃度上,沪深两市成交额已明显低于今年4月底时水平,两融余额也回落至1.54万亿元;此外,从机构仓位再次来到历史低位。

方正证券策略团队同样是“乐观看多”派代表之一,看多理由包括以下三点:一是本轮盈利下行周期已经进入尾声,预计PPI同比增速将于年底降至0以下,当前已经进入到本轮盈利下行周期的中后期,而“市场底”也通常会先于“基本面底”出现。二是以美联储为首的全球货币政策收紧预期边际拐点已经出现。当前市场主流预期是美联储11月将加息75个基点、12月加息50个基点,也即年底美联储加息力度预计大概率会放缓。三是从估值情况来看,当前A股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权益资产具有很好的投资性价比。

国金证券策略团队更是明确提出,四季度市场或有望重演反转级别的行情,甚至不排除出现类似2019年2-4月的反转行情和2020年7月的反转行情。新一轮向上行情风格有望重演“大票搭台,小票唱戏”历史,向上行情前期,以大盘股为引领,行情中后段小盘股最为活跃。

中金公司策略团队的观点是,往前看,在11月政策转机能够出现前,预计市场的尴尬时间可能还会延续一段时间,现金跑赢或仍将持续,短期的风险暴露及后续紧缩和通胀路径的变化仍可能带来一些波折和反复,因此还需等待转机。在此期间,仍需关注全球美元流动性收紧(“便宜钱”减少导致的离岸美元“荒”)的影响,尤其是一些灰犀牛可能出现的风险暴露(如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较为薄弱的“边缘”资产、市场与汇率、及板块等。

但中金策略也认为,这也并不意味着对后市转向彻底悲观。如果四季度通胀在高基数下回落、美联储政策从75bp快加息节奏上退坡、衰退还没有到来且不是深度衰退,届时美债和美股可能逐步迎来配置时机。

三季报行情及政策性机会值得关注

哪些行业更被看好?四季度该如何布局?节后三季报披露拉开序幕,除提示把握三季报行情外,地产、新能源等政策性机会也是多家券商分析师的关注重点。

展望10月,中信建投(601066)陈果团队提到,考虑到各产业周期位置及股价驱动力变动不大、但海内外宏观环境变数较大,综合来看建议结合三季报预期向好方向均衡配置:一是成长方向优选明年盈利预期依旧向好的风/储/光/军工;二是周期方向看好电力/油运/养殖/煤炭;三是地产政策受益,消费仍取决于后续政策走向,两者均胜在估值水平及低预期(赔率),但空间及基本面趋势具不确定性,优选地产/白酒龙头;四是电子/半导体方向短期或受益于自主可控主题,中期仍维持季度谨慎、1年维度关注的建议。

兴业证券策略团队则提醒,底部区域“价格比时间更重要”,结构上建议重点关注、提前布局三季报乃至明年景气有望持续的方向。“新半军”10月下旬有望开启新一轮上行:一方面,“新半军”多个子行业当前估值和拥挤度已回落至历史较低水平;另一方面,10月下旬也是海内外不确定性逐渐消退的节点。重点关注军工(航空发动机)、储能、新能源车(零部件、锂电池)、智能驾驶、半导体(材料)等细分方向。

政策性机会方面,多家券商分析师也提到,新能源板块同样值得关注。9月26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信部联合发布《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公告,对购置日期在2023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内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长江证券电新首席马军提到,从绝对收益角度来看,当下点位可以对电动车板块进行配置。新能源板块此前大幅上涨更多是业绩超预期带来的,在目前的估值下,它和普通的制造业相比已不存在任何溢价,但整体又呈现出较高业绩增速。因此,新能源板块具备非常强的安全边际,股价继续向下的空间较为有限,只是当下时点需要一些额外的新增催化来带动。

东吴证券电新首席曾朵红指出,新能源汽车板块自7月中旬起有一定程度的回调,但我国电动车产业链具备全球竞争力,且电动车板块为为数不多的兼具高增长和高确定性的成长板块,依然看好电动车板块的投资机会。

安信证券电新首席胡洋也坚定看好新能车产业链,原因有三:一是目前龙头企业明年估值仅有20-25倍,其他公司仅有15-20倍,新能车产业保持高景气+储能市场已然爆发,锂电行业将维持30-40%复合增速,目前在底部位置;二是全球新能源渗透率仍在低位,仅为10%-15%,随各家车企不断推出新能源车型,又能不断拓展新需求;三是当行业发展到一定规模,行业的竞争会有边际加剧,但龙头企业拥有一定的产业链地位,不用担忧竞争的过度厮杀,单位盈利会维持在合理水平。

中金电新首席曾韬同样认为,新能源车行业高景气度仍在持续,一方面,中、欧渗透率不足30%,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政策补贴、优质车型供给有望持续驱动需求增长;另一方面,美国市场渗透率不足8%,IRA政策将扩大补贴车型范围,叠加供给侧电动化加速,美国市场将迎快速增长拐点。

还应密切关注“鹰派”信号

外围市场不平静,瑞信风险事件发酵、英国被下调评级、OPEC意外减产、美国PMI和9月非农就业数据等因素成为影响A股节后走势的关键变量,其后续发酵也成为市场关切。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钟正生研判,往后看,一方面,国际金融风险不容小觑,且不排除成为货币紧缩的掣肘;另一方面,国际油价在冬季存在回补风险,美国CPI通胀率回落的幅度可能受限。继而,美欧央行需要在“稳金融”和“抗通胀”之间,艰难地寻求平衡。美欧央行有可能出台有针对性的举措(如加强口头指引、重启QE、启动新的金融工具、为金融机构注资等),以帮助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为抗击通胀创造政策空间。

对于市场而言,在前期货币紧缩预期较满、资产价格调整幅度较大的背景下,短期美股美债可能回暖、美元汇率可能回落;但是,当前判断市场风格切换仍然为时尚早。未来一段时间,金融风险与通胀风险仍将并存,不宜盲目押注美欧央行政策转向;如果发生重大金融风险事件,市场或受到新一轮冲击。市场风格切换,或需等到美欧通胀压力实质性缓和、经济衰退兑现,继而货币政策切实转向。

此外,多家券商观点也提及10月以来多位美联储官员密集发出的“鹰派”信号。

光大证券宏观团队认为,美联储官员集体放“鹰”重申美联储当前目标是控制通胀,当前的数据并不足以支撑政策“转向”。考虑到美国全年通胀中枢约为8%左右,依然远高于美联储2%的通胀中枢目标,预计年底两次会议,美联储将依然维持大步加息的节奏。

兴业证券策略团队认为,整体来看,当前阶段押注美联储“提前转向”可能仍为时尚早,后续市场对于美联储紧缩预期或仍有反复。

华泰证券宏观团队表示,在通胀数据、尤其是核心通胀居高不下的情况下,联储反复强调当前政策核心为控制通胀(及通胀预期),尽管8月非农反映增长下行压力逐渐加大,但短期不足以逆转联储的鹰派基调。

长江证券宏观团队的观点是,在当前通胀仍处高位、欧洲能源危机持续演绎的背景下,美联储鹰派加息路径或难改变,11月连续加息75BP的概率仍高,美元或仍维持高位,美债或将持续承压。

国金证券策略团队则更加乐观,认为不必过于担心美联储加息影响,加息预期缓和并非小概率事件。9月21日美联储议息会议点阵图对未来1-2年加息幅度呈现鹰派。且不论美联储点阵图预期历史上并不都在验证,本轮美联储打击通胀预期管理后续仍有待持续观察,很明显后续加息节奏取决于美国通胀和就业市场的表现。基本面角度来看,油价高位持续下降,一旦美国经济逐步走弱,工资通胀也将失去支撑。

关键词:

专题首页|财金网首页

原创
新闻

精彩
互动

独家
观察

京ICP备2021034106号-38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联系我们:55 16 53 8 @qq.com  财金网  版权所有  cfenews.com